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足背部“的相关文章
临床上容易被误诊的背部扁平疣1例报告
2024年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发生于面部、手背、手臂等暴露部位,对患者尤其是女性的外貌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扁平疣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是目前扁平疣治疗的趋势,通过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本例患者由于临床表现与典型扁平疣有诸多不同,如老年发病、发于背部、剧烈瘙痒、皮疹隆起呈结节状等表现,临床极易误诊,诊疗初期并没有往扁平疣考虑,而是以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来处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与抗组胺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直至病理结果提示扁平疣后才选择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外用,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复诊,皮损大部分已消退,瘙痒感明显减轻,效果满意。由于前期未考虑扁平疣,因此未行HPV分型检测。
胡森龙声志林丽丹陈晨曾维
关键词:扁平疣足背部病理干扰素
不同密度和硬度球鞋对背部应力的影响
研究目的:球鞋是球运动的重要装备,球鞋的结构设计除了要保护运动员避免产生非接触性损伤,还要具有优越的缓震性能和稳定舒适的鞋面材质,使得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提高运动表现。现有关于球鞋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机械测试如弯...
贾云龙王硕朱晓兰
关键词:动态仿真
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背部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背部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部创面愈合指标、背部动脉血流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χ^(2)=6.198,P=0.013);治疗14 d后,2组麻木、跛行、肿胀、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创面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创面pH值、溃疡面积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升高或减小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流流速较治疗前加快,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增大,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1%vs.13.51%,χ^(2)=0.561,P=0.454)。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加快部创面愈合,纠正背部动脉血流异常,还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肖琴宋小琴
关键词:糖尿病足前列地尔硫辛酸
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修复背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
2022年
目的:探究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瓣移植修复背软组织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行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进行修复,观察组行修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皮瓣肿胀及感觉功能情况,并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皮瓣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美学效果满意度评分(7.03±0.47)分,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美学效果满意度评分(6.26±0.69)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点辨距觉大于对照组,其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背部皮瓣游离移植术比较,修薄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皮瓣和肌瓣移植后臃肿的缺点,促进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患者对移植后的外观及美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赖雪云卢素文蒋静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足背部游离皮瓣背阔肌肌瓣美学效果
超声定位下背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创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背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与术中观察到的血管走行及皮穿支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为皮瓣的切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月-2019年4月,对1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并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患者,采用背部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背部动脉走行及皮支位置,术中观察定位的准确性。结果12例通过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背动脉穿支准确,术中均被采用。术后仅1例皮缘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5~8个月,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无臃肿,其颜色与周围皮肤相似。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及皮支定位在游离背部动脉穿支皮瓣的切取中可提供技术支持,术中对皮支处的组织加以保护,其余部分可快速切取,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小智宋坤修张晓童赵多伟张政张月恒刘永涛
关键词:术前定位手部创面
湿性疗法联合生长因子治愈背部Ⅲ度烫伤感染伤口的个案护理被引量:3
2021年
皮肤烧烫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机体损伤[1],若发生在背部,由于其软组织薄弱、血液循环差,重度烫伤后常常难以愈合从而形成慢性创面。烧烫伤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创面的愈合效果。以往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清创包扎或半暴露疗法,但换药过程中由于敷料粘连伤口,更换敷料时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并造成新生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创面修复延迟,瘢痕较大[2]。
杨露白沅艳王茂兰山玉霞毕小琴
关键词:烫伤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湿性疗法
阿是穴背部按摩仪
阿是穴背部按摩仪公开了一种简易有效、廉价、绿色、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按推仪,其特征是通过背部的按推,极大的提高了因背部不适而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进一步改变现有的医疗环境,帮助各个国家与地区不再负担庞大的医疗支出,人民...
杜志新
文献传递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背部烫伤的护理
2018年
目的:研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右背部大面积烫伤的护理心得。方法:新型敷料(水凝胶敷料,百克瑞敷料,银离子敷料和泡沫敷料)的联合应用和VSD及点状植皮的换药护理方法。结果:经4个月治疗,画着植皮处皮肤成活,烫伤面积缩小,伤口明显好转。结论:新型敷料、VSD和点状植皮联合护理,以及饮食、血液透析方面加强护理措施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患者恢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敖丽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新型敷料VSD点状植皮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部创面23例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对23例因外伤导致背部软组织缺损合并部骨骼、肌腱裸露患者行手术治疗。本组男19例,女4例,年龄17~43岁。其中车祸伤11例,重物砸伤12例。23例均有部多发性骨折,背及远端软组织缺损,伸肌腱及骨质外露,3例伴有[母]趾毁损伤,21例伴有伸肌腱断裂,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cm×6cm^5cm×8cm。所有病例一期急诊均采用手术清创加克氏针固定加伸肌腱吻合术,VSD处理7~10d后,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皮瓣血运、外观、质地以及供区的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1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接近正常,外观良好无臃肿,质地柔软、耐磨,无溃破,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2mm,患侧部行走正常,无跛行,小腿活动正常,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无挛缩,供区只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背部软组织缺损,对供区外观影响小,能够保留主要血管,皮瓣大小可灵活设计,临床效果良好。
王本亮魏小龙李振满在成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足背部显微外科技术
踝关节半脱位伴软组织损伤后致背部长期肿胀法医学鉴定1例
1.案列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刘某,女,55岁,2015年7月8日因"交通事故致右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右踝关节半脱位"入院,查体:右踩关节内翻、跖屈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右踝关节周围皮肤撕脱伤约20cm×5cm,撕脱皮肤...
赵传仁

相关作者

金光哲
作品数:357被引量:1,016H指数:1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修复手部 显微外科技术
唐林峰
作品数:119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套状撕脱伤 手指皮肤 V-Y推进皮瓣 皮瓣供区
巨积辉
作品数:995被引量:2,249H指数:2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指损伤
侯瑞兴
作品数:473被引量:1,454H指数:1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第二趾 指损伤
吴建龙
作品数:25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雌二醇 缺血再灌注损伤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