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2篇“ 超剂量“的相关文章
阿昔洛韦剂量应用致急性肾损伤1例
2024年
本文报告1例注射用阿昔洛韦剂量应用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可能的机制,以期警示并避免此类不良事件再次发生。1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反复胸闷1年,加重3 d”于2021年3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 Hg,长期口服厄贝沙坦、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可。患者患带状疱疹半月余,院外未规范治疗。入院查体:T 36.3℃,P 71次/min,R 18次/min,BP 131/90 mm Hg,左下肢及臀部可见皮疹,为粟粒样丘疹,呈簇状分布,有触痛。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张洁赵琳刘腾飞
关键词:超剂量肾损伤急性
奥希替尼剂量致血小板减少症1例并文献分析
2024年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奥希替尼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例左肺腺癌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L858R基因突变患者剂量使用奥希替尼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过程。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4月25日)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患者服用奥希替尼80 mg/d 2年余,发生脑膜转移后加量至160 mg/d,24 d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3级)。考虑“很可能”为奥希替尼量所致(诺氏不良反应评估量表评分为7分),遂停用奥希替尼,16 d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分析文献可知,奥希替尼致血小板减少症可能的机制包括干扰血小板生成或激活过程,受到抑制的肿瘤细胞与血小板之间可能存在致病反馈通路,以及影响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需暂停或减量相关药物,推荐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结论对于脑膜转移患者,高剂量奥希替尼能有效提高血脑屏障通透率,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生长,但剂量使用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需更加关注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增强安全用药意识,结合患者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纪文冯阿磊杨哲张文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超剂量血小板减少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药学监护
3例剂量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尿液结晶的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探讨尿液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结晶的特征,有助于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及早发现药物结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结晶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理化实验,再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尿液中其他形态相似的结晶进行鉴别区分。结果确认3例患者尿液中的结晶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结晶。结论剂量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患者的尿液中容易析出药物结晶。检验人员遇见类似针形结晶时,应考虑药物因素,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询问用药情况,提示医生注意用药剂量,警惕尿液出现药物结晶的不良反应,防范因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林文君
关键词:尿路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结晶药物不良反应
我院毒性中药剂量使用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毒性中药剂量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本院2021年毒性中药使用剂量、疗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使用毒性中药存在剂量问题,剂量处方占31.4%;很多科室用药疗程过长,其中肿瘤内科疗程处方占比最大;处方中还存在联用毒性中药时量等问题。结论:通过加强医院规范管理、完善信息化功能,促进毒性中药安全合理使用。
左文王新王慧李婷
关键词:毒性中药处方超剂量
剂量给药危险大
2023年
药物是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可靠方法,合理运用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提高健康水平。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存在不规范用药的情况,其中以剂量用药发生率较高。为进一步提升日常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公众对于用药安全的认知程度,本文将对剂量用药的危害和规范用药知识展开叙述。
王远峰
关键词:超剂量用药规范用药预防疾病用药安全
剂量应用左乙拉西坦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023年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剂量应用相关不良反应(ADR)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建站起至2023年3月1日,收集LEV剂量应用相关ADR的病例报告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纳入文献中患者的一般情况、ADR发生时间、累计器官/系统、血药浓度、临床表现、干预措施与转归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1篇,涉及患者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1例文中未提及;患者主要来自美国(6例),平均年龄为19.4岁,其中儿童5例;剂量给药者10例,由于肾功能不全致剂量给药者1例;ADR主要发生在用药时间<1 d内(5例),所致ADR主要累及神经及皮肤系统;12例患者中行血药浓度监测者6例,其中5例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推荐范围,1例在正常推荐范围浓度内。剂量LEV用药发生ADR者7例,其中严重者3例;12例患者中均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其中6例好转,5例文中未提,1例死亡。结论 儿童剂量使用左乙拉西坦更易发生ADR,且发生时间大多在7d内,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具一定相关性,但并非药物浓度越高,疗效越好。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仍需个体化用药,以防ADR发生。
杨琤琤刘慧杨柳
关键词:超剂量
中药法半夏炮制品的临床剂量应用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中药法半夏炮制品的临床剂量应用。方法: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我院106例半夏炮制品剂量应用的患者。对所有处方进行数据分析和点评,并对其结果予以研究。结果:106例处方中,法半夏剂量以10 g剂量居多,共88例,占83.0%,12~15 g:共14例,占13.2%,20~30 g:共4例,占3.8%;西医诊断中以慢性胃炎和咳嗽居多,分别占56.6%、20.8%;剂量法半夏患者置信度最高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咳嗽”;中医诊断分别为内科癌病+胃痞病、胃脘痛病+胃痞病。结论:中药法半夏炮制品临床应用中,剂量情况较为普遍,且剂量程度与应用功效存在密切关联,为了保证用药疗效及安全,需对剂量使用范围合理规定。
萧诗敏
关键词:中药炮制
剂量用药原理探究及应用方法概说被引量:4
2022年
临床辨证、用药均为求疗效,中药处方是辨证思路的呈现形式,最终处方药味数量可多可少,药性可有毒或无毒,药量可大可小,不应因忌惮处方限制而牺牲疗效,亦不可因中药药量的模糊性而盲目追求疗效,大意用药。辨证用药是决定疗效的关键,药味、药量当随证而定。医者应致力于审慎辨证,充分了解药性,使药与证相合,精准用药,以最合适的药味、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整体疗效。
宋子威王暴魁
关键词:大剂量超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量效关系
我院剂量使用中药饮片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剂量使用中药饮片的相关情况。方法:将该医院信息系统中用量居前十的中药饮片及该医院常用的含毒性中药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医院开具的1000张含中药饮片的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该医院剂量使用中药饮片的相关情况。结果:在1000张含中药饮片的处方中共发现100张剂量处方,所占比例为10.00%,其中以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剂量用药的现象最为多见,其余为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补虚类中药饮片、祛风除湿类中药饮片、平肝熄风类中药饮片、利水渗湿类中药饮片。该医院用量居前十的中药饮片及常用的含毒性中药饮片均存在剂量用药的情况,其平均用药剂量大多出正常范围。结论: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剂量使用中药饮片的情况较为普遍,临床需引起重视。
杨莹
关键词:超剂量中药饮片处方
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中药剂量问题中的应用
2022年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发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第四条明确规定:"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方药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1].2020年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先后上线合理用药软件和前置审方系统,希望借助电子信息化软件工具,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电子化干预措施.在上线新系统的过程前,临床药学组做了较多准备工作,但在系统上线后,发现每天不合理问题的数据样本量仍较多,中药组成员通过筛选数据发现,其中中药剂量范围问题占不合理问题中较大比重,本文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中药剂量问题中的应用.
朱敏丰王青华朱洁朱瑶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处方审核超剂量临床药学审方电子信息化

相关作者

赵淑敏
作品数:217被引量:633H指数:1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缺血再灌注 黄芩茎叶总黄酮 预处理 微血管
魏晓芬
作品数:34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超剂量 米非司酮 RU486 RU
孔祥玉
作品数:203被引量:750H指数:14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黄芩茎叶总黄酮 超微结构 微血管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刘胜
作品数:74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电镜室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电镜 微血管 超微结构观察 黄芩茎叶总黄酮
金先庆
作品数:326被引量:1,010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多药耐药 先天性巨结肠 多药耐药基因 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