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8篇“ 连续冷却相变“的相关文章
- 奥氏体变形对40CrNi4MoV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通过热模拟实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维氏硬度测试,研究了40CrNi4MoV钢的动态和静态奥氏体连续转变规律,分析了变形对40CrNi4MoV钢奥氏体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变形促进了40CrNi4MoV钢连续冷却马氏体相变,使贝氏体转变区间缩小,全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由1℃·s^(-1)降低至0.5℃·s^(-1)。低冷却速度(0.05~0.3℃·s^(-1))下40CrNi4MoV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贝氏体。在动态CCT中,冷却速度为0.5℃·s^(-1)时,形成全马氏体,显微硬度为621 HV;在静态CCT中,冷却速度为1℃·s^(-1)时,形成全马氏体,显微硬度为600 HV。经过奥氏体变形再结晶,冷却后形成的马氏体明显细化,位错密度明显提高,进而提升其显微硬度。奥氏体变形使得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降低约20℃。
- 王剑龙周乐育白玉洁蒋波吴鉴喆王若宇
- 关键词:CCT曲线显微组织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
- 一种低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温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的调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温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的调控方法,属于相变温度测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精确测定低合金钢连续冷却的相变温度、相变类型和相变程度以优化热处理工艺和调控低合金钢性能的问题。所述方法...
- 吴赵波陈鹰王春芳李继康
- 1800 MPa热冲压用钢的连续冷却相变组织和性能研究
- 2025年
- 在传统1500 MPa热冲压用钢22MnB5基础上,通过成分优化开展1800 MPa热冲压用钢研发与样件组织性能评估研究。采用热膨胀仪测量1800 MPa实验钢不同冷却速率下温度-膨胀量曲线,结合扫描电镜微观组织和显微维氏硬度,获得不同冷却速率下实验钢冷却相变规律,并绘制成CCT曲线。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低于1℃/s时,组织中包含铁素体与珠光体;当冷却速率增加至2℃/s时,组织中出现部分贝氏体;当冷却速率高于10℃/s,组织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同时实验钢基板硬度增加至500 HV以上,且后续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根据上述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开展保险杠样件热冲压试制与评估,实验钢热冲压零件抗拉强度达到1851 MPa,相对于22MnB5的1525 MPa提升21.3%,其伸长率和弯曲性能良好,热冲压保险杠最大变形量相对于22MnB5零件减少32%,其最大载荷提升20%。
- 刘浩谭宁谭宁
- 关键词:CCT曲线显微组织
- 40Cr13塑料模具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被引量:1
- 2024年
- 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对制定钢的热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热膨胀法开展了40Cr13模具钢不同冷却速率(0.5~20℃/s)连续冷却相变曲线的测定,利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分别对不同冷速下相变后的材料组织形貌和维氏硬度进行检测分析,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HTCLSM)下对其相变行为进行原位观察,结果表明,40Cr13模具钢的临界转变点Ac_1为836℃,Ac_(3)为903℃;在0.5~20℃/s的冷却速率范围内均出现马氏体相变,随着冷速增加,钢中碳化物的分布更加均匀。当冷速由0.5℃/s增大到3℃/s时,样品平均硬度值由417HV提高到550 HV,随着冷速继续增加,样品平均硬度值最终稳定在560~580 HV。对冷却速率(v)和维氏硬度(H_(v))进行拟合,拟合公式为H_(v)=564.49-(185.78)/(exp(v-1.88))。当冷却速率为3℃/s时,HTCLSM下观察到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为214.5℃,随着温度降低马氏体数量增加,马氏体板条沿不同方向生长,且同方向的板条厚度减小。
- 苏蒙蒙陈炜唐佳丽钟亮美徐翔宇付建勋
-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马氏体相变
- 20CrMnTiH连续冷却相变预测模型
- 2024年
- 采用DIL805型淬火变形膨胀仪测定了三种不同成分20CrMnTiH实验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热膨胀曲线,对室温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绘制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成分波动主要影响20CrMnTiH钢冷却转变过程中贝氏体与马氏体相变冷却区间,对临界相变温度影响较小。采用K-M方程拟合了三种实验钢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参数。结合优化的Li经验模型及临界转变温度的回归关系式,建立了20CrMnTiH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的相变预测模型,成功预测了成分波动对实验钢CCT曲线的影响。进而,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20CrMnTiH钢端淬仿真模型,较好地预测成分波动对实验钢淬透性的影响,此方法可为齿轮钢的成分优化设计与合理选材提供参考。
- 杨婷段路昭刘需白丽娟张雲飞孙力
- 关键词:20CRMNTIH钢CCT曲线相变动力学
- G30Cr15Mo1N高氮马氏体钢的连续冷却相变与强化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利用Formastor-F2全自动相变仪测量G30Cr15Mo1N钢的CCT曲线,分析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高氮钢的组织变化和相转变规律,以指导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另外,还通过XRD、SEM、EDS和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G30Cr15Mo1N钢在不同回火工艺下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分析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对G30Cr15Mo1N钢屈服强度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实际升温中的Ac1和Ac3温度分别为840和870℃,片层珠光体的转变温度区间为600~700℃,珠光体形成的最快冷速为1℃/s。试验钢在较低温度(≤500℃)回火后微观组织为碳氮化物+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整体上保持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大于1750和2050 MPa,而伸长率低于3%;在600℃回火后马氏体发生回复再结晶,马氏体板条形貌基本消失,并在TEM试验中观察到尺寸在20~80 nm的短棒状Cr_2(C,N)析出物,这导致高氮钢的强度大幅度下降而塑性得到充分恢复。在150℃回火时,G30Cr15Mo1N钢的屈服强度主要来源于很高的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其中固溶强化占主要作用;在500℃回火后,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分别降低83.7和249.3 MPa,而析出强化显著增强并产生二次硬化,其主要来源是较高比例尺寸小于10 nm析出相。而当回火温度高达600℃时,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均大幅度下降,且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较为均衡,共同起到了重要的强化作用。
