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篇“ 退热疗效“的相关文章
退热颗粒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退热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及症状变化,评估退热颗粒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退热疗效。方法: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芜湖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
孙磊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外感发热
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
2022年
分析观察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感发热的小儿患者,共150例,依照数字奇偶的形式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抗炎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足浴治疗,观察两组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后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效降低,说明两种治疗方式都起到治疗的效果,且实验组效果更好(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进一步表明了实验组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的优势,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1h、2h、12h后体温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试验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足浴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加快患儿病症恢复,且此法操作简单,更为安全,患儿接受度也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李茹
关键词:中药足浴外感发热退热效果
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方法将5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温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将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0min、1h、4h、6h、12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的退热效果显著。
麦月嫦林倩雯
关键词:外感发热小儿中药
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的干预作用研究——附41例临床资料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41例,对照组完成45例。对照组予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3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入组即刻行膀胱经刮痧1次。比较2组患儿干预2 h后的即时退热疗效;将干预期间2组患儿腋下体温变化曲线采用MedCalc软件计算体温曲线下面积,记录2组患儿完全退热时间,统计完全退热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炎性指标[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即时退热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1)。治疗组体温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完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的完全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 d后2组患儿WBC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膀胱经刮痧治疗儿童肺炎有显著的即时和持续的退热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张宁宁陈海鹏吴力群廖欣婷
关键词:肺炎刮痧疗法儿童
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疗效及内生致热原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肺炎患儿进行刮痧干预,观察患儿经过干预后的体温变化,进一步分析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的即时退热疗效和持续退热疗效。同时通过对治疗前后肺炎患儿内生致热原含量变化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膀胱经刮痧对儿童肺炎退热机制,为...
张宁宁
关键词:儿童肺炎刮痧内生致热原退热疗效
文献传递
刮痧佐治小儿感冒(风热证)的退热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刮痧佐治小儿感冒(风热证)的退热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风热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刮痧治疗。比较两组即时退热及持续退热疗效。结果:刮痧后30min,观察组退热总有效率为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刮痧后72h,观察组持续退热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佐治小儿感冒(风热证)可有效提高退热疗效,缩短退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宦红霞
关键词:刮痧风热证小儿感冒退热
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外感发热治疗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观察组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并加用中药足浴退热,比较两组退热效果及控温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足浴法辅助退热能快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且控温时间长,患儿舒适感明显较对照组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定华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退热
析因设计研究中药药浴退热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将64例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按药浴部位(全身浴和足浴)2个水平、药浴频率(每日1次和每日2次)2个水平、药浴时机(发热时和退热时)2个水平,采用2×2×2多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分为8组,进行洗浴治疗,观察入组后48h内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体温曲线图,比较不同药浴部位、不同药浴频率、不同药浴时机的有效率、解热时间和48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1)各组退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全身浴组和足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药浴组和退热时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1次组和每天2次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浴时机×药浴频率,入浴时机×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均>0.05,三因素间不存在一级交互作用;入浴时机×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0.05,三因素间存在二级交互作用,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组(第8组)的解热时间最短。(3)全身浴和足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日1次和每日2次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和退热时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时机两两之间无一级交互效应(P>0.05),药浴时机、药浴频率和药浴部位之间存在二级交互效应(P<0.05),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每日2次发热时进行全身药浴的退热效果最佳。
单海军侯江红王中玉李玮任玉梅朱珊秦凤华刘佳
关键词:中药药浴小儿外感发热影响因素退热疗效析因设计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3例退热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治疗43例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儿科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在抗炎抗病毒的基础上,当患儿体温在37.5~39.0℃,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方足部熏洗,对照组给予同等条件下清水足部熏洗,记录治疗前5min及治疗后0.5、1、2h的体温及退热起效时间、退热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熏洗足部治疗后0.5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后1h和2h,观察组患儿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为(1.08±1.62)h,显著低于对照组(1.65±1.8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热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蔡燕李莲嘉
关键词:外感发热中药熏洗退热儿童
感冒退热饮免煎颗粒剂与汤剂退热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感冒退热饮免煎颗粒剂与汤剂退热疗效的差异。方法:将例感冒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免煎颗粒组和汤剂组各例剔除例最终有效病例例其中免煎颗粒组例汤剂组例免煎颗粒组服用由免煎颗粒配成的固定剂量感冒退热饮方每日剂分次开水冲服连服...
李智朱婴石京花何丽芳聂其霞程明
关键词:免煎颗粒剂中药汤剂临床药理退热疗效

相关作者

单海军
作品数:68被引量:43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儿科学 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药浴 外感发热 治疗小儿
侯江红
作品数:136被引量:62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治疗小儿 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药疗法 中药药浴
朱珊
作品数:141被引量:553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治疗小儿 中医儿科学 临证经验 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药浴
李玮
作品数:37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药浴 退热疗效 外感发热 影响因素
任玉梅
作品数:51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儿科学 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组合物 退热疗效 中药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