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的相关文章
-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检测马铃薯抗性淀粉含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利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无损检测新鲜马铃薯茎块中抗性淀粉的含量。方法使用光谱仪获取新鲜马铃薯在345~1100 nm波段范围内的漫反射光谱;分别使用Savitzky–Golay(S-G)平滑处理、多元散射校正(MSC)法和一阶导数法(1st-D)对反射光谱进行预处理;对(S-G)反射光谱、MSC处理光谱和1st-D光谱使用逐步回归法判别法选择最优波长组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使用全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结果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经过一阶导数处理后,确定的8个最优波长(370、569、576、866、868、886、922和963 nm)组合建立模型的校正和验证结果最好:模型的校正结果为相关系数R=0.996,标准差SEC=0.521%;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0.982,验证标准差SECV=0.791%。结论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可以较好地预测新鲜马铃薯茎块的抗性淀粉含量,本研究可为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马铃薯功能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 张婧婷吴建虎蔡亚琴
- 关键词:马铃薯抗性淀粉多元线性回归
- 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珍珠粉真伪被引量:5
- 2014年
- 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和中药材,在我国对其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研究发现,贝壳内层的化学组成与珍珠相似,主要含有碳酸钙和各种氨基酸。贝壳粉也可在临床上做药用,但其药用价值远低于珍珠粉。然而,珍珠粉和贝壳粉外观特性极为相似,元素组成和形貌检测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鉴别。由于贝壳粉的成本低,常常冒充珍珠粉流入市场,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本研究通过珍珠粉和贝壳粉在不同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后显微红外反射光谱的差异实现珍珠粉真伪鉴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大气压下经过400℃煅烧30min后,珍珠粉中文石型碳酸钙部分转化为方解石型,而贝壳粉中文石型碳酸钙完全转化为方解石型。这种不同的相转变过程可以被显微红外反射光谱很好的区别。因此,可在此条件下利用红外反射光谱鉴别珍珠粉和贝壳粉相变差异。和传统的透射式红外光谱法相比,这种显微反射红外光谱法无需压片制样、快速灵敏。本研究也讨论了该方法针对其他常见伪品的适用性,如牡蛎粉和石决明粉,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和准确地鉴别珍珠粉真伪。
- 张轩胡超闫妍杨海峰李俊芳白桦席广成廖杰
- 关键词:珍珠粉贝壳粉相变文石方解石
-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分析奶牛精料补充料营养成分的研究
- 2010年
- 采用滤光片型8620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主成分回归法,以105个不同的奶牛精料补充料样品建立了常规化学成分以及可消化总养分(TDN)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校正模型。常规化学成分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可消化总养分含量的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32、0.9016、0.9220、0.9171、0.8928、0.7083和0.8346;研究发现除酸性洗涤木质素之外,其他成分含量的相对分析误差RPD(SD/SEP)均大于2.5,因此除酸性洗涤木质素之外,所建近红外预测模型对奶牛精料补充料常规营养成分以及TDN含量的快速测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白扎嘎尔薛树媛金海曹玉梅
- 关键词:近红外反射光谱
-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测定棉仁粉中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选用49份不同蛋白质和棉酚含量的陆地棉种质资源和188份陆地棉重组近交系为材料,以多年份、多地点种植收获的种子材料组成原始样品集,分别对棉仁粉中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进行化学测定,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和(2,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建立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定标模型,以寻找棉籽蛋白质含量和棉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RSQ=0.933)和交叉检验决定系数(1-VR=0.929)较高,定标标准误差(SEC=0.623)和交互校验标准误差(SECV=0.638)较小,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较好,可替代化学分析。棉酚含量预测模型的RSQ,1-VR,SEC和SECV分别为0.836,0.811,0.074和0.079,模型预测效果略差于蛋白质模型,但仍可用于棉仁粉中棉酚含量的测定。
- 秦利沈晓佳陈进红祝水金
- 关键词:棉酚含量蛋白质含量
