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49篇“ 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相关文章
-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该模式指导下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已经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评估、防范及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通过超声定位病变组织的方向。
- 林映兰吴彩雯林娟
- 关键词:风险管理针对性护理
- 加热的奥布卡因凝胶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术中的镇痛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加热的奥布卡因凝胶直肠内局部表面麻醉(intrarectal local anesthesia,IRLA)对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prostate biopsy,TRUSPB)术中疼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月至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行TRUSPB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组)、B组(应用室温下奥布卡因凝胶行IRLA)和C组(应用40℃奥布卡因凝胶行IRLA),每组50例。由对麻醉类型不知情的护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各时期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VASⅠ:超声探头插入直肠时;VASⅡ:活检过程中;VASⅢ:活检后30min),并比较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VASⅡ评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VASⅠ、VASⅢ评分和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奥布卡因凝胶过敏反应。结论在TRUSPB中应用加热的奥布卡因凝胶的IRLA比常规IRLA可更有效地控制疼痛,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葛明月陈文显韩运生刘逍季国飞李鹏许阳
- 关键词:局部麻醉经直肠超声
-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NAA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159例,患者均接受EBUS-TBNA,获取的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结核菌培养、NAAT检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并经6个月随访最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比较EBUS-TBNA不同检测方法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效能,记录EBUS-TBNA的不良反应,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耐药特征。结果159例患者经综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121例,92.56%(112/121)的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通过EBUS-TBNA获得诊断。EBUS-TBNA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5/159)。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组织病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率分别为74.38%、78.95%、91.84%、49.18%和75.47%,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结核菌培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38.2%、100%、100%、33.63%和52.83%,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核酸扩增试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65.29%、100%、100%、47.5%和73.58%,核酸扩增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与组织病理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高于组织病理学,且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结核菌培养(P均<0.05)。12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中EBUS-TBNA标本MGIT 960培养阳性46例,表型药物敏感性检测总耐药率为15.22%(7/46),单耐药3例,多耐药1例,耐多药2例,利福平耐药1例,对异烟肼耐药率较高。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出利福平耐药和异烟肼耐药结果与表型DST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安全性较高,临床还可获得EBUS-TBNA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信息,进一步指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治疗。
- 李媛媛李媛媛阿尔泰高孟秋
- 围术期前馈控制护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前馈控制护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前馈控制护理。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操作时间、穿刺次数分别为(10.04±2.51)min、(1.47±0.18)次,明显低(少)于对照组的(26.38±8.56)min、(3.61±1.2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围术期实施前馈控制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穿刺次数,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黄玉耀苏夏甘凯璇
- 关键词:穿刺活检术超声一次穿刺成功率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肺周围型肿块取材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肺周围型肿块取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经CT诊断为肺周围性肿块的住院患者共93例,根据肿块大小的不同,分为<3cm组(n=21)、3~6m组(n=31)、>6cm组(n=41);根据穿刺针型号的不同,分为FNA组(n=14)与CNB组(n=79);根据超声造影的结果,分为局部坏死组(n=42)与无坏死组(n=51)。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造影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比较不同肿块直径(<3cm、3~6cm、>6cm)、不同穿刺针型号(16G、18G)、病灶内部有无坏死(有坏死、无坏死)患者之间取材成功率、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93例患者中,原发性肺癌51例,慢性肺炎28例,并发症14例,其中取材失败12例。51例原发性肺癌中,腺癌37例,鳞癌13例,小细胞癌1例。比较FNA组与CNB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B组取材成功率明显高于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块直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块直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坏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有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材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是肺周围型肿块的主要取材方式,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穿刺针型号、肿块直径是肺周围型肿块取材的影响因素。
- 毕方平刘蕊李卫群朱彪
-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周围型肿块超声造影
-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尽管纵隔镜或胸腔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纵隔病变良恶性的“金标准”,但因对机体损伤较大、检查费用高昂、可重复性差等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一直是临床医师面对的难题。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行EBUS-TBNA的108例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纵隔镜或胸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EBUS-TBNA病理诊断结果并分析其诊断效能,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8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恶性病变72例,良性病变36例。EBUS-TBNA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灵敏度为90.41%(66/73),特异度为82.86%(29/35),正确率为87.96%(95/108);Kappa检验结果显示,EBUS-TBNA与“金标准”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27,P<0.001)。患者行EBUS-TBNA后发生咯血2例,发热4例,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EBUS-TBNA的穿刺成功率较高,其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均较高,且与“金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提示EBUS-TBNA或可替代纵隔镜或胸腔镜检查而成为临床定性诊断不明原因肺门及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方案。
- 张业刘颖颜晶晶马姣刘政
- 关键词:纵隔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一致性
- 用于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术的激光定位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术的激光定位器,包括与超声探头固接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第二激光发射器分别发出第一激光线束和第二激光线束,所述第一激光线束和第...
- 常新汪金樊德金邰秋园谌辉熊娟
- 文献传递
- 免充喉罩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全身麻醉下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免充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身麻醉下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对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气道峰压、麻醉恢复时间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32)和气管插管组(T组,n=32)。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诱导后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_(1))、诱导后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_(2))、超声支气管镜置入即刻(T_(3))、针吸活检时(T_(4))、拔管即刻(T_(5))和拔管后10 min(T_(6))的血流动力力学变化;记录插入免充喉罩/气管插管后(P_(1))、活检镜置入后(P_(2))和拔出活检镜后(P_(3))的气道峰压;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阿片类药物和顺式阿曲库铵使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组T_(2)和T_(5)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明显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_(2)时点,T组气道峰压明显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呼吸恢复时间与清醒拔管时间均短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大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躁动发生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免充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下EBUS-TBNA,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是围手术期较为安全可行的麻醉管理方式。
- 高源乔辉刘鹏飞肖雅文李天佐
- 关键词:全身麻醉
- 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提示右心房肿物伴局部浸润,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心腔内超声引导下行心肌活检术,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心脏血管肉瘤。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局部显像清晰、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的优点,为国内首次报道。
- 俞佳烨朱虹王丽华王启苑占宏伟李金范何雪心谢小洁潘小宏
- 关键词:心脏肿瘤血管肉瘤心腔内超声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应用价值
- 2021年
-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医院治疗的100例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0例患者为研究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对照组给予普通鼻导管吸氧,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儿茶酚胺(CA)、动脉压( MAP)、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取材成功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or、ACTH、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MAP、HR、SPO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MAP、HR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SPO2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取材成功数高于对照组(P<0.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5),研究组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5),研究组依从性(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8.00%)(P<0.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可降低患应激反应,稳定患者MAP、HR、SPO2水平,抑制患者负性情绪,提升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
- 冷文华程晓伟刘帆杨燕刘继东
- 关键词:应激反应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