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40篇“ 转子间骨折“的相关文章
转子骨折被引量:175
2003年
黄公怡文良元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影像学检查骨质疏松症并发症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
一种转子骨折复位固定钳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骨折复位固定钳,适用于人体下肢股骨转子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属于骨折复位固定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部、手柄一、手柄二以及定位器。为克服现有技术对转子骨折中常见的冠状面内翻移位复位困难的缺陷,本...
陈文瑶屈万明朱天波朱小康
一种股骨转子骨折切口定位设备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股骨转子骨折切口定位设备,包括一号定位杆;所述一号定位杆上开设有多个一号限位孔;所述一号定位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固定架;多个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一号定位杆处的...
岳长峰李艳花李亮
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9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90例和非感染组539例。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及效能验证。[结果]感染组男性比率[男/女,(44/46)vs(178/361),P=0.003]、年龄[(86.5±7.0)岁vs(76.8±9.4)岁,P<0.001]、合并慢阻肺比率[是/否,(47/43)vs(11/528),P<0.001]、冠心病比率[是/否,(19/71)vs(50/489),P=0.002]、吸烟比率[是/否,(49/41)vs(184/355),P<0.001]、认知障碍比率[是/否,(48/42)vs(81/458),P<0.001]、NLR[(8.0±4.6)vs(5.3±2.0),P<0.001]、全麻比率[椎管/全麻,(44/46)vs(388/151),P<0.001]、术中吸痰的比率、采用LISS钢板比率、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中失血量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慢阻肺(OR=151.48,P<0.001)、全麻(OR=9.85,P<0.001)、认知障碍(OR=3.16,P=0.027)、术前高NLR(OR=1.75,P<0.001)、年龄(OR=1.28,P<0.001)是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96(95%CI 0.96~0.98,P<0.001)。[结论]年龄、慢阻肺、认知障碍、术前NLR、麻醉类型是股骨粗隆骨折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疾病预测列线图可以有效判别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俞云飞胡钢吴毛吴莉琴张燕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肺部感染
微创视角下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治疗进展
2025年
本研究旨在综述微创技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治疗中的最新进展,评估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系统检索近五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髓内固定和微创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近年来,髓内固定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显著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并减少并发症,逐渐成为治疗首选。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提供了长期稳定性,减少了再次手术需求,并显著提升了术后恢复质量。此外,手术时机对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早期手术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卧床时,减少并发症。综上所述,微创技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加强骨质疏松管理及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功能恢复。This study aims to review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evaluating their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act on patient prognosis. By systematically retriev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from the past five years,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hip arthroplasty. In recent years,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due to its minimal trauma, rapid recovery, enhanced stability of internal fixation, and reduced complications.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provides long-term stability in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atients, decreases the need for subsequent surgerie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Additionally, the timing of surge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Ear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can markedly improve patient prognosis, shorten bed rest dura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陈家林侯建红马远张凯歌刘纪博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手术髓内固定关节置换手术时机
股骨转子骨折合并股骨干钢板存留的治疗
2025年
2016年5月~2020年6月,我科采用股骨颈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股骨转子骨折合并股骨干钢板存留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7~82岁。骨折EvansJensen分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2例。首次股骨干手术距离本次受伤时为20~92个月。股骨转子骨折至手术时为2~6d。
黄春福王清铿符祖昶杨德育苏在权尤瑞金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支撑类型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支撑类型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抽样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共100例,根据内侧皮质复位支撑类型分为阳性支撑35例(A组)、中性支撑40例(B组)及阴性支撑25例(C组);比较三组基线特征资料、出院前后颈干角、股骨颈长度、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6个月颈干角和股骨颈长度均显著大于A组、C组(P<0.05);A组术后6个月颈干角和股骨颈长度均显著大于C组(P<0.05);A组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而B组以上指标则显著高于A组、C组(P<0.05)。结论内侧皮质复位实现中性支撑更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临床预后,同时应尽量避免阴性支撑以降低颈干角缩小及股骨颈长度短缩风险。
刘国强方志祥俞国成
关键词:皮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预后
股骨转子骨折内、外侧壁的理念及研究进展
2025年
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到2025年全球将有约260万人口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450万[1]。在髋部骨折中,股骨转子骨折发生率占40%~60%[2],又称为股骨粗隆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外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多为跌倒时髋部着地致伤,常见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3]。目前,针对股骨转子骨折,尽早手术、防止卧床并发症早已是共识,国内许多医院对此类骨折开辟“绿色通道”,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有显著提升[4]。
曹源吕扬周方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部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小转子外侧壁
一种重建A3型股骨转子骨折外侧壁环形定位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建A3型股骨转子骨折外侧壁环形定位带,涉及骨折辅助恢复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呈环形设置若干定位通孔块,相邻所述定位通孔块通过第一定位条依次连接,形成定位环带;所述定位通孔块的第一端作为与骨折外...
刘东王志强陈林李磊
不同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力学稳定性
2025年
背景:股骨转子骨折骨折类型和固定方式多样,各固定系统的力学稳定性相差较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各固定系统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具有科学的临床意义。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内固定应用于股骨A031-A2.1型转子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切割,造模成股骨A031-A2.1型转子骨折,模拟临床手术方法置入不同的内固定系统,分别建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经皮加压钢板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模型。约束4组模型股骨远端下所有节点,在股骨头上施加700,1400和2100N的压缩载荷,通过计算分析,观察各组模型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压缩刚度,比较各组模型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通过计算分析,对比各组模型的变形量计算压缩刚度后,在各级载荷作用下,各组模型上压缩刚度呈现的趋势: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经皮加压钢板组>动力髋螺钉组;完整的生理组模型的压缩刚度明显高于所有的手术组模型;②观察应力指标,因存在应力遮挡效应,致使各固定组的应力峰值均高于生理组,最大峰值均集中分布于各内固定上;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应力峰值最小,动力髋螺钉固定组应力最高,应力分布趋势呈现:生理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组<经皮加压钢板固定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组<动力髋螺钉固定组;③分布于骨质模型的应力,因内固定置入位置不同呈现不同的分布结果;④提示对于股骨转子骨折,各种内固定均能起到有效的固定,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是较好的一种内固定选择,呈现变形量小、应力峰值低,应力分布均匀的特性;经皮加压钢板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力学效果优良,固定效果接近股骨近端�
陈曦汤涛陈铜兵李青张文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系统有限元分析

相关作者

杨天府
作品数:427被引量:1,528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汶川地震 地震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髋臼骨折
王光林
作品数:440被引量:1,718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地震 内固定 挤压综合征 胫骨平台骨折 汶川地震
方跃
作品数:465被引量:1,443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髋臼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导航
刘雷
作品数:420被引量:1,210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PFNA治疗 地震
张英泽
作品数:1,270被引量:9,050H指数:3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流行病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性别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