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43篇“ 转化生长因子Α“的相关文章
- 转化生长因子α被引量:13
- 1994年
-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一种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小肽分子,其前体为160个氨基酸,成熟体为50个aa残基,各种形式的TGFα均具有生物活性。TGFα为分泌性蛋白,它与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参与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TGFα与肿瘤密切相关,大多数肿瘤中已发现有TGFα高表达,TGFα具有肿瘤诊断、预后以及治疗临床外伤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 惠宏襄金明赵小宁
- 关键词: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 元贝合剂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及尿流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元贝合剂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尿流率的影响,评价元贝合剂辅助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医院泌尿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入组,均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爱普列特,5 mg每次,1日2次,持续4周。观察组联合元贝合剂,1日1剂,持续4周。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尿转化生长因子α及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尿转化生长因子α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尿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尿流率(Qmax、Qave)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IPS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贝合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可以降低尿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提升尿流率、缓解患者病情。
- 侯明敏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排尿
-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
- 2019年
- 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是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家族成员之一,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发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TGF-α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或工具。本文将阐述TGF-α与肿瘤的关系,着重探讨TGF-α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韩祺蕾李凯
- 关键词:肿瘤治疗免疫疗法
- 健胃愈疡片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胃泌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胃泌素(Gas)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榆林市第二医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给药方案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5 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健胃愈疡片,1.5 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TGF-α、Gas及hs-CRP水平变化、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及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曹媛张来启
- 关键词:健胃愈疡片左氧氟沙星片
- 联合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44例,均采用第1日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推注治疗,每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三个周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的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简称无效组)和预后良好组(简称有效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GF-α和IGF-Ⅱ对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的预测价值。另选取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共41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无效组24例,有效组17例。入院时患者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无效组显著高于有效组(均P<0.05)。经三个周期治疗后,动态监测显示有效组血清TGF-α和IGF-Ⅱ浓度有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检测TGF-α和IGF-Ⅱ预测雷替曲塞疗效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95%CI:0.799~1.025),效果优于单独作为标记物检测[AUC分别为0.806(95%CI:0.654~0.959)和0.881(95%CI:0.758~1.004)]。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GF-α和IGF-Ⅱ可预测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
- 花慧莲韩高华
- 关键词:直肠肿瘤雷替曲塞转化生长因子Α
- 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α且对Ras基因突变的癌具有增殖抑制活性的抗体
- 本发明发现了,在显示与天然型TGFα的反应性的抗体中,与G79A置换型TGFα的反应性低的抗体对Ras基因中具有突变的癌细胞具有优异的增殖抑制效果。本发明进一步发现了,这些抗体中的很多抗体也具有抑制EGFR的酪氨酸磷酸化...
- 金田诚藤井庆宏早田芳弘岸义朗矢原一郎
- 转化生长因子α-435G/A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α-435G/A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NAFL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1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对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TGFα-435G/A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AFLD患者TGFα-435G/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NAFLD患者中AA和GG基因型频率(39.2%和16.3%)和等位基因频率(61.4%和38.6%)与对照组之间(分别为25.7%和35.3%,和45.2%和54.8%)存在显著性差异(x^2=15.43,P<0.05;x^2=16.32,P<0.0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程度NAFLD患者AA、AG、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重度脂肪肝患者纯合体(AA和GG)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TGFα-435G/A多肽位点基因突变与NAFLD患者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且不同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邓家征申洋凌晶邓宏乐永红庄小芳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型等位基因
- 中耳炎患者胆脂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α的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估中耳炎患者胆脂瘤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水平,探讨其对上皮细胞增生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分别取胆脂瘤上皮(22例)、正常外耳道组织标本(10例),将其作成石蜡切片,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两类标本进行染色处理,观察TGF-α的表达水平;借助彩色图文系统定量分析所得的染色结果。结果 TGF-α表达在胞浆内呈阳性,在胆脂瘤上皮组织内则可见中等/强阳性两种反应;由基底层到角质层,32例标本的染色程度明显增强;皮下结缔组织内观察到少量的阳性细胞,多以纤维、巨噬细胞为主;表层内外耳道皮肤组织可见大量的阳性表达:其中有8例标本处于弱阳性;10例肉芽组织中,均发现分散的阳性细胞,且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为中等阳性。TGF-α积分吸光度在胆脂瘤上皮检测值为(2.431±0.585),正常外耳道表皮检测为(1.463±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组织内,TG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推测可调节甚至诱发胆脂瘤上皮的增生。
- 沈景秋许昱
-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转化生长因子Α
- 原发性胃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布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舌苔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以原发性胃癌为基础病种,基于387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和39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记录受试者苔色和苔质,苔色包括白苔、黄苔和其他,苔质包括薄苔、厚苔、剥苔。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受试者外周静脉血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布情况,分析苔色、苔质与TGF-α基因SNP位点的相关性。结果仅携带SNP rs11466285 TC/TT基因型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苔色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其他各基因型苔色和苔质在两组受试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P rs503314 GG基因型、rs3732253 TC/TT基因型和rs538118、rs2166975显著影响苔色变化(P<0.05),SNP rs503314 GC/CC基因型和rs538118显著影响苔质变化(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舌苔形成可能与TGF-α基因多态性相关。
- 王瑞张军峰吴娟杨学文王瑞平邱红詹瑧杨亚平
-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舌苔转化生长因子Α单核苷酸
- 转化生长因子α促进人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对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单克隆形成、增殖、迁移和黏附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内皮祖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5、10μg/L TGF-α诱导处理细胞,并设置PBS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组(同时加入10μg/L TGF-α和1∶1 000的EGFR-TKI)。利用单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Ed U法、Transwell法和细胞黏附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GF-α对各组EPCs单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能力及黏附功能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α对各组EPCs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TGF-α均能显著诱导EPCs单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迁移和黏附细胞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以被EGFR-TKI抑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TGF-α显著诱导EPCs中EGFR和VEGF的表达(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TGF-α能够显著促进人EPCs细胞单克隆形成、增殖、迁移和黏附相关细胞功能,并通过与EGFR结合诱导VEGF表达来发挥作用。
- 代文静张军周敬群向常清王刚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Α内皮祖细胞细胞迁移细胞黏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