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562篇“ 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文章
- 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在鉴别诊断心源性胸痛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鉴别诊断心源性胸痛(C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组(CCP组,n=57)与非心源性胸痛组(NCCP组,n=43)。对两组患者的cTnT、hs-CRP、D-D进行检测,比较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CCP的诊断效能。结果CCP组cTnT、hs-CRP、D-D表达水平均高于NCCP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nT、hs-CRP、D-D单独检测诊断CCP的AUC分别为0.799、0.761、0.854,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9,敏感性、特异性相对更高(P<0.05)。结论cTnT、hs-CRP、D-D联合检测在早期鉴别诊断CCP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方创波刘书雁赖才明
- 关键词: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急性胸痛
-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诊断脓毒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合并脓毒症的肺炎患者(观察组)和43例未合并脓毒症的肺炎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休克性和非休克性脓毒症患者、发病28 d内死亡和未死亡脓毒症患者的MR-proADM和hs-CRP指标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proADM和hs-CRP两项指标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结果观察组MR-proADM和hs-CRP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65、19.075,P<0.05)。休克性脓毒症患者的MR-proADM高于非休克性脓毒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9,P=0.000);休克性和非休克性脓毒症患者的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P=0.334)。死亡患者的MR-proADM高于未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7,P=0.000);死亡和未死亡脓毒症患者的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5,P=0.893)。应用ROC曲线分析发现,MR-proADM和hs-CRP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良好(AUC=0.972、0.999、0.999,P<0.001),且MR-proADM单独诊断以及MR-proADM和hs-CRP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hs-CRP单独诊断。结论MR-proADM和hs-CRP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良好。
- 李卫兵丁好桑玉玉薛漓喻海忠姚辉
- 关键词:脓毒症超敏-C反应蛋白
- 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析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武陟济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AIS组) 67例和出血性脑卒中组(HSP组) 53例,另选择同期接受各项生化指标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s-CRP、NSE、S100、Hcy指标检测。对比三组不同类型特征受检者、不同病情组别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HSP组的TG、TC、hs-CRP、NSE、S100蛋白均明显高于AIS组和对照组,AIS组Hcy水平明显高于HS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04、134.98、903.43、1 923.67、654.08、311.67,P<0.05)。重度TG、TC、hs-CRP、NSE、S100蛋白、Hcy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49、162.54、293.18、56.16、162.08、86.31,P<0.05)。结论:各项生化标志物(血脂、hs-CRP、NSE、S100蛋白、Hcy水平变化)与脑卒中发病存在密切关联性,可以鉴别脑卒中类型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
- 卢霞李想
- 关键词:脑卒中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脂
- 心肌梗死诊断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与肌钙蛋白Ⅰ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为病情评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东莞广济医院诊治的20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心肌梗死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hs-CRP、NT-proBNP及cTnⅠ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NT-proBNP及c TnⅠ水平,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及cTnⅠ水平,并探究血清hs-CRP、NT-proBNP、cTnⅠ水平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hs-CRP、NT-proBNP及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Ⅱ级患者比,Ⅲ、Ⅳ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NT-proBNP及cTnⅠ水平均更高,且Ⅳ级高于Ⅲ级;血清NT-proBNP及c TnⅠ水平诊断心肌梗死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均P<0.05),血清NT-proBNP及cTnⅠ水平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及cTnⅠ水平均较高,血清NT-proBNP及c TnⅠ水平诊断心肌梗死的效果相似,且优于hs-CRP,三者均可为病情程度评估提供参考。
- 黄美芳刘晓璇林云志
- 关键词: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
- 正五聚蛋白3、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正五聚蛋白3(PTX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独及联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1—5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检且妊娠24~28周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按照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观察组(GDM组)和对照组(N-GDM组)各40例,比较两组血清PTX3、TNF-α、HsCRP的水平,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记录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TX3、TNF-α、HsCRP单独及联合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PTX3、TNF-α、HsCRP水平要显著高于N-GDM组[(5.75±0.51)µg/L比(5.11±0.56)µg/L;(19.81±1.77)ng/L比(16.68±1.81)ng/L;(4.58±3.04)mg/L比(2.35±1.65)mg/L(均P<0.01)];ROC曲线结果示:血清PTX3、TNF-α、HsCRP单独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789、0.888、0.777;PTX3与TNF-α、PTX3与HsCRP、TNF-α与HsCRP联合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931、0.861、0.928;三者联合预测GDM的AUC为0.953;logistic回归分析炎性因子PTX3(OR=8.92,P=0.013)、TNF-α(OR=2.53,P<0.001)、HsCRP(OR=2.16,P=0.013)是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组血清PTX3、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N-GDM组,三者联合预测GDM时AUC达最高,PTX3、TNF-α、HsCRP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铭德刘慧泽张建军刘冠勇靳元元刘茹辛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
- 电针疗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剂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环氧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探讨电针疗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剂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环氧合酶(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取电针疗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剂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hs-CRP、COX-2、MMP-3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COX-2、MMP-3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COX-2、MM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时采取电针疗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剂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关节功能改善,促进了患者康复.
