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输血安全性“的相关文章
- 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Rh抗原检测在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中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Rh抗原检测在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Rh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查看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其所在病区,并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对其开展合适的输血治疗。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34例患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呈阳性。在34例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患者的占比高达64.71%(22/34),Lewis系统抗体阳性患者的占比为20.59%(7/34)。经过Rh抗原检测发现,在这34例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抗原类型是DCCee型和DCcee型,分别占比47.06%(16/34)和20.59%(7/34)。22例Rh系统抗体阳性患者主要就诊于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和ICU。18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Rh抗原检测具有必要性,准确识别血清不规则抗体和Rh抗原有助于预防输血相关免疫反应和溶血疾病的发生。
- 郭擎慧
- 关键词:临床输血RH抗原安全性
- FOCUS-PDCA循环干预对输血时间及输血安全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FOCUS-PDCA循环干预对输血时间及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50例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管理,选取2021年7—12月本院450例输血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FOCUS-PDCA循环干预。比较两组输血时间、超时输注情况、不规范事件发生情况、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血液制品取回、血液制品开始输注、血液制品输注完毕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超时输注率(6.67%)较对照组(19.7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规范事件发生率(1.56%)较对照组(4.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4.44%)较对照组(11.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8.22%)较对照组(9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管理中应用FOCUS-PDCA循环干预,能够缩短输血时间,减少超时输注、不规范事件的发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蒙蒙贾灵芝秦晓萌
- 关键词:输血安全性质量管理
- 患者输血前使用抗过敏类药物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分析让患者在输血之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输血之前不需要进行特别抗过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输血之前服用了抗过敏药物,然后分析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象指标并没有很大的差别。结论 患者在输血之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不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也在治疗中存在较多的风险,所以不建议临床应用。
- 王辉
- 关键词:输血治疗抗过敏药物输血安全性
- 联合输血前检查与血液保护策略对输血安全性的提升效果研究
- 2024年
- 研究输血前检查与血液保护方法联合应用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进行传统输血前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采用血液保护方法。结果 血型配型异常、交叉配血失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 2.5%和 2.5%;并且,输血联合血液保护方法应用后,观察组的总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同时,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2.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输血前检查与血液保护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输血过程中的血型配型异常、交叉配血失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冯相波车辑
- 关键词:输血前检查输血安全医疗纠纷
- 凝血功能检验对提高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安全性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提高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自2022年1月起至2023年10月止,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因异位妊娠引发大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输血治疗。并将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1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而将输血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的25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并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输血前两组患者有关指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T、APTT、TT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P<0.05);结论 在进行输血治疗针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时,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医生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保障患者输血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 巴林其木格
- 关键词:输血安全性
- 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检测临床输血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研究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对安全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5984例患者,根据RhE抗原检测情况,将1202例患者分为单一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对照组,4781例患者列为RhE抗原检测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的观察组,同时根据输血次数,将1579例患者列为多次输血组,4405例患者列为少次输血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多次输血组阳性率高于少次输血组,差异较大(P<0.05);不同输血史患者的抗体类型均以抗-E、抗-M为主。不同检测方法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溶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开展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在输血前起到了重要的筛查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性。
- 陈英春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检测输血安全性
- 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研究对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分析临床输血安全性策略。方法 本文将来我院进行输血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输血以前血液检验质量不达标的人数,并总结不达标的原因和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策略。结果 ①102例患者中输血之前进行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不达标的患者为1例;②经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患者心理障碍、患者饮食不良、患者用药不规范、采血顺序不规范、血液采集时间不规范、血液中途运输时间不及时、血液送检时间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检验项目不合理等是输血前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不达标的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饮食因素、患者用药因素、采血顺序、血液中途运输时间、申请单填写规范、检验项目合理性是输血前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导致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检验时质量控制不达标的因素有多个,需要综合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袁一灵
- 关键词:血液检验临床输血安全性
- 强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
- 2023年
-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将其根据不同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控制,32例)和观察组(强化控制,34例),并对比二者的输血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和输血安全事故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结论强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加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输血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和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同时,强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也可以提高输血过程的效率和成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加强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
- 王红
- 关键词:安全性
- 质量控制措施对输血安全性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措施对输血安全性及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81例输血存在不同问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输血安全性、不良反应及实施前后凝血因子水平。结果两组交叉配血、写错血型、采错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输血前后未及时消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实施前,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实施前,但观察组PT、TT均短于对照组,PL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措施能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效果显著。
- 黄伟珍胡艺伟彭娟
- 关键词:输血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
- 医学检验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研究分析医学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检查进行质控两组均进行质控医学实验室输血检测,对两组患者输血治疗满意度及输血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在穿刺、采血、输血等输血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输血质量评分在工作态度、风险控制、手术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技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中输血检查质量控制可提高输血质量和输血治疗满意度,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
- 孙素娟王秀梅
- 关键词:输血
相关作者
- 江丽君

- 作品数:23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霍乱 疫苗 安全性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 卢长春

- 作品数:32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采供血机构 血液筛查 血液中心 献血者 冷焊
- 庞淑芬

- 作品数:38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血液筛查 献血者 血液产品 核酸检测技术 芯片
- 魏强

- 作品数:20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产品 献血者 LIGHTCYCLER
- 周海云

- 作品数:27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朊病毒 安全性 免疫调节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