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跨文化戏剧“的相关文章
- 当代西方跨文化戏剧实践:缘起、表征与意义
- 2025年
- 跨文化戏剧是当代西方剧场实践的重要一环,其内涵与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以三位西方导演彼得·布鲁克、朱莉·泰摩尔、罗伯特·威尔逊的剧场实践为例,从文化主体是否在场的角度探索不同的跨文化戏剧生成方式,及其剧场表征与实践意义。创作者基于自身的目的和旨趣进行跨文化剧场实践,使西方剧场的内涵得到扩充、形式得以更新。文化主体的共同在场能够促进戏剧的现代性演变,而戏剧所引发的不同剧场效应不仅与跨文化戏剧生成方式有关,还与剧场的综合性、随机性以及观众的审美更迭有关,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审美与意义的最大化是戏剧创作者和批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 陈曦
- 关键词:西方戏剧跨文化戏剧
- 无问西东:论当代跨文化戏剧舞台上的“汤莎会”
- 2025年
- “汤莎会”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跨文化戏剧演出形式。舞台借助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片段的拼贴、并置或糅合,使“汤”“莎”戏剧在舞台上相互映照,互相阐释,中西合璧,形成对话与互文,生产出新的文化意义。当前,舞台上的“汤莎会”主要包括交互串联式、平行拼接式、辐辏组合式、散点化合式等四种形式。“汤莎会”既是带有先锋色彩的戏剧美学实验,也是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戏剧事件和文化仪典。“汤莎会”为汤、莎对话提供了多种可能形态和多元文化空间,为东西方戏剧交流提供了新的文化启示。在未来的跨文化戏剧舞台上,“汤莎会”会展示出更多的可能性。
- 刘文辉
-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跨文化戏剧
- 塑造跨文化戏剧景观:英国国家剧院艺术总监的艺术与社会使命
- 2025年
- 位于伦敦南岸的英国国家剧院创立于1963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英国国家剧院第六任艺术总监鲁夫斯·诺里斯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融入剧院的运营中,创新剧目选择,融合多元文化,使剧院成为展现多样故事的舞台,通过戏剧促进社会对话与文化理解,既增强了剧院的艺术表现力,又提升了剧院的文化包容性和社会影响力,使剧院实现了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同时也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跨文化戏剧多元文化
- 漫谈跨文化戏剧及其对京剧的影响
- 2024年
- 跨文化戏剧(Intercultural theater)的概念,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其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戏剧交流和制作项目日益频繁所呈现的文化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一概念可以概括19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戏剧发展变化的某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是赞成这种分析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戏剧文化都处于一个嬗变时期。西方传统写实主义发展遇到了瓶颈,在各种现代思潮影响下,反传统的戏剧主张和戏剧活动不断产生,其中不乏对东方文化的注视。同时,东方的戏剧大国中国,在西风东渐的逼迫下,戏曲开始被质疑为“旧戏”或“旧剧”。
- 单跃进
- 关键词:东西方戏剧戏剧活动跨文化戏剧现代思潮戏剧交流旧剧
-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文化戏剧传播策略研究
- 2024年
- 随着媒介的融合,我国的戏剧已经逐步成为推动我国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外交方式。但在这样的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宗教以及社会背景的受众群体,要从其审美期待以及消费诉求两个方面入手;其次,对于跨文化传播的主体交互关系需要从我国的本土文化输出入手;第三,对于不同元素的中国戏剧也需要琢磨其多模态;最后,根据不同的载体选取不同的传播途径。只有将这四个问题解决好,才能够让我国的跨文化戏剧才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意义。
- 胡甜子
- 关键词:媒介融合跨文化戏剧
- 新加坡跨文化戏剧的悖论——论《李尔》中的文化政治
- 2024年
- 新加坡戏剧导演王景生的戏剧作品《李尔》利用跨文化的元素,一方面混杂了亚洲多个国家民族戏剧的风格,其跨文化形式与新加坡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将作为全球景观的莎士比亚故事整合进亚洲叙事之中,并与新加坡文化的对外输出政策及亚洲价值论相契合。《李尔》以此获得了新加坡官方对其“泛亚性”的认可。然而,王景生的跨文化戏剧以其不同于西方跨文化戏剧的方式形成了形式和内容的悖论,即“亚洲价值论”和“父权制”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政治反思的可能性。
