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5篇“ 辅食添加“的相关文章
-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与喂养研究
- 2025年
-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6-24月龄的婴幼儿,他们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时期,此时辅食的喂养对婴幼儿的营养摄取、消化吸收以及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辅食喂养策略,不仅能够为父母提供科学指导,还有益于婴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
- 何沁瑶
- 关键词:营养摄取婴幼儿年龄段月龄
- 一种婴幼儿辅食添加卡的储存及取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幼儿辅食添加卡的储存及取用装置,涉及儿童保健技术领域。该婴幼儿辅食添加卡的储存及取用装置,包括:辅食添加卡,设置有若干张,且分别记载不同月数婴幼儿的辅食注意项目;储存盒,储存盒的内部纵向并列设置有多...
- 韩彤妍于彦红
- 关中农村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及抚养人KAP问卷调查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关中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以及抚养人关于辅食添加的KAP问卷调查,为制定合理的婴幼儿辅食添加方案以及婴幼儿辅食添加科普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选取陕西省关中4个县的农村6~24月龄婴幼儿家庭,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陕西关中地区农村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调查中米面和谷类食物、配方奶粉、蛋类、深色蔬菜、强化铁的添加比例分别为91.46%、75.65%、78.41%、77.32%、54.39%。其中比例最少的是鱼虾类、动物内脏以及豆类。辅食添加时间较晚平均添加时间超过6月龄。该地区婴幼儿抚养人对辅食添加有着积极的态度,但缺乏合理的辅食添加知识,仅有29.2%的抚养人能正确回答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时间。结论陕西关中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不够,添加时间较晚、频率低于推荐频率。主要抚养人缺乏合理的辅食添加方面知识,为陕西省关中地区普及婴幼儿辅食添加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 郭花斌钱文文党鑫时桂新
- 关键词:婴幼儿辅食添加KAP
- 12~18月龄幼儿辅食添加和胃肠道健康的关联研究
- 2025年
- 目的了解12~18月龄幼儿辅食添加和胃肠道健康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为指导幼儿辅食添加和改善幼儿胃肠道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3—12月期间,在北京市随机招募260名12~18月龄幼儿及其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幼儿辅食添加和胃肠道健康之间的关联。结果260名幼儿中,有179(68.9%)名幼儿为适龄辅食添加。辅食添加种类中,谷类根茎类和富含维生素A的蔬果添加人数最多,分别为99.6%(259/260)、98.8%(257/260),豆类和坚果占比最低24.6%(64/260)。胃肠道问题中发生人数最高的是便秘33.8%(88/260)。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辅食中添加奶制品幼儿在过去1周内发生便秘、胀气和腹胀的概率比辅食中不添加奶制品幼儿更高,OR值分别为0.519(95%CI:0.286~0.941)、0.480(95%CI:0.250~0.922)和0.349(95%CI:0.156~0.780);辅食中添加其他水果和蔬菜幼儿在过去1周内发生腹泻的概率比辅食中不添加其他水果和蔬菜幼儿更高,OR值为2.202(95%CI:0.813~5.961)。结论辅食添加过早和过晚的问题仍然存在,胃肠道问题在幼儿中的发生率约占1/3,辅食添加和胃肠道问题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 李文佳朱海燕梁思雨刘兰王瑞琛訾天琪李洁
- 关键词:幼儿辅食
- 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对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营养指标影响分析
- 2025年
- 探究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在婴幼儿辅食添加过程中发挥的优势性。方法 选取婴幼儿86例分为常规组43例(常规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和规范组43例(规范性社区儿童保健护理),互比不同护理方案干预的优势性。结果 规范组辅食添加情况较常规组更高(P<0.05)。互比组间护理前生长发育情况、Gessell评分及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别(P>0.05),互比组间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Gessell评分及营养状况,规范组均较常规组更高(P<0.05)。规范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 婴幼儿经规范性社区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后辅食添加质量有所提高,生长发育、智力水平发育和营养状况均显著改善,有效减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全面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发育。
- 赵永琴
- 关键词:营养状况营养性疾病
-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新理念被引量:2
- 2024年
- 婴儿在母乳喂养后期至完全适应于多样化平衡膳食之前,有一段食物过渡期,这个阶段引入的乳类以外的食物,从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角度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辅食)。引入辅食的过程称为辅食添加(CF)。添加辅食的目的和意义,除了补充能量和营养素以外,还包括促进进食技能发育和精细运动功能,促进进食与食物相关心理行为合理发展,影响食物过敏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以及促进儿童肠道菌群多样化发展。在婴儿满6月龄时,从富含优质铁营养的肉泥类开始,尽快实现多样化食物暴露,是符合上述原则的喂养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目的,回顾了CF的历史发展,解读基于CF新理念的相关婴幼儿喂养建议。
- 汪之顼
- 关键词:辅食辅食添加婴幼儿
- 营养教育指导对婴幼儿辅食添加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指导对婴幼儿辅食添加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5月在我院儿童保健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婴幼儿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指导;研究组:采取营养教育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生长发育指标、智力发育水平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身高、体重以及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智力发育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 婴幼儿在辅食添加期间采取营养教育指导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婴幼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帮助婴幼儿改善临床发育等各项指标,与此同时还能够明显提升婴幼儿智力发育等指标情况,在临床可进一步加以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
- 黄亚苹陈木龙
- 关键词:婴幼儿生长发育体质量
- 基于《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标准的辅食干预成本效益评价
- 王惠君
- 关键词:婴幼儿
- 中国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与实现食物多样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4年
-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充足的营养是促进体格、神经发育及免疫功能发展的物质基础。生命早期营养摄入与长期健康密切相关,辅食添加是婴幼儿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此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婴幼儿辅食添加、食物多样化与营养状况相关的研究,探讨了食物多样化的定义、评估方法、婴幼儿食物多样化实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对食物多样化与疾病风险的关系及相关喂养建议等进行了综述。中国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城市,农村儿童辅食多样化实现比例更低,存在一定比例的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食物多样化不足与多种疾病风险密切相关。食物多样化有助于帮助婴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给婴幼儿提供丰富的营养素,促进其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并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在婴幼儿辅食添加过程中,应重视食物多样化的实现。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工作组洪莉潘秀花汪鸿肖广艳钟燕周琳
- 关键词:婴幼儿辅食添加食物多样化疾病风险
- 婴儿期辅食添加情况及对肠道菌群演替过程影响的研究
- 纪若晨
相关作者
- 赖建强

- 作品数:178被引量:1,11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生长发育 儿童 婴幼儿 营养状况 母乳喂养
- 刘遂谦

- 作品数:8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和睦家医院
- 研究主题:Q&A 营养 宝宝 辅食添加 配方奶
- 郝波

- 作品数:144被引量:76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宝宝 营养 母乳喂养 婴儿 早产儿
- 荫士安

- 作品数:390被引量:2,114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研究主题:营养状况 儿童 生长发育 营养与健康状况 硒
- 周敏

- 作品数:186被引量:95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宝宝 母乳喂养 孕期 家庭教育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