搜索到210篇“ 通脉口服液“的相关文章
- 一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包括建立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指纹图谱,指纹图谱建立包括:供试品溶液1制备、对照品溶液1制备、对照药材溶液1制备;通过HPLC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1、对照药材溶液...
- 邹奇戴甲木侯凤飞戴鑫汶聂蔚张豪唐心文
- 基于特征图谱、化学计量学及活性评价探讨参芪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志物
- 2025年
- 目的: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五原则”为指导,结合特征图谱、化学计量学、分子对接、活性评价和含量测定等技术,开展参芪通脉口服液(Shenqi Tongmai oral liquid,SQTM)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Q-Marker研究。方法:建立SQTM特征图谱,采用化学模式识别对不同批次SQTM进行分析,开展分子对接遴选潜在Q-Marker,并利用抗氧化活性评价进行初步验证。同时测定SQTM中Q-Marker含量。结果:SQTM特征图谱中指认了9个特征成分。其中刺芒柄花苷、黄芩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迷迭香酸5个差异成分对SQTM质量影响最为显著。5个差异成分和分子对接靠前的2个核心成分抗氧化活性评价中,木犀草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具有较强的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SQTM的Q-Marker。17批样品中原儿茶醛、木犀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1.72~27.13μg·mL^(–1)、9.19~24.80μg·mL^(–1)。结论:依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整合SQTM特征图谱、化学计量学、分子对接和活性评价等技术,结合文献分析最终确定Q-Marker为木犀草素、原儿茶醛,并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为SQTM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李倩王莉裴京楠李金莎李秋萍张洪平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 HPLC法同时测定参芪通脉口服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黄素的含量
- 2025年
- 目的:建立参芪通脉口服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参芪通脉口服液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Diamonsil C18(250×4.6 mm,5μ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7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30.210μg/mL~181.2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芒柄花黄素在3.653μg/mL~14.610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用于参芪通脉口服液质量控制。
- 李倩李秋萍张蓓李其哲韦梦平谭柳萍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 正交试验法优化参芪通脉口服液制备工艺
- 2024年
- 目的:优化参芪通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别以总皂苷、总黄酮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加权评分优化处方中红参的醇提、复方水提工艺;以总皂苷、总黄酮含量结合沉淀状态、澄清度为评价指标,加权评分优化复方醇沉工艺。以总皂苷、总黄酮含量,澄清度为评价指标对不同pH进行考察,建立参芪通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及辅料的种类、用量。结果:红参单独醇提最佳工艺为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2.5 h;复方水提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醇沉最佳工艺为水提液相对密度1.25(80℃),醇沉体积分数80%,醇沉温度35℃。矫味剂为木糖醇,防腐剂为0.1%苯甲酸和0.03%羟苯乙酯,pH调至4.0~5.0,总皂苷和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提高至131.050、9.765 mg·mL^(-1)。结论:参芪通脉口服液优选工艺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大幅度提升,方法稳定可行、可操作性强,适于批量生产。
- 李倩吴冰裴京楠王莉李秋萍张洪平
- 关键词:正交试验总黄酮总皂苷
-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潜在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
- 2024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Pubchem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主要药物活性成分及结构,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的人类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DPN相关靶点;对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预测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能,使用PyMOL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筛选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与DPN的共同靶点469个;网络分析结果提示丁香树脂醇、槲皮素、丁香素等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关键活性成分;PPI分析结果提示SRC、PIK3CA、PIK3CB等为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等DPN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中,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参与多途径而发挥治疗DPN作用。
- 龙文明伍敏瑞申超赞黄昊嫦陈亮罗满云王贻兵俞星源谢江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PI3K-AKT
-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准,以提升产品质量的可控性,保障药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中女贞子和钩藤药材;丹酚酸B和二苯乙烯苷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比移值较适合,阴性对照无干扰。主要特征成分丹酚酸B和二苯乙烯苷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9%和94.84%,RSD分别为2.12%和1.91%(n=6)。结论:多味药材定性鉴别和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建立的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合理,保证质量的可控,可为该制剂后续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 邹奇吕珍珍聂蔚唐心文杨勇侯凤飞
- 关键词:丹酚酸B二苯乙烯苷
- 药品包装盒(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药品包装盒(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用于包装药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
- 戴鑫汶
- 一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包括建立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指纹图谱,指纹图谱建立包括:供试品溶液1制备、对照品溶液1制备、对照药材溶液1制备;通过HPLC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1、对照药材溶液...
- 邹奇 戴甲木 侯凤飞 戴鑫汶 聂蔚 张豪 唐心文
- 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指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波提取、超声提取、醇与水回流提取3种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处方进行提取,以总黄酮醇苷、二苯乙烯苷、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运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质量指标的比较。结果:最佳工艺为醇与水回流提取,12倍量料液比,回流提取1 h,提取2次。结论:醇与水回流提取工艺优于微波提取及超声提取工艺,且该方法实际可行,成本可控,可实现大生产。
- 吕珍珍邹奇杨勇杨勇
- 关键词:质量指标
-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建立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和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4 nm及286 nm,进样量20μL。结果:10批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指纹图谱确定27个共有峰,确认了4种成分分别是二苯乙烯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松脂醇二葡萄糖苷。10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5。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中二苯乙烯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分别在0.41~2.07μg(R2=1);0.49μg~2.43μg(R2=1);0.47μg~2.35μg(R2=0.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苯乙烯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6.76%、94.52%和111.66%(n=9),RSD分别为2.97%、2.27%和3.29%(n=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后续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 邹奇聂蔚侯凤飞
- 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
相关作者
- 杨霓芝

- 作品数:166被引量:2,1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
- 刘明平

- 作品数:102被引量:5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研究主题:天麻 川芎 养寿丹 通脉口服液 药效学
- 赵代鑫

- 作品数:41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通脉口服液 血液透析 中药复方 益气活血
- 林启展

- 作品数:110被引量:5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衰竭
- 钟丹

- 作品数:36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复方 通脉口服液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慢性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