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3篇“ 转导通路“的相关文章
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骨折通常会导致血管断裂和软组织损伤,患处缺血、缺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过程中,活性氧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在活性氧的参与下,线粒体氧化应激异常、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以及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叉头框转录因子O信号通路均可以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骨折愈合的进程。近年来,线粒体功能研究兴起,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与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深入研究线粒体氧化应激以及相关信号转导的靶点与机制可进一步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凋亡,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陈镜任刘刚朱受权温海成李泓成王希琳
关键词:骨折愈合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氧
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胎盘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其过程至关重要,任何一条通路的异常表达,都有可能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产生相应疾病等不良结局。Wnt信号转导通路对整个人体生长发育过程和维持人体内稳态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对于Wnt信号转导通路在人胎盘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基于方法、技术和伦理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将综述胚胎发育过程中Wn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期望了解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胎盘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希望可以为相关妊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及研究基础。
周晓雨刘玉芳
关键词:WNT信号转导通路胎盘发育滋养层细胞
基于AGEs-RAGE信号转导通路的鬼箭羽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鬼箭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为鬼箭羽治疗糖尿病肾病潜在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UniProt数据库筛选鬼箭羽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运用GeneCards、DisGeNet、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肾病疾病靶点;利用Venny平台获取两者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平台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 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采用db/db小鼠为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动物,鬼箭羽干预后检测小鼠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肌酐),HE、PAS、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肾脏形态与结构;RT-q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与核心蛋白。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获取鬼箭羽与糖尿病肾病的交集靶点124个,PPI网络筛选出7个核心基因。KEGG富集到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s-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最终确定鬼箭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靶点为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鬼箭羽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鬼箭羽中高剂量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肌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减轻。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鬼箭羽中高剂量组RAGE、NF-κB、IL-6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鬼箭羽中高剂量组VEGF、TNF-α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鬼箭羽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结构与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经由
王瑾瑾牛钰琪马倩倩左铭钰闫国立
关键词:鬼箭羽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
基于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探讨枸杞多糖对衰老皮肤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
2025年
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衰老模型小鼠皮肤胶原蛋白及调节剂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LBP高剂量组(20mg/kg)、中剂量组(10mg/kg)、低剂量组(5mg/kg)和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 50mg/kg),每组8只,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10%D-半乳糖(1000 mg・kg-1)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连续6周。6周后,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胶原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胶原蛋白调节剂的表达。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LBP组能明显增加小鼠皮肤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P<0.01),上调多种胶原蛋白调节剂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更好(P<0.01)。结论 LBP能显著延缓皮肤衰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smads信号途径,从而调节胶原蛋白代谢有关。
王彩霞杨田李金艳祁欣蓉
关键词:枸杞多糖皮肤衰老胶原蛋白小鼠
伏隔核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抑制丙泊酚复吸中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伏隔核(NA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抑制丙泊酚戒断大鼠复吸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按固定比率1强化程序建立丙泊酚静脉自身给药行为。戒断14 d后,选取24只随机分成3组(n=8)溶剂对照组(对照组)、DEX 10μg/kg组(10μg/kg组)和DEX20μg/kg组(20μg/kg组),观察腹腔注射DEX对丙泊酚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大鼠NAc内磷酸化ERK的表达水平。另有18只na?ve SD大鼠随机分分成3组(n=6)对照组、10μg/kg组和20μg/kg组,以观测DEX对大鼠活动度的影响。结果 大鼠的有效鼻触次数随着丙泊酚自身给药训练天数的增加趋于稳定,而无效鼻触逐渐降低趋向于零(P <0.05),成功建立丙泊酚静脉自身给药大鼠模型。复吸行为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μg/kg组和20μg/kg组大鼠的有效鼻触明显降低,即腹腔注射DEX明显抑制了大鼠有效鼻触(P <0.05),DEX 20μg/kg显著抑制NAc ERK磷酸化水平(P <0.05)且抑制了大鼠的活动度(P <0.05),而DEX 10μg/kg对大鼠的活动度没有明显影响(P> 0.05)。结论 DEX可能通过抑制NAc ERK信号转导通路减弱丙泊酚的复吸行为。