- 红外反射光谱法在金属表面光洁度表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技术,通过对比不同光洁度的金属表面红外反射光谱图,建立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表征金属表面光洁度的方法,本文从红外反射光谱图4000cm-1~600cm-1、3400cm-1~2600cm-1波段的斜率及4000cm-1、3000cm-1、2000cm-1波数处的反射率两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斜率和某一波数处的反射率均能用来表征金属表面的光洁度,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张艳红张生万吴菊花
- 关键词:红外反射光谱金属表面光洁度
- 傅里叶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大豆脂肪酸含量被引量:27
- 2008年
- 目前大豆脂肪酸育种需要进行大量的气相色谱数据分析,因此建立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测定脂肪酸组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08个中国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或品系为材料,以傅里叶近红外光谱(FT-NIRS,4 000-12 500 cm^-1)与气相色谱(GC)技术相结合,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和交叉验证法,探讨利用FT-NIRS技术预测脂肪酸含量的可行性。依据OPUS 5.0软件针对不同脂肪酸组分筛选出最佳NIRS光谱区域为6 101.9-5 446.5 cm^-1。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大豆主要脂肪酸组分,如油酸(C18∶1,R2CV=0.94)、亚油酸(C18∶2,R2CV=0.87)、亚麻酸(C18∶3,R2CV=0.85)和总饱和脂肪酸(C16∶0+C18∶0,R2CV=0.88)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外部验证结果证明大豆油酸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R2val=0.91),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47 g·kg^-1干重,RMSEP/SD的比值为0.29,可保证大豆油酸辅助育种的准确性;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预测决定系数范围为0.66-0.76,RMSEP范围为0.37-2.74 g·kg^-1干重,RMSEP/SD比值范围为0.47-0.53,表明可以进行大豆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初步筛选。该研究进一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脂肪酸组分是稳定可行的。
- 孙君明韩粉霞闫淑荣杨华佐藤哲生
- 鱼粉和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快速定性检测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 本标准规定了鱼粉和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鱼粉和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可能掺有肉骨粉的快速定性检测。 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
- 关键词:鱼粉动物反刍动物动物饲料
- 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在线监控丙烯酸酯涂层紫外固化过程及其质量
- 近红外(NIR)反射光谱常常直接用于涂料生产线上对紫外固化的丙烯酸酯双键转化率进行监控。对傅立叶红外光谱或涂层某种特殊性能(如对双键转化率变化非常敏感的硬度性能)标度后便可得到定量的数据。在中试生产线上,我们利用近红外光...
- Tom ScherzerReiner MehnertArne VollandHartmut Lucht黄战光
- 关键词:丙烯酸酯类紫外固化丙烯酸酯在线监控
- 油菜籽品质测定方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6
- 2003年
- 比较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 (NIRS)法直接测定与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测定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苷 (简称硫苷 )、芥酸、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的效果。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测定具有快速、简便、样品用量少、无药品污染 ,准确度。
- 李延莉孙超才钱小芳王伟荣庄静
- 关键词:油菜籽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化学方法
- 利用红外反射光谱法研究6H-SiC表面的SiO_2特性被引量:6
- 2003年
- 通过干氧氧化的方法,在6H SiC表面生长一层SiO2层,接着置于N2气氛中经过不同的温度退火,使用红外显微仪分别测量退火前后的红外反射谱,通过观测表面氧化层SiO2的红外反射谱图中特征反射峰位(1090cm-1附近)的变化,以判断退火前后表面氧化层密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推断氧化层的结构变化与杂质类型.
- 刘洪军王鸥邬瑞彬龚敏
- 关键词:6H-SICSIO2红外反射退火
相关作者
- 韩建国

- 作品数:515被引量:5,853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种子产量 紫花苜蓿 牧草 新麦草 草地早熟禾
- 吴建国

- 作品数:107被引量:931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油菜籽 水稻 发育遗传 甘蓝型油菜 近红外反射光谱
- 任玉林

- 作品数:117被引量:7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 研究主题: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法 非破坏分析 PLS
- 郭慧琴

- 作品数:54被引量:2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卫星搭载 沙冬青 空间诱变 基因克隆
- 张蕴薇

- 作品数:168被引量:1,09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柳枝稷 紫花苜蓿 卫星搭载 农牧交错带 能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