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84篇“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相关文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油田油泥的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油田油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油泥处理工艺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而生物法处理周期长等问题。处理油田油泥的方法:一、将油田油泥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油泥混合物,在‑50~‑60℃冷冻油泥混合物6~1...
金玉任滨侨张钰莹宋晓晓赵路阳韩雪王俊阳
从废气中捕获液态或超临界二氧化碳
利用旋转式分离器以液态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式从废气中收取二氧化碳。从旋转式分离器收取的氮气可膨胀以在闭环CO2动力循环中为二氧化碳提供冷却,该闭环CO2动力循环用于冷却旋转式分离器上游的废气。收取可为自身提供动力...
R·斯蒂尔斯D·T·斯蒂尔斯C·C·瓦伊尔J·国内斯R·E·阿什利
一种人工冰场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冰场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属于二氧化碳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二氧化碳制冷装置本体和二氧化碳储存罐,所述二氧化碳制冷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二氧化碳制冷装置本体右侧...
周馨睿
一种涂料喷涂管路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料喷涂管路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涂料喷涂管路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剂调配装置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剂再生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清洗剂调配装置包括:二氧化碳钢瓶、清洗剂储...
张仁熙侯剑源刘新刚袁圆王楠
一种直驱两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驱两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噪音小的优点。一种直驱两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电机包括电机外壳以及电机外壳内设置的定子、转子、空气轴承系统,所述高速电机的两端分别...
王亚周东文鑫李扬张欢孙冬婷侯春峰李新宇张艳龚由春尹贤军刘桓宇邓德见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的使用与维护
2025年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的工作原理,通过精准调控温度、压力,使二氧化碳流体呈现介于气液之间的超临界态,利用其高扩散性与可调溶解能力选择性萃取目标组分,最终通过减压分离实现目标组分的回收。从样品准备、工作方式、7个仪器模块、萃取时间等方面,阐述了仪器使用和参数设置的注意问题。细致讲解了如何依据不同样品特性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萃取效果。阐述了其自动化与手动操作相结合的模式,以及不同工作模式的适用场景。对于仪器的7个关键模块,即萃取剂模块、制冷模块、高压模块、改性剂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萃取模块和分离模块,深入介绍了各模块参数设置的要点,并分别说明了仪器的日常维护内容,针对常见问题,详细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保障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曾尊祥胡玉斐胡玉玲凌连生肖华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器使用仪器维护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本发明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属于发电装置领域,包括压缩机组、燃烧室、涡轮机、喷射器、再生器、第一冷却器、增压泵、第一循环回路、第一管路和第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的一端以及压缩机组均与燃烧室的进气口连接,第一管路的...
杨天阳邹慧明唐明生田长青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泡橡胶技术领域。其中,制成该发泡橡胶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天然橡胶70‑80份,氯丁橡胶20‑30份,白炭黑20‑30份,增塑剂4‑5份,活化剂1‑1.5...
张小丽焦占磊
高止裂韧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钢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止裂韧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钢管,包括焊管,焊管内表面从靠近焊管内壁向外依次喷涂有Fe‑Cr‑Ni金属涂层、改性PTFE树脂层,焊管外表面由内之外依次喷涂有改性FBE、玄武岩增强带缠绕层、氧化硅气凝胶...
黄晓辉詹文文毛浓召张锦刚毕宗岳韦奉赵红波席敏敏牛爱军刘斌张君王磊王博玉
废弃矿井封存超临界二氧化碳:安全挑战与对策
2025年
在致力于达成“碳中和”与“碳达峰”宏伟目标的背景下,探索废弃矿井作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有效载体,对于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及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价值。本文系统性地探究了将废弃矿井应用于CO2封存的可行性,多维度地涵盖了地质构造特征、埋藏深度适宜性,以及地温条件等关键要素。同时,本文深入剖析了CO2对封存设施潜在的腐蚀影响机制,并对废弃矿井内实施CO2封存所涉及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全面评估该技术的环境适应性与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讨论了安全监测技术在CO2封存领域的适用性和CO2封存的风险分析。对于推动废弃资源再利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In the context of striving to achieve the grand goals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carbon peaking”, exploring abandoned mines as an effective carrier of geological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 is of significant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recycling and mi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abandoned mines to CO2 storage, covering key factors such as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uitability of burial depth, and geothermal condition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otential corrosion mechanism of CO2 in storage faciliti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vol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2 storage in abandoned mines,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risk control a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and further discuss the applicability of safety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2 storage and the risk analysis of CO2 storage. It has far-reach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reuse of waste resources and achieving low-carb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郝美雅竹耀元何志华
关键词:废弃矿井二氧化碳封存安全评价

相关作者

李红智
作品数:642被引量:35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布雷顿循环 储能 出口
姚明宇
作品数:821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储能 出口 压缩机
黄彦平
作品数:933被引量:78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研究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 流道 换热器 反应堆 自然循环
张一帆
作品数:454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布雷顿循环 压缩机 回热器
杨玉
作品数:436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出口 储能 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