- 贾炳胜李银武
- 关键词:电针疗法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与意义,并分析其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所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疾病组,另分析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9例体检正常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将疾病组患者分别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32例,NIHSS评分<5分)、中度组(35例,NIHSS评分5~15分)、重度组(22例,NIHSS评分>15分),另按脑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面积梗死组(31例,梗死面积<1.5 cm^(2))、中面积梗死组(36例,梗死面积为1.5~5 cm^(2),累及超过1个以上脑解剖学部位)、大面积梗死组(22例,梗死面积>5 cm^(2),累及超过2个以上脑解剖学部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cy、hs-CRP及血浆D-D水平,对比对照组与疾病组,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结果疾病组研究对象血清Hcy、hs-CRP及血浆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轻度组比,中、重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均逐渐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与小面积梗死组比,中、重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均逐渐升高,且重面积梗死组高于中面积梗死组(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及血浆D-D水平异常升高,且随神经功能缺损进展、脑梗死面积增大,血清Hcy、hs-CRP及血浆D-D水平升高越明显。
- 康敏荣金枝李茗宋光磊闫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神经功能缺损梗死面积
-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D-二聚体(D-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为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AECOPD住院患者,依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估测值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患者分为PH组[42例,PASP>30 mmHg(1 mmHg=0.133 kPa)]和无PH组(51例,PASP≤30 mmHg)。PH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PH组(26例,PASP 31~49 mmHg)和中重度PH组(16例,PASP≥50 mmHg)。检测并比较PH组与无PH组患者,以及不同程度PH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s-CRP、D-D水平对AECOPD合并PH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s-CRP、D-D水平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 PH组患者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高于无PH组(均P <0.05),且中重度PH组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高于轻度PH组(均P<0.05)。血清hs-CRP、血浆D-D检测诊断AECOPD合并PH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98、0.829,诊断AECOPD合并中重度PH的AUC依次为0.726、0.791,且血浆D-D对AECOPD合并PH与AECOPD合并中重度PH的诊断价值优于hs-CRP;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与PSAP均呈正相关(r=0.637、0.738,均P <0.05)。结论 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与AECOPD患者发生PH密切相关,且两者对AECOPD患者发生PH及PH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王莳萍刘永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儿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每组51例。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PCT、白细胞介素-8(IL-8)、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及CD8^(+)百分比降低,且研究组更低,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基础上,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阻抑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曹珣张雨婷李军万晓龙
- 关键词: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对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价值,为早期确诊感染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湛江市霞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3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细菌组,后根据痰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47例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的患儿归为G^(-)菌组,46例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的患儿归为G^(+)菌组,同时纳入同期于院内接受体检的93例健康儿童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参照组。对比细菌组与健康参照组研究对象血清PCT、hs-CRP及全血WBC水平的变化;统计其各自阳性检出率,对比G^(-)菌组与G^(+)菌组患儿血清PCT、hs-CRP及全血WBC水平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下呼吸道G-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组患儿的血清PCT、hs-CRP及全血WBC水平,以及各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参照组;G-菌组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G^(+)菌组(均P<0.05);但两组间血清hs-CRP与全血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PCT对下呼吸道G-菌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显示,PCT的截断值为2.49 ng/mL,曲线下面积为0.878,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48%、71.24%,约登指数为0.547。结论 PCT、hs-CRP、WBC检测均可为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儿提供诊断依据,其中PCT检测对下呼吸道G^(-)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临床联合检测以初步判断患儿的感染类型,并及时给予对应抗菌药物治疗。
- 邹金梅
-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下呼吸道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