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3篇“ 超声内镜引导“的相关文章
- 超声内镜引导的肝活检:现状及展望
- 2024年
- 肝活检是肝病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因其有创性不易为患者接受。常用的肝活检主要有经皮或经颈静脉肝脏穿刺途径。超声内镜下肝脏穿刺活检(EUS-LB)作为新出现的肝脏穿刺技术,近年来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然而在国内开展较少。EUS-LB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同时肝脏双叶取样、有足够的取样量等优点,但也存在对硬件和操作者要求高、成本高等不足。现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对EUS-LB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及开展的可行性。
- 李建周蔡晓波陆伦根
- 关键词:肝活检超声内镜
-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胰腺结核14例
- 2024年
- 总结胰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超声内镜下表现、穿刺组织病理学及病原学结果。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收治的14例胰腺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下的表现、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获得的组织病理及病原学结果。胰腺结核患者中,男、女各7例,年龄(39.7±16.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部包块、梗阻性黄疸、皮肤瘙痒、无症状等。7例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结核,其中3例合并肺结核。实验室检查示贫血7例,血淀粉酶升高3例,胆红素升高2例,结核抗体阳性10例,结核T‑SPOT阳性12例,患者CA19‑9水平均正常。影像学检查示实性肿块9例,囊实性肿块4例,囊性占位1例,胰周淋巴结增大4例,胆管扩张2例。EUS示胰腺结核好发于胰头部。病灶EUS下均呈低回声,无血管侵犯,其中均匀低回声8例,不均匀低回声6例;病灶内部见高回声钙化灶2例,见无回声液化坏死区1例;病灶肿块长径(3.9±1.6)cm,其中肿块长径<3 cm者5例,肿块长径≥3 cm者9例。组织学检查示干酪样肉芽肿12例。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阳性11例,抗酸染色找到阳性分枝杆菌3例,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1例。全部患者确诊后给予正规药物抗结核治疗,3例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随访期间患者显示预后良好。对于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应考虑胰腺结核的可能,胰腺结核的诊断依靠组织活检及病原学检查,EUS‑FNA是获取胰腺组织首选的方法,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正规抗结核治疗是胰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
- 曹卉王晓林邓伊杜凡
- 关键词:胰腺疾病结核菌素试验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引流术治疗进展
- 2024年
- 各种原因引起的胰管梗阻,易诱发腹痛和胰腺炎,需要胰管引流治疗。随着内镜微创介入技术发展,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肿瘤和良性病变所致的胰管梗阻首选内镜下的引流已形成共识。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pancreatic duct drainage,EUS-PDD)可以较好解决无法行经内镜逆行胰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ERP)或ERP失败的患者,丰富和完善了胰管引流的内镜下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病例选择、术式和手术器件选择、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及长期疗效的新进展进行总结,期望有助于临床医师对EUS-PDD有全面了解。
- 彭晔李宏伟李乾
- 关键词:胰管梗阻超声内镜胰管引流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治疗胃流出道梗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胃流出道梗阻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预后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在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文中就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 王鹏陈卫刚
- 关键词:胃出口梗阻超声内镜
- 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肠-肠吻合术(EUS-EE)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例因MBO行EUS-EE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改良式肠道准备方案行肠道准备,统计分析EUS-EE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营养状态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均成功实施EUS-EE,选用结直肠梗阻评分系统(CrOSS),评估术前和术后肠梗阻症状和缓解情况,术后1周,CrOSS评分由术前的1至2分上升至2~4分;术后1周,患者主观总体评估(PG�SGA)量表评分为(9.64±3.13)分,明显低于术前的(12.36±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32);术后5例出现体温升高,3例出现气腹,2例出现短肠综合征,经过对症治疗,均得到缓解。术后随访1年内,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1(41,500)d,1年生存率为64.29%。结论EUS-EE具有症状缓解率高、创伤小和再干预率低等优点。对于基础状况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患者,EUS-EE有助于改善身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 李紫珊杨华王雷滕玉芳赵芹倪牧含
- 关键词:超声内镜引导肠道准备胃肠减压术
- 一种专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的球囊封堵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专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的球囊封堵装置,包括进料管,进料管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转动连接有多组活动杆,进料管滑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球囊,球囊固定连接有多组用...
