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3篇“ 路堤稳定“的相关文章
- 一种提高路堤稳定性的变间距刚性桩复合地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路堤稳定性的变间距刚性桩复合地基,自路堤边坡的坡脚至坡肩的距离为L,所有刚性桩的布置区域为路堤所覆盖的区域,分为内侧的大间距桩的布置区域以及外侧的小间距桩的布置区域;小间距的刚性桩采用桩间距较小的带有...
- 周海祚于晓旋郑刚赵佳鹏夏博洋杨新煜
- 土工格栅对山区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地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实践,构建数据模型并分析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结果显示,随固结时间增加,高填方路堤沉降速率逐渐降低,其中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两年内道路沉降量就会达到沉降总量的大约70%,且此时路面沉降速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在高填方路堤上部路基结构设置3层土工格栅后,路堤总体沉降有所降低,但幅度并不明显,沉降减少量仅占沉降总量的5%左右;路面不均匀沉降得到一定缓解,其原因在于土工格栅具有较高强度水平,有效缓解了路基整体沉降,最终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幅度减小,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
- 杨卉
- 关键词:路堤沉降高填方路堤土工格栅数值模拟
- 橡胶颗粒混合土加筋路堤稳定性研究
- 2025年
- 为了减少废旧橡胶轮胎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其加工成衍生集料应用于工程加固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当前,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在路堤、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受土资源限制,大多采用当地的细集料进行回填夯实,导致土工格栅无法充分发挥加筋效果。因此,提出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土工格栅复合加筋路堤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橡胶颗粒含量(质量分数)(0%(纯砂)、5%、10%、15%和20%)对混合土剪切特性的影响,并开展土工格栅拉拔试验,分析了橡胶颗粒含量对单向、双向和三向土工格栅拉拔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而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橡胶颗粒混合土加筋路堤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橡胶颗粒含量增加时,混合土的弹性模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抗剪强度指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含量15%时达到最大值;3种土工格栅在混合土中的峰值拉拔力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含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在双向和三向土工格栅加筋路堤中分别掺加含量为15%的橡胶颗粒可以减小路堤约19%和23%的沉降量,以及约18%和23%的土压力;复合加筋层的存在明显限制了路堤边坡破坏滑裂面的发展深度,提高了路堤抵抗变形的能力。
- 李涛李越舒佳军张瑞海刘波
- 关键词:混合土加筋路堤剪切特性
- 粘土区段路堤稳定性与沉降监测分析
- 2024年
- 针对河北工程区粘土段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等对该粘土区段内路堤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及分析,并对路堤沉降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路基中心处沉降变化。各个监测点沉降值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各监测面路肩沉降均小于路基处;在路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过程质量管控,及时施作排水和防护设施,并采取冲击碾压补强和土工格栅铺设等工艺措施,有效防治路基的沉降。
- 袁新东
- 关键词:粘土路堤沉降
- 公路项目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要点
- 2024年
- 高填方路堤填筑高度较大,施工及运营期间势必会产生沉降变形,严重影响路堤安全性、稳定性,积极开展路堤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路堤沉降变形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路堤施工质量,保证道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根据以往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实践经验,详细探究了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监测方案,论述了高填方路堤监测等级划分标准、监测周期及各阶段监测要求,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高填方路堤监测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监测精度、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值确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明
-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
- 复杂多工况下路堤稳定性三维极限上限分析