- 李波陈豪胡忠会贾忠宁陈泽军曹文全
- 关键词:连续冷却转变回火显微组织
- 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研究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规律,通过热膨胀法及金相分析研究了低碳钢(C-Mn钢)和钛微合金钢(Ti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及过冷奥氏体的相变规律,分析了钛元素和变形对试验钢相变规律的影响,并讨论了连续冷却转变(CCT)与等温转变(TTT)曲线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冷速的增加,试验钢的主要相变组织由铁素体向贝氏体转变。在C-Mn钢中加入钛元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了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促进了贝氏体转变;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变形使试验钢的CCT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提高了相变开始温度;变形提高了铁素体的形核率,促进了铁素体相变,铁素体组织得到细化;变形促进了贝氏体相变,使板条贝氏体变短,细化贝氏体组织。
- 彭明天霍向东陈松军李烈军陆超方梦龙
- 关键词:钛微合金钢相变低碳钢
- Mn含量对热轧螺纹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影响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热轧螺纹钢中Mn含量波动对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进而优化其控轧控冷工艺,本文针对Mn含量分别为0.99%和1.49%的两种钢,在900℃的变形温度下以及0.5~30℃/s冷却速率范围内,进行动态连续冷却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提升和Mn含量增加均会抑制高温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同时促进了中温贝氏体和低温马氏体相变。相较于Mn含量为0.99%的钢,Mn含量为1.49%的钢中固溶Mn元素增多,使碳活性降低并提高了奥氏体相的稳定性,即随着钢中Mn含量增加,高温相区明显下移,贝氏体和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率降低。在低冷速下,Mn含量增加提高了珠光体转变速率和体积分数;在高冷速下,随着Mn含量增加,贝氏体和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多且马氏体相区扩大。另外,该螺纹钢硬度随冷却速率升高和Mn含量增加而提高,对应的硬度峰值依次为272HV0.1和425HV0.1。
- 高鸿烨周民林鹏赵司阳袁清徐光
- 关键词:MN含量螺纹钢动态CCT曲线冷却速率显微硬度
- 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连续冷却相变研究
- 2024年
- 采用热膨胀测试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以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连续冷却相变,绘制了实验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冷却速率对冷却过程相变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为0.5~30℃/s时,实验钢CCT曲线中会出现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以及马氏体四个相变区域。冷却速率为0.5~1℃/s时,转变产物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冷却速率为1.5~10℃/s时,转变产物主要是上贝氏体和铁素体;冷却速率为10~20℃/s,转变产物主要是上贝氏体、下贝氏体以及马氏体混合组织;冷却速率为30℃/s,转变产物主要由马氏体组成。冷却速率为1.5~20℃/s时,过冷奥氏体转变组织出现上贝氏体,会导致材料机械性能下降,容易导致裂纹形成和扩展。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降低12Cr1MoV钢连铸坯和热轧线下冷速措施,以减少上贝氏体组织,通过调整后棒材表面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 李亚强李莹莹李川韩宝臣施进卿
- 关键词:12CR1MOV钢冷却速率CCT曲线显微组织
- 特大型替打环用钢HG80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
- 2024年
- 通过Formastor-F II热膨胀相变仪对HG80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进行测定,结合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绘制其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分析不同冷却速度对其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冷却过程中,HG80钢发生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相变;当冷却速度小于0.1℃/s时,HG80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此时显微硬度较低,为214 HV2;当冷却速度为0.3~0.5℃/s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显微硬度增加到240 HV2;当冷却速度升高到3℃/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显微硬度为299 HV2;当冷却速度为5~20℃/s时,组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显微硬度快速增加;当冷却速度大于20℃/s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显微硬度达到最高,为571 HV2。
- 程振飞贺俊光庞庆海陈学文殷立涛徐栋栋
- 关键词:CCT曲线维氏硬度
相关作者
- 王国栋

- 作品数:1,536被引量:8,736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刘相华

- 作品数:1,199被引量:6,362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中厚板 热轧带钢 热轧 数学模型 有限元
- 杜林秀

- 作品数:308被引量:1,585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耐候钢 显微组织 控轧控冷 超级钢
- 张红梅

- 作品数:122被引量:4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热轧双相钢 力学性能 铁素体
- 吴红艳

- 作品数:66被引量:27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耐候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锈层 腐蚀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