- 王凯旋张平平王诗旻金震东孔祥毓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胰腺巨大假性囊肿引流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引导下经胃肠PPC穿刺引流术由于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引流术及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st,PPC)的主要方法[1]。现将我院对1例EUS引导下经胃巨大PPC穿刺引流术治疗方法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胀伴消瘦半年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腹部CT检查示胰腺旁可见低密度囊状灶,最大截面大小约9cm×11cm。腹部增强CT检查示胰腺体尾旁可见低密度囊状灶,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最大截面大小约11cm×16cm。
- 龚勇仝巧云
-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假性囊肿引流
- 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在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iver biopsy,EUS-LB)在肝移植受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病中心因肝功能异常或需要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行EUS-LB的肝移植受者中,选取EUS-LB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完成,且标本由同一位病理科医师读片并出具报告的总计12例病例纳入EUS-LB组;在器官移植中心肝脏病中心同期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PLB)的肝移植受者中,选取PLB由同一位肝病内科医师完成,且标本系由EUS-LB组同一位病理科医师读片并出具报告的总计23例病例纳入PLB组。对比2组肝脏组织获取情况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穿刺1~2次。EUS-LB组肝脏组织条的中位总长度明显长于PLB组(61 mm比17 mm,Z=11.362,P=0.002),最长组织条长度稍长于PLB组[(17.6±6.9)mm比(13.7±3.5)mm,t=2.382,P=0.086],肝脏组织条数目明显多于PLB组[(4.8±2.1)条比(2.3±1.2)条,t=9.271,P=0.001],完整汇管区数目明显多于PLB组[(11.3±4.6)个比(6.2±3.3)个,t=8.457,P=0.003]。腹痛是2组术后的唯一不良事件,且EUS-LB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LB组[8.3%(1/12)比43.5%(10/23),χ^(2)=4.893,P=0.036]。结论EUS-LB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更舒适化的肝脏穿刺活检方法,相比PLB,EUS-LB可以获得更长的组织条和更多的汇管区,并且发生术后疼痛的患者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 饶伟李倩刘佳田秋菊张群蔡金贞解曼
- 关键词:肝移植湿法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胰腺以外腹腔脏器囊肿的初步疗效
- 2024年
- 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共8例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患者接受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其中2例肝囊肿、2例脾囊肿、3例肾囊肿、1例胃胰间隙囊肿,8例患者共行11例次注射治疗,其中无水乙醇注射2例次、聚桂醇注射9例次,注射成功率100.0%(11/11)。随访3个月至5年,5例患者囊肿完全消失,其余3例患者囊肿缩小50%或以上。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对于胰腺以外腹腔脏器组织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谭玉勇楚毅罗敏刘德良周雨迁
- 关键词:囊肿肝囊肿肾囊肿脾囊肿
-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胰腺占位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US-FNA的5160例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计算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指标。结果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1.38%(68/4930),术中出血发生率为0.82%(42/5143),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78%(40/5143),无直接相关的消化道穿孔和死亡事件发生。年龄>60岁(OR=0.581,95%CI:0.356~0.946,P=0.029)、颈体尾部肿瘤(OR=0.355,95%CI:0.194~0.652,P=0.001)、病灶长径>20~40 mm(OR=0.450,95%CI:0.227~0.893,P=0.023)和病灶长径>40 mm(OR=0.382,95%CI:0.168~0.869,P=0.022)为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经十二指肠穿刺(OR=2.435,95%CI:1.319~4.496,P=0.005)是术后胰腺炎独立危险因素。穿刺3~4次(OR=0.439,95%CI:0.235~0.821,P=0.010)、病灶长径>20~40 mm(OR=0.154,95%CI:0.069~0.341,P<0.001)、病灶长径>40 mm(OR=0.326,95%CI:0.143~0.743,P=0.008)是术中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biopsy,FNB)针(OR=2.314,95%CI:1.189~4.502,P=0.014)为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US-FNA是一项安全的操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胰腺炎和术中出血的发生主要与病变临床特征有关,而术后出血与穿刺针类型有关。
- 陈柯蔡继东刘渊姜子廷杨秀疆刘建强
- 关键词:超声内镜胰腺炎
相关作者
- 李兆申

- 作品数:2,264被引量:18,425H指数:5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 金震东

- 作品数:382被引量:2,105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胰腺癌 EUS 胰腺肿瘤 内镜超声
- 王晓艳

- 作品数:164被引量:7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引导 NGX6基因 结肠癌 NGX6 炎症性肠病
- 覃山羽

- 作品数:180被引量:5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内镜 肝星状细胞 胰岛素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 超声内镜引导
- 张筱凤

- 作品数:320被引量:1,0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胆总管结石 ERCP 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