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篇“ 辅助性肝移植“的相关文章
- 辅助性肝移植被引量:1
- 2005年
- 陈雨信寿楠海董家鸿
-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肝功能衰竭
- 小肠移植联合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护理被引量:1
- 2024年
- 总结1例小肠移植联合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人力、物资准备,纸上推演应急预案;术中严密观察,实施医院感染风险管理,加强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监测尿量和循环的变化,做好容量管理;重视术后的转运和管道管理。该患者术中和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平稳渡过手术期,恢复良好,于术后64 d康复出院。随访2年,患者病情恢复良好。
- 潘少波张成东王秋香刘朝旭
- 关键词:短肠综合征小肠移植肝移植手术护理
- 小体积全肝原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儿童Caroli综合征1例
- 2024年
- 原位辅助性肝移植(ALT)是ALT的主要移植方式,尤其当移植物体积不足时,移植后小体积移植物借助自体残肝功能的支撑可快速再生,降低了术后早期发生小肝综合征的风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小体积全肝原位ALT治疗了1例Caroli综合征患儿,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对其围手术期情况和并发症处理等临床资料进行报道,以探讨小体积全肝原位ALT的临床价值。
- 韩环立戴小科张明满
- 关键词:并发症处理小肝综合征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治疗儿童
- 辅助性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被引量:1
- 2023年
- 辅助性肝移植是一种保留受者全部或部分肝脏的特殊移植术式,其可分为异位辅助性和原位辅助性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存在对供肝体积需求小,免疫排斥反应小、自体肝脏功能恢复后可以停用抗排斥药等优势,在临床上如能常规开展能极大缓解供肝来源不足的问题,使许多肝病患者获益。本文根据文献报道系统阐述辅助性肝移植术式发展和改进历程,以及不同术式优缺点,为临床上开展辅助性肝移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刘靖徐挺锋袁观斗何松青
- 关键词:辅助性肝移植小肝综合征肝衰竭
- 小体积移植物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小体积移植物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小体积移植物辅助性肝移植治疗的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4~66岁。受者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15分,Child评分为6~11分。供肝来源于活体供肝9例,来源于尸体供肝劈离2例,来源于儿童尸体供肝1例。3例尸体供肝的移植物和受者体重比(GRWR)为0.79%~0.90%,9例活体供肝的GRWR为0.31%~0.55%。在辅助性肝移植术中,切除受者的左半肝或右半肝,原位植入左叶或右叶供肝,或用左叶供肝置换受者的右叶肝脏。观察受者生存和移植物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自体余肝和移植肝门静脉血流速度、腹腔引流量和肝脏功能生化指标等。结果12例患者的移植肝功能稳定,患者均存活。移植术后发生流出道扭转2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胆瘘1例、远期出现的甲状腺癌1例,经相应治疗均治愈。流出道扭转与供肝生长后吻合口角度变化相关,改良吻合方式后,该并发症未再次出现。门静脉血流速度测定结果提示,术后早期自体余肝血流速度明显降低,术后远期保持极低的血流速度或血管发生闭塞,移植肝血流稳定。结论小体积移植物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诊治复杂。因此,该方法目前仍限于在活体肝移植技术熟练、并发症监测处置能力完备的中心进行推广。
- 朱志军魏林张海明曲伟曾志贵孙丽莹刘颖
- 关键词: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
- 劈离式多米诺供肝辅助性肝移植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劈离式多米诺供肝辅助性肝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9月收治的3例、外院收治的1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男,22岁,诊断为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病例2(外院收治),男,59岁,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3,女,52岁,诊断为肝右叶肝细胞癌;病例4,女,51岁,诊断为肝右叶肝细胞癌。1例脑-心死亡供器官肝脏获取后离体劈离分成左半肝和右半肝(不含肝中静脉),分别行改良背驼式肝移植和经典原位肝移植植入病例1和病例2。病例1的肝脏在体原位劈离为左半肝和右半肝。病例3和病例4均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后。病例3将病例1的左半肝行背驼式辅助肝移植,病例4将病例1右半肝行背驼式辅助肝移植。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受者肝功能、肝脏影像学检查表现、并发症、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结果(1)术中情况:病例1、病例3、病例4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400、370、39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0、1300、1600 mL,供肝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30、152、135 min,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为1.2%、0.8%、1.1%。(2)随访情况:3例受者肝移植术后经B超检查均提示血流正常且痊愈出院,均获得术后1、6、12个月随访。病例1、病例3、病例4肝移植后1周肝功能良好且血氨、瓜氨酸浓度正常。病例1和病例3术后肝脏影像学检查均正常,病例4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示门静脉盗血致移植肝萎缩。①病例1肝移植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0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2.8、404.1、355.5、289.6、31.0、23.1、42.1、25.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31.5、517.7、327.6、172.9、15.9、21.4、47.5、29.7 U/L,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3.8、
- 张文杰徐庆祥李国强余德才岳杨朱新华刘巧玉崔恒孙倍成
- 关键词:辅助肝移植
-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比起原位肝移植有着许多独有的优势,其在急性肝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终末期肝病等治疗上进步显著。但是腹腔空间的缺乏、门静脉血流竞争导致移植肝衰竭、移植早期的急性排斥反应等难题,阻碍了该术式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目前现状及难点问题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增加对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认识,为肝移植开拓新的思路。
- 王俊楠孙志为陈业盛费振浩达小军李嘉琪余发坤江曼迪高波李国贤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遗传代谢性肝病终末期肝病门静脉动脉化
- 辅助性肝移植的技术思考被引量:3
- 2020年
- 辅助性肝移植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肝移植方式,但在肝移植开展的早期已经被不断尝试[1]。这是因为辅助性肝移植在保留全部或部分患者自体肝脏的基础上植入移植肝脏[2],这使得供体肝脏处于辅助地位,即使因为排斥反应或并发症导致移植物功能不良,患者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自体肝脏,从而减少供肝功能不良带来的不利影响[3]。
- 朱志军
- 关键词:肝功能不良辅助性肝移植排斥反应移植肝脏自体
- 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术式及前景被引量:2
- 2018年
- 辅助性肝移植是一种特殊的肝移植方式,即在保留全部或部分患者自体肝脏的基础上植入移植肝脏[1]。辅助性肝移植最初采用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方式植入供体肝脏。1964年Absolon等[2]对1例1岁的胆道闭锁患儿实施了首例辅助性肝移植,但患儿仅存活了13 d。1988年Terpstra等[3]报道了一种特殊的辅助性肝移植术式,移植物的血流与原位肝移植相似,包括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
- 朱志军
- 关键词:辅助性肝移植移植物代谢性疾病肝脏移植肝移植受者适应证
- 肝移植新技术—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建立与应用
- 2018年
- 我国肝病患者约90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30万人,但仅有1%患者可按受肝移植治疗。辅胁陛肝移植具有一肝多用、缓解供肝短缺、免疫调节等优势,是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
-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免疫调节肝病
相关作者
- 窦科峰

- 作品数:911被引量:4,246H指数:2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癌 肝细胞
- 陶开山

- 作品数:155被引量:5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肝移植 异种移植 肝移植术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
- 吴东娟

- 作品数:46被引量:208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肾移植 膀胱全切 尿毒症患者 护理体会
- 朱志军

- 作品数:539被引量:1,225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儿童 活体肝移植 供肝
- 张更

- 作品数:286被引量:6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前列腺癌 川芎嗪 后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