王本福王本福董张雷陈君岑柏言沈杨昊苏颖
关键词:丙泊酚伏隔核
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及CD36/mTORC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状态
2025年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患者CD36/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状态及病原菌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术后胆道感染患者69例为感染组,同期术后未感染患者281例为未感染组,分析术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36、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p7036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6/mTORC1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因子对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69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1.33%,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分别为42.67%、26.67%,两者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感染组患者CD36、P-AKT、P-p7036K、mTOR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6/mTORC1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因子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1,敏感度、特异度为88.41%、85.77%。结论革兰阴性菌为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主要致病菌,感染患者CD36/mTORC1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因子呈异常高表达,各因子联合对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更高。
李雯原强赵建琴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感染CD36病原菌
USP22调控肿瘤中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USP22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在几种类型的人类癌症中已被观察到,这表明USP22可能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作为致癌基因在癌症进展中起作用。然而,导致USP22转录激活的机制,特别是USP22介导人类肿瘤进展的机制,至今仍然未知。前期研究表明USP22主要通过调节正常T细胞和B细胞中丝裂原的激活诱导肿瘤发生。而最新研究发现,仅USP22过表达不足以诱导肿瘤发生,USP22是通过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肿瘤进展的,该理论的出现为肿瘤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新见解,也为USP22介导肿瘤治疗耐药性提供了新思路。该文对USP22参与肿瘤进展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概述和总结,以期发现USP22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雪雪卫旭东卫旭东
关键词:肿瘤信号通路
CD226分子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功能研究进展
2024年
CD226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CD226胞外结构域与配体CD155、CD112结合后,激活细胞膜内侧的Src家族激酶Fyn、Src等,进而活化下游PI3K-AKT和VAV-1-ERK通路,调控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增强CD8^(+)T细胞、NK细胞的杀伤功能。CD226胞内结构域的S329位点磷酸化后结合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协同促进T细胞、NK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临床疾病相关研究发现,CD226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CD226^(+)CD8^(+)T细胞的存在是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有效的前提。此外,CD226参与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深入理解CD226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介导的功能,可为靶向CD226的肿瘤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魏开麒侯永利秦琪李娟陈丽华唐康
关键词:CD226信号转导通路T细胞NK细胞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痕量胺相关受体1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痕量胺相关受体1(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TAAR1)是一类经典G蛋白耦联受体,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脑内,尤其是边缘系统和富集单胺能神经元的区域,是一种在所有物种中高度保守的TAAR亚型。TAAR1可以特异性应答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的内源性微量胺,在单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失调引发的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TAAR1调节剂可以作用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对突触传递和神经元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TAAR1通过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和底物磷酸化发挥一系列生理功能,与情绪、认知、恐惧和成瘾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综述对TAAR1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旨在揭示TAAR1作为神经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新靶点的巨大潜力。
孙萌张晨琛李继涛司天梅苏允爱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2024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涉及多个主要关节。其标志性的病理现象包括滑膜细胞增生、滑膜炎、软骨损伤和关节旁骨质破坏。因RA发病机制复杂,存在多种信号通路调控,故可通过抑制不同靶蛋白缓解RA进程。本文探讨了RA发病的不同信号通路,以增强对RA发病机制的认知,同时为RA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钱浩靳步王宇王晓琴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JAK/STATPI3K/AKT

相关作者

赵宗江
作品数:318被引量:1,785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肾脏保护作用 糖尿病肾病大鼠 大鼠肾组织 肾间质纤维化
张新雪
作品数:123被引量:707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肾脏保护作用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大鼠 大鼠肾组织 糖肾平
陈永平
作品数:687被引量:1,133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纤维化 大鼠肝组织 肝星状细胞
郑景辉
作品数:238被引量:1,506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心血瘀阻证
李骥
作品数:141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肝功能衰竭 重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 内毒素耐受 人工肝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