- 路堤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交通岩土工程中持续关注的经典的问题之一,路堤的稳定性评估对于道路的安全填筑和运营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路堤设计及稳定性评估主要针对饱和土质路堤,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绝大多数路堤土体常常处于非饱和状态...
- 孙砖芹
- 关键词:路堤工程安全系数
- 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弯曲破坏渐进演化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分析方法,包括: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路堤稳定性分析,计算危险滑动面内的滑动力矩与土体抗滑力矩;引入不同位置处桩体渐进破坏系数,获得各桩体极限弯矩,计算滑动面内桩体提...
- 周海祚王金山郑刚于晓旋张钧博
- 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土工格室加固高填路堤稳定性:以新疆G216线民丰段为例
- 2024年
- 为研究土工格室加固高填路堤的稳定性,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持续荷载作用下素土边坡和土工格室加固高填路堤边坡的沉降量和最大水平位移;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固条件下的坡顶沉降量、最大水平位移及土工格室应变,研究了土工格室高度、铺设间距以及不同铺设部位对高填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土工格室能降低边坡土体的沉降量和最大水平位移,进而提高边坡的承载力;素土边坡剪应变自坡顶至坡脚形成贯通的滑移带,铺设土工格室后,滑移带的位置由边坡表层深入坡体内部,且滑移带未完全贯通;增加土工格室的高度,边坡的沉降量和最大水平位移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安全系数先增大后逐渐平缓;边坡的沉降量、最大水平位移随土工格室铺设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土工格室铺设间距0.6~0.7倍,最大水平位移降低1.5~2倍,坡顶沉降量减小1.5~1.8倍,安全系数增大1.1~1.3倍。高填土路堤的侧向位移主要发生在边坡底部H/3处(H为边坡的高度),在边坡底部H/3处减小土工格室的铺设间距、增加土工格室的高度能更好约束侧向位移和沉降量,是提高路堤稳定性更为经济合理的加筋方案。
- 王燕刘杰蔡延山王艳坤麻佳
- 关键词:道路工程边坡稳定性土工格室高填路堤
- 基于压实与干湿循环综合作用的粉土路堤稳定性演变规律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压实和干湿循环综合作用下路堤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基于室内三轴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以某高速公路路堤段粉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压实度下的室内三轴剪切试验,获取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将参数导入至数值仿真模型中开展计算分析,获取了干湿循环对潜在滑移面的影响规律,探索了粉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压实粉土的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以K=0.93为例,经历干湿循环2、4、6、8次后,黏聚力分别下降24.1%、38.4%、44.1%、51.0%,内摩擦角分别下降11.4%、17.5%、21.9%、25.4%;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粉土路堤边坡均存在明显的潜在滑移面,同时滑体上还出现了大量剪切裂隙;路堤边坡在填筑初期的安全系数可满足规范要求,但干湿循环会使路堤的稳定性会出现明显降低,K=0.96、0.93、0.90时,经历8次干湿循环后路堤的安全系数分别下降0.878、0.736、0.587,可见在路堤设计时留足安全储备十分必要,在极端气候偏多的环境下更是应该如此;为提升粉土路堤长期稳定性,提高抵抗病害的韧性,应当重视压实质量和排水。研究成果可为粉土路堤安全储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 骆红军郭一鹏
- 关键词:路基粉土三轴试验干湿循环抗剪强度
- 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稳定性与病害处治方案分析
- 2024年
- 以闽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病害为案例,通过现场调绘、地质勘察、边坡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其发展过程、成因、性质与稳定性,结合病害特征和监测成果对滑动面与主要滑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反演,提出近期坡脚反压、路面注浆与钢管桩加固,远期抗滑桩、锚索框架加固的综合处治方案,并对各项措施的稳定安全系数进行全过程时序分析。工程建成后监测结果显示坡体位移已收敛,证明处治方案切实可行。
- 罗阳华
-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参数反演
相关作者
- 郑刚

- 作品数:816被引量:5,769H指数:4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基坑 隧道 盾构隧道 复合地基 注浆
- 周海祚

- 作品数:114被引量:3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支护桩 复合地基 路堤 组合支护结构 排桩
- 邓卫东

- 作品数:115被引量:1,618H指数:19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土工合成材料 公路 高速公路 土工格栅 公路工程
- 刘力

- 作品数:3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路堤稳定 软弱地基 抗剪强度 群桩 上路
- 李亮

- 作品数:689被引量:3,990H指数:30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安全系数 边坡稳定 边坡 稳定性分析 滑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