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篇“ 边疆危机“的相关文章
-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危机与应对:以20世纪30年代内蒙自治运动为中心的探讨
- 2024年
- 南京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受当时国际环境与自身实力的限制,注重中心区域的政治统合,忽视国内边疆民族问题的解决。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推进边疆与内地同质化发展,对蒙古王公等上层势力注重形式之联络与敷衍,实际上则严加防范,二者之间隔膜甚深。1933年内蒙自治运动爆发后,国民政府一改此前对内蒙政策之被动应付,在汪精卫主导下通过了在地方自治模式下改革内蒙地方行政系统方案。为了阻止日本利用溥仪“称帝”诱使德王主动归附,蒋介石一方面采取允许内蒙高度自治之放任政策,同意设立统一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另一方面派遣秘密特工人员向蒙政会内部渗透,并暗令晋绥地方当局运动所属乌、伊二盟脱离蒙政会。蒋的政治运作非但未能增进德王内向之心,加剧了晋绥地方当局对中央的不满与防备。德王公开投日后,国民政府对内蒙政策重回“同化政策”之旧轨。
- 罗敏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边疆危机
-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教材文本主旨路径
- 2024年
- 2023年7月版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将原第4课《洋务运动》题目改为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之前课文的三个子目“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合并成“洋务运动”;内容方面,将之前“建立新式海陆军”子目下的“边疆危机”扩充为“美、日侵略中国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三个子目。
- 汪荣卫朱祥意
-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法战争边疆危机子目收复新疆
- 初中“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教学目标研究
- 2024年
- 2023年8月版初中教科书将“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合编为一节课,教师反映,不知怎样建立“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联系。笔者深入研究教材,认为这节课的基本问题是厘清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时空定位,从而认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深入学习则应分析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与应对边疆危机中的作为,还可以对清政府的作为进行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的教学均以教科书为基础,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可以实现初中阶段历史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 谢彪王翠霞
- 关键词:教材研究教学目标
- 聚焦“四力”提升 涵育史料实证素养——以《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一课为例
- 2024年
-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针对初中学生成长实际,史料实证素养的重点不是要求其考证史料真伪和利用史料重现历史真实,而是培养其运用史料认识历史的态度,特别是科学运用史料的能力。初中学生使用史料的一般过程涉及搜集、辨析、解读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可通过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搜集等四种能力,来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 沈汉真
- 关键词:初中历史
- 清季云南边疆危机与社会舆论应对研究——以《云南》杂志为研究中心
- 2023年
- 清季,云南边疆危机日益凸显。为应对危机,滇籍留日学生通过创办《云南》杂志,向社会各界及时报道了英法等列强入侵云南的各种行径,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树的应对策略。同时,面对云南边疆局势逐渐恶化之际,《云南》杂志又对清政府治理滇边不力、吏治腐败等问题进行严厉批判。《云南》杂志对边疆危机的宣传报道,展现了清末云南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固边保圉的爱国之情;并为当今的边疆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 袁文权王娟
- 关键词:边疆危机社会舆论边疆治理
- 危机中的应对:嘉靖时期的边疆危机与兵部尚书杨博的边疆治理策略探析
- 2023年
- 嘉靖时期,边疆地区军伍混乱、人才凋敝、兵变迭起、外患无法抵御,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兵部尚书杨博是嘉靖时期任期最长的兵部尚书,他以经世之才与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承担起治理明朝边疆的责任。以兵部尚书杨博的边疆治理为视点既可以探讨嘉靖以降的军事格局,又可以加深对明朝军事政治体制的理解。杨博在任期间对明朝的边疆防务加以整顿,主要采取改革用人制度、改良募兵练兵方式、构建大纵深的区域防御体系、增置武器装备等措施,试图改变明朝军事衰落的发展趋势,维护明王朝的政治统治。可惜的是,由于杨博自身的边疆管理思想保守、明代军事管理体制紊乱、专制政体下军事腐败频发等内外环境的制约,造成兵部尚书杨博的边疆治理难以取得预期目标。明代的军事发展仍然不可避免地朝衰落的方向前行。
- 黄群昂
- 关键词:嘉靖边疆治理
- “援藏西征”:云南主动解决边疆危机的尝试——兼论西征过程中交织的合作、矛盾和利益
- 2023年
- 清末民初,英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云南边疆危机不断加深。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冲破英国对云南边疆的合围,云南军都督府在民国之初拉萨动乱爆发后,选择主动出兵参与西征以平息藏乱。对于云南来说,主动出击西征平乱,不仅能够维护国家主权,还可尽可能扭转以往云南省在中英西南边疆纠纷中的被动地位,在压制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云南边疆野心的同时震慑西藏地方分裂势力。然而,这一主动解决边疆危机的积极尝试,终因滇川关系的不睦、中央政府的妥协及英国的施压而被迫中止。文章在详细梳理云南边疆危机和川滇“援藏西征”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认为地方中心主义思想盛行、中央政府势弱、国际形势不利等因素的相互交织,使清末民初中国的边疆问题日趋复杂,其中亦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引以为鉴。
- 王梓杨
- 关键词:边疆危机
- 从“纳入版图”到“边疆危机”——清代台湾方志书写与王朝国家认同被引量:2
- 2023年
- 清代台湾官绅积极通过方志书写强化地方社会对清王朝的国家认同。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后,修志者对此标志性事件予以突显,并大力称赞清王朝的统治政策对台湾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此树立清王朝的正统地位。雍正至道光年间是清王朝在台湾地区开拓经营的重要时期,地方官绅充分利用方志编修弘扬教化,宣扬国家观念,渗透国家意志。同治光绪年间,列强环伺,地方官绅积极借助修志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与爱国意识。清代台湾地方志的大量纂修以及修志者作出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社会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对于边疆治理与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1)
- 秦浩翔谢宏维
- 关键词:历史书写政治教化边疆治理国家认同
- 晚清边疆危机下的“海防与塞防之争”研究
-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来自海上与陆上的侵略,这给传统以陆防为主的清廷带来了巨大冲击,这种现象到19世纪70年代表现的尤为明显。如何应对同时发生的海、陆危机,制定正确的国防战略,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成为清廷亟待解决...
- 袁小燕
- 关键词:边疆危机海权
- 论唐炯与光绪朝边疆危机下的云南治理
- 2021年
- 光绪初年,英法两国分别以缅甸、越南为“跳板”,进逼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企图实现包抄中国大后方,攫取中国领土和各种利权的战略目标。云南巡抚唐炯不愿与法国交战,其对越政策核心为放弃越南,退守关内。其治理云南着眼于抓住时机,勤修内政,具体措施有裁革夫马,整顿厘金,振兴铜务,对推动云南社会经济复苏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
- 许新民
- 关键词:边疆危机
相关作者
- 曾黎梅

-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边疆危机 清末 边疆 民国政府 马克思主义史学
- 沈社荣

- 作品数:14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国民政府 边疆危机 旱灾 抗日战争 民族精神
- 隋丽娟

- 作品数:13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清末民初 新式教育 边疆危机 鄂伦春族 胡林翼
- 付娟

- 作品数:20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艺术院校学生 清末 边疆危机 艺术
- 袁剑

- 作品数:49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边疆 边疆研究 铁 共同体 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