- 刘桂诚
- 关键词:跨文化戏剧
- 现代性视域下的跨文化戏剧理论——立场、原则与症结
- 2024年
- 以谢克纳与巴鲁查为代表的两种立场的冲突是跨文化戏剧史上重要的论争。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以谢克纳为代表的普世性观点在时间、空间范畴与“本源与替补”逻辑下无法成为跨文化戏剧的立场与尺度,而以巴鲁查为代表的反普世性观点本质上只是对跨文化过程中各文化元素构成比重与价值进行了调整与重估,并未改变边缘—中心结构这一不平等因素的基础。因此,跨文化戏剧理论的立场是非普世主义,但非反普世主义。跨文化戏剧理论现代性的建构开始于平等的原则,开始于我们认识到话语结构的强调本身就是一种巩固与改造意识的行动,并理解到普世性的存在本身是统治与文化殖民的构造时。
- 尹瑞麟
- 关键词:跨文化戏剧普世主义谢克纳
- “跨文化戏剧”视角下英语学界的梅兰芳研究综述(1990—2023)
- 2024年
- 作为中国京剧大师和文化使者,梅兰芳曾访问日本、美国和苏联。尤其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更是将中国戏曲推向世界,使中国戏曲获得西方戏剧界“他者”的认同,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东西方戏剧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梅兰芳在海外的深远影响,不囿于出访演出一时,时至今日仍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论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从国际传播和跨文化戏剧等角度,将梅兰芳表演艺术放置于东西戏剧的世界格局及文化语境中进行诠释,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通过梳理30年来英语学界关于梅兰芳研究的重要成果,分析其所呈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特点,或可在方法论上推进我们对东西戏剧交流研究的认识。
- 徐玮张婷婷
- 关键词:跨文化戏剧
- 跨文化戏剧交流中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适应与创新策略
- 2024年
-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的交融日益深入,而跨文化戏剧交流便是其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动力。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表演艺术不仅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信息和情感,更在不断地适应与创新中焕发新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艺术必须在保留其独有韵味的同时,向其他文化开放,以促进文化的融合。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首要挑战在于如何克服文化障碍,使得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能够被另外一个文化背景的观众理解和接受。本文研究了跨文化戏剧交流中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适应与创新策略,以期使相关人士加深对跨文化戏剧交流的理解。
- 王辛宇
-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表演艺术
- 和而不同文明互鉴——评《古希腊悲剧在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研究》
- 2024年
- 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西方戏剧,最常见的当数莎士比亚戏剧,学界关于“莎戏曲”的研究蔚为可观。虽然古希腊悲剧与莎剧同属西方经典,对古希腊悲剧戏曲改编的相关研究却几乎无人问津。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陈戎女专著《古希腊悲剧在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研究》(下称《实践研究》),改变了这一现状。
- 陈秀娟
-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戏曲舞台西方戏剧戏曲改编跨文化戏剧
相关作者
- 孙惠柱

- 作品数:81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
- 研究主题:戏剧 社会表演学 人类表演学 戏曲 跨文化戏剧
- 陈戎女

- 作品数:35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古希腊悲剧 跨文化 跨文化戏剧 戏剧 西美尔
- 周云龙

- 作品数:54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跨文化 形象学 后殖民 跨文化戏剧 身份政治
- 阚洁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跨文化戏剧 跨文化 易卜生 表演研究 谢克纳
- 高字民

- 作品数:63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校园戏剧 图像时代 校园文化 戏剧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