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退化喀斯特“的相关文章
退化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碳循环能力的影响
喀斯特生态系统因其高岩石裸露率、低土壤形成率等独特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导致该生态系统异常脆弱。遭到破坏后极难恢复。近年来,人们围绕喀斯特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在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通过调节...
王莎莎
关键词: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库
多营养级物种多样性通过级联作用对退化喀斯特森林土壤多功能性的驱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ecosystem-functioning,BEF)的关系是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过去,大多数BEF研究倾向于关注生物多样性指标(如物种丰富度或Shannon-W...
龙法宇
关键词:退化喀斯特自然恢复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以及污染物降解等几乎所有的土壤生态过程,推动着生态系统的运作,是连接土壤和植物的关键组分。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
祖磊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演替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磷元素对土壤微生物自养固碳能力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SOC)的形成和分解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在土壤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自养固碳微生物对增加土壤SOC储量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在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
戴钰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不同生活史阶段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群落构建
2024年
正确认识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变化规律是区域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多基于地带性植被类型开展,而针对喀斯特森林这类特殊植被的研究涉及很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生态恢复及森林经营。本文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不同自然恢复阶段固定样地,对比分析不同自然恢复阶段幼苗、幼树和成树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差异,探索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与群落构建机制。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幼苗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而成树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自然恢复早期的幼苗、幼树和成树物种组成逐渐趋同于老龄林成树,表明该区域退化森林的自然恢复具有一定方向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变化一定程度上受确定性过程影响,为人工促进森林恢复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同时对喀斯特森林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赵勇强阎玺羽谢加琪侯梦婷陈丹梅臧丽鹏刘庆福隋明浈张广奇
关键词: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生活史自然恢复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多功能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如维持生物多样性好全球碳水平衡、提供动物栖息地和调节全球气候等。喀斯特森林属于典型的非地带森林,具有复杂、特殊而脆弱的生境环境,导致丧失生态系统功能的风险...
周广慧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进程中植物功能性状种内变异及其群落构建
植物功能性状的多尺度变异能力塑造了植物-植物及植物环境关系,其中种内变异对植物个体、物种及植物群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种内变异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此前研究大多止步于对其进行量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而没有进一步探...
陈世仁
关键词:自然恢复种内变异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进程中植物功能性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多样性维持
功能性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多维功能性状空间中的分布和相对多度[1]。通过对植物功能性状进行表征,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功能性群落结构,从而揭示功能性群落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更直观地...
杨泽宇
关键词:生态策略环境因子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驱动因素及其组分依赖性
森林退化导致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在植物物种多样性高的喀斯特地区,这种影响更加剧烈。然而,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尚不清楚,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限制。本研究沿着退化喀斯特森林的自然恢复序列(包括...
吴宇航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次生演替
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自然恢复阶段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对于理解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其状态直接制约植被恢复及生态系统功能表达。为探究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以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自然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建设并进行土壤取样及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阶段下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研究地土壤全磷含量低于亚热带地区平均水平,且恢复阶段显著影响了土壤全磷含量变化;(2)土壤脲酶活性在恢复过程中差异显著;(3)不同阶段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主导因子不同,灌木阶段主导因子为全磷、硝态氮、中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次生林阶段主导因子为全钾、全磷、脲酶和蔗糖酶,老龄林阶段主导因子为速效钾、碱解氮、蔗糖酶和脱氢酶,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纤维素酶与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
李雍蒙胧晨曦陈路瑶吴宇航陈应群邵雪蓉张广奇陈丹梅刘庆福隋明浈丁访军臧丽鹏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主成分分析

相关作者

喻理飞
作品数:259被引量:2,384H指数:2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喀斯特森林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过程 退化喀斯特 自然恢复
张金池
作品数:447被引量:3,841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林分类型 退化喀斯特 苏南丘陵区 植被恢复 根系
魏媛
作品数:122被引量:598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退化喀斯特 喀斯特山区 构树 可持续发展 植被恢复过程
俞元春
作品数:157被引量:2,256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森林土壤 杉木 土壤 退化喀斯特 植被恢复过程
王如岩
作品数:16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泰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研究主题:菌根真菌 根系形态 退化喀斯特 苏南丘陵区 林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