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篇“ 超支化聚(胺-酯)“的相关文章
-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非共价改性氧化石墨烯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并利用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非共价功能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的性能进行了分析。FT-IR,Raman,XRD和TG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分子成功改性了氧化石墨烯;XRD分析表明,随着超支化聚(胺-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片层层间距增大,这说明超支化分子能够渗透插入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Raman分析表明,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超支化聚(胺-酯)提高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无序化程度和石墨烯结构的不完善程度。SEM形貌分析表明超支化聚(胺-酯)大分子覆盖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且通过对改性前后氧化石墨烯在乙醇和正己烷中透光率的对比,表明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 孙瑞敏周永恒周永恒师兆忠曹红霞赵辉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 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涂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0‑10份、环氧树脂100份、乙醇5‑10份,固...
- 孙瑞敏郝延蔚周永恒王丽周华刘进师兆忠赵辉陈志隆陈亚莉于高莹高峰
- 文献传递
-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采用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用核准一步酯化缩聚法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接枝氧化石墨烯(HP-GO),将其与环氧树脂(EP)复配制得了HP-GO/EP复合材料。HP-GO的结构和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GO上成功接枝上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复配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拉伸断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表征,并考察了GO和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HP-GO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HP-GO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24MPa,86.09 MPa和12.64kJ/m^(2),与空白EP相比,分别增加了66.7%,37.39%和23.20%。拉伸断面形貌分析表明,纯EP是脆性断裂,而HP-GO/EP是典型的韧性断裂;热重分析发现,HP-GO较纯GO能更好地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HP-GO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更加均匀。
- 孙瑞敏郝延蔚周永恒周永恒刘进王丽周华王丽曹红霞周华赵辉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接枝改性环氧树脂
- 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涂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改性氧化石墨烯0‑10份、环氧树脂100份、乙醇5‑10份,固...
- 孙瑞敏郝延蔚周永恒王丽周华刘进师兆忠赵辉陈志隆陈亚莉于高莹高峰
- 文献传递
- 端羧基超支化聚(胺-酯)合成及对环氧树脂的增韧被引量:3
- 2018年
- 基于迈克尔加成、酯交换和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第三代端羧基超支化聚(胺-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环氧/甲基四氢苯酐固化体系的增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G3可加快固化反应;当添加w(G3)=3%(相对于环氧树脂质量而言)时,固化物在保持弯曲强度和耐热性不下降的前提下,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 宋家乐薛旋彭菲冯国平张栋梁李炜光
- 关键词:超支化聚(胺-酯)环氧树脂增韧
-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 2017年
- 以二乙醇胺(DEA)、丙烯酸甲酯(MA)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AB_2单体,然后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核,AB_2单体为支化单元,通过酯交换反应分别合成了一代、二代和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PAE-Ⅰ、HPAE- Ⅱ和HPAE-Ⅲ).用红外光谱(FT-Ⅰ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HPAEs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不同代数HPAE作为复鞣剂应用于绵羊服装蓝湿革的复鞣工序中.应用结果表明:当复鞣剂的用量为蓝湿革重量的3%时,经HPAE-Ⅲ复鞣后革样的性能优于HPAE-Ⅰ和HPAE- Ⅱ复鞣革,其背脊部和腹肷部的增厚率分别达到了14.88%和19.51%.HPAE-Ⅲ复鞣革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德赛坦RST复鞣革;与德赛坦RST复鞣剂相比,HPAE-Ⅲ复鞣革的抗张强度,其背脊部和腹肷部分别提高了46.20%和67.12%;对于撕裂强度,其背脊部和腹肷部分别提高了65.57%和72.15%;三代HPAEs复鞣革的耐干擦牢度基本一致,HPAE-Ⅰ复鞣后的革样的耐湿擦牢度与德赛坦RST复鞣革基本一致,均大于HPAE-Ⅱ和HPAE-Ⅲ复鞣后的革样.
- 任龙芳赵永霞张嘉瑜强涛涛
- 关键词:复鞣剂应用性能
-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扩链制备彩色水性聚氨酯
