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2篇“ 近现代社会“的相关文章
- 从妇女解放视角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2024年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内容纷繁复杂,时间跨度大,教学难度大,可通过特定视角如妇女解放,借用能反映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妇女解放情况的人物形象,将本课所有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感悟妇女的解放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密切联系,理解“小历史”中的“大趋势”。
- 李振旭徐长亮
- 关键词:近现代社会妇女解放教学难度晚清时期时间跨度
-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摹本寓言——鲁迅小说身体的现代性体验与主奴共同体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从晚清到五四,“国民”几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身体改革运动中关注的焦点,国民不断被中国知识分子“召唤”出来,以改造社会大众长期以来禁锢在传统君主世界的封闭思想。鲁迅往往在非理性的基础上对国民身体进行理性思考,展示“铁屋子”里的国民身体图景,通过人各有己的己立立人以及人种退化的身体变调,把孤独与寂寞、虚无与荒诞、生存与死亡、绝望与反抗等生命存在样态作为小说题材,有意识地探求本真生命与自由人性,由此推及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折射出五四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时面临的巨大矛盾和困惑。
- 胡志明
- 关键词:身体
- 陈秋草与近现代社会美术教育研究
- 随着海派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学者们将研究视线聚焦于挖掘海派艺术家身上承载的精神力量。海派艺术家往往具有多重身份,如陈秋草,他既是一位海派画家,又是一位社会美育家。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创办与续办白鹅画会和新中国美术研究所,他对...
- 王玉娇
- 近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探赜被引量:1
- 2023年
- 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自身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并吸纳日本与欧美的教育思想精髓,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百年传承与演变,李叔同“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态度,对知识博采众长的专业积累,对待学生赏识为先、因材施教的音乐教育理念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文章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史学纵向与音乐形态学横向研究脉络,将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及文化发展相关联,挖掘其音乐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以期对实现我国立德树人的音乐教育目标有所启示。
- 刘心纯罗富臣
- 关键词:李叔同音乐教育音乐人类学
- 自由的美如何关注现实——论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对近现代社会的教益
- 2022年
- 在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美和艺术始终与自由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审美的自由如何走向现实、影响现实,如何疗愈近代以来不自由的社会状况,这些问题在德国古典美学本身及后世对其的研究中,或不受重视,或解决得过于随意。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和美学体系,通过对社会弊病与艺术作品、艺术类型的分析来对现实给予关注,从中可以看出在面对"散文气"的社会时,美和艺术在"英雄时代""幽默艺术"与"反讽精神"这三个层面所能产生的教益。
- 任继泽
-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审美教育
- 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与“双基教学”的形成
- 2021年
-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为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我国学科教育传统提供了文化基础,“双基教学”吸收了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学科教育传统的现代发展。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立足社会文化传统与现实,扬弃“双基教学”传统。
- 邝孔秀尉春秋朱忆莹
- 关键词:双基教学文化传统教育传统课程改革
- 以物载史:从旗袍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 2021年
- 教学思路分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内容多而杂:从时间上看,本课内容涉及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内容上看,本课内容涉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四个方面。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是教师较为难备的一课。如何才能跳出传统的授课思维与方式——面面俱到地罗列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衣、食、住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这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对本课进行大胆取舍,化繁为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 倪仲陈兵
- 关键词:最佳教学效果化繁为简近现代社会教学设计社会习俗鸦片战争前
- 社会转型与观念变更--从西方近现代社会转型和哲学转型说开去被引量:1
- 2021年
- 社会转型与观念变更从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也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相对应。转型期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都因其不确定性而决定了其关系的复杂性。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并与旧有的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使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既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又有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变更也与此相适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时期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形态上必然具有一些与以往和以后哲学不同的特性,它们集中地表现为西方哲学进入近现代过渡时期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时对他们以往的学说加以反思。西方学者在哲学上强化了对与早期资本主义相应的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两个“必然”作了更为全面的阐释,并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总的说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和西方学者在哲学上实现从近现代转型都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都必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发展过程的制约。后者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使前者必然同样存在相应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转型与观念变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对于新中国同样适用,而且得到了新的发展。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几届中央领导都对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作了重大发展,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对社会转型与观念理论作了重大发展。我们应当深入、全面地学习他们的理论,提高在这方面的认识。
- 刘放桐
- 关键词:社会转型哲学转型
- 从京张铁路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2021年
- 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铁路,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这就是北京到张家口19多公里长的京张线。1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得京张高铁意义重大。
- 渠玉亮
- 关键词:京张铁路中国综合国力见证
- 袍哥民间政治与巴蜀近现代社会
- 2020年
- 民间政治源自江湖世界,它是对主流社会秩序的对峙、拨离,是对主流社会的挑战与破坏。袍哥民间政治源于巴蜀民间隐秘帮会组织袍哥,它对近现代巴蜀主流社会造成冲击甚至破坏,无论是啯噜、李蓝起义还是打洋教、保路运动,均显示了袍哥民间政治的威力。保路运动后,袍哥公开化、合法化,袍哥民间政治从过去的隐秘公开走向巴蜀现代社会舞台,并逐渐渗透到巴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阶层,成为主宰巴蜀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巴蜀现代社会给以控制、影响。对袍哥民间政治的认识,既要看到其正面历史意义,亦要看清其丑恶的反动性存在。
- 胡希东沈海燕
相关作者
- 蒋纯焦

- 作品数:48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 研究主题:教育 塾师 教育转型 近现代 乡村教育思想
- 胡峰光

- 作品数:35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体育系
- 研究主题:体育教师 体育课堂 体育 大单元教学 体育教学
- 常纪文

- 作品数:378被引量:1,72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法》
- 陈中亚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分配不公 发财致富 经济自由 近现代社会 论社会主义
- 潘建芬

- 作品数:137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教师 体育 青少年 中小学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