-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000(PTMG1000)、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丙酮等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将其与适当比例的第一代超支化聚(胺-酯)(HPAE-1)反应,并用三乙胺中和,...
- 王玉路靳丽强徐金旭张砚伟焦利敏
-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活性染料扩链
- 文献传递
- 超支化聚(胺-酯)对透明PVC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以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超支化聚(胺-酯)(HPAE)为改性剂,研究了HPAE对透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透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PAE与PVC基体有良好的物理相容性,并显著影响透明PVC树脂的透光率和热稳定性能。添加HPAE后,透明PVC树脂的透光率随着代数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而随着含量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HPAE的添加可明显提高透明PVC树脂的热稳定性,且热稳定性均随着HPAE代数和添加量的升高而明显提高。
- 唐红建
-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聚氯乙烯透光率热稳定性
-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对茶多酚的吸附特性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一步法,通过控制AB2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量,利用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得到一种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yperbranched poly(amine-ester),HPAE],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PAE对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s)的吸附特性及其反应时间和不同pH对该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98K条件下,pH 7,m(TPs)∶m(HPAE)=14∶1时,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吸附6h后达到平衡,其实验所得平衡吸附量Qe(experiment,Exp)为279.69mg/g。吸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其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的R2分别为0.614 8,0.997 7,0.744 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计算所得平衡吸附量Qe,2(calculation,Cal)为302.11mg/g,与Qe(Exp)更为接近,因此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可能是物理吸附为主。HPAE对茶多酚的吸附量主要受介质pH影响。在298K条件下,m(TPs)∶m(HPAE)=5∶1时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当pH=4时,平衡吸附量Qe为72.56mg/g;当pH=7时,平衡吸附量Qe为194.90mg/g。利用pH对吸附的效应特性,可通过调节pH方法方便洗脱吸附茶多酚。结果也显示该吸附剂对茶多酚的吸附能力远远大于相同吸附条件下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
- 朱青施元旭范冬梅于翠平孙志明王校常
- 关键词: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茶多酚解吸
- 二茂铁基超支化聚(胺-酯)的热性能研究
- 2013年
- 用二茂铁甲酸对第1~4代超支化聚(胺-酯)(G1-HAPE~G4-HPAE)进行端基改性,合成第1~4代二茂铁基超支化聚(胺-酯)(G1-HPAE-Fc~G4-HPAE-Fc).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热重(TG)、微分热重法(DTG)、差示量热扫描法(DSC)、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对HPAE-Fc的接枝率、热分解行为和热分解产物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AE-Fc比HPAE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二茂铁基团的引入能显著提高热稳定性.G3-HPAE-Fc的热分解行为分为3个热失重阶段,190℃时开始分解,温度上升到240和360℃,重量损失率分别上升到19%和58.5%,500~600℃时开始停止失重,最终重量损失率为75.8%,剩余物为碳和铁元素.热分解机理较复杂,其过程可能伴随着一些连续反应的发生,包括酯基等弱键的断裂、中间产物的形成和二茂铁基团的热分解等.
- 彭磊肖凤娟何文敏
- 关键词:二茂铁甲酸超支化聚(胺-酯)热性能热失重
相关作者
- 赵辉

- 作品数:283被引量:96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环氧树脂 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聚(胺-酯) 碳纳米管 接枝改性
- 罗运军

- 作品数:640被引量:2,83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 研究主题:水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 树形分子 改性 阻燃
- 韩文松

- 作品数:34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超支化聚酯 超支化聚(胺-酯) 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 聚酰亚胺
- 林保平

- 作品数:210被引量:4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银 点击化学 电致伸缩 二酐
- 王素娟

- 作品数:40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 研究主题:超支化 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聚(胺-酯) 共混体系 高分子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