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贸易利得“的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分析
2023年
贸易利得从空间流向来看,可以分为外循环的贸易利得(即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贸易利得)和内循环的贸易利得(即国内地区间贸易所带来的贸易利得)。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体来说,测度比较这两种贸易利得尤为重要。第一,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由分工衍生出的贸易利得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度比较两种贸易利得,有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二,两种贸易利得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布结构,反映了各区域各部门在经济双循环中的职能地位。促进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对两种贸易利得的共享,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部门经济联动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张少军方玉文李善同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贸易利得经济联动国际贸易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分析
2023年
引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党中央作出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部署,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述。贸易利得是中国经济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精准衡量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对比分析其演变趋势和时空特征,对加快构建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
张少军方玉文李善同
关键词:贸易利得统筹发展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贸易利得是一国内外循环态势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多部门投入产出联系的贸易利得量化模型,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测算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双循环的贸易利得,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呈下降趋势,中国外循环的贸易利得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中国内循环的贸易利得依然大于外循环的贸易利得;第二,相对于外循环,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的持续能力、空间关联效应和升级潜力都更大;第三,中国内循环贸易利得和外循环贸易利得之间,不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效应。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打通双循环之间的堵点,有助于实现双循环贸易利得的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张少军方玉文李善同
关键词:贸易利得
环境规制对虚拟水贸易利得影响研究
新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及服务的过程在全球范围的分散化,且被细分为关联密切的生产工序流程,产业链上下游国家(地区)之间的最终品及中间品生产及服务活动共同组成了新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产品内分工改变了国际分工方式,学术界逐渐开...
廉凯
关键词:环境规制贸易利得虚拟水贸易
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出口贸易利得及其机制检验被引量:13
2022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国际贸易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全面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欧盟多方位布局数字经济战略,中欧贸易无疑会在这一调整中发生深刻变化。为探明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欧贸易联动的内在机理,并为欧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利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在构建欧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欧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欧盟数字经济水平的发展可显著提升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增加值,中欧的贸易成本与欧盟数字经济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与覆盖率随着欧盟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发挥了中介作用,成为提高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利得的关键支撑。鉴于此,中国应提升中欧数字联动,助力贸易降本增效;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力度,推动中欧技术协同创新;拓宽中欧数字通路,促进双方供需对接。
韩萌姜峰
关键词:欧盟中介效应
贸易增加值核算体系下贸易利得的研究综述
2020年
贸易利得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按照进出口总值进行贸易统计的传统方法已难以准确评估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实际利得。近年来,增加值贸易核算法因减少了中间投入品贸易额的重复核算而被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性组织广泛推广,贸易增加值核算体系下贸易利得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文章在此背景下对贸易增加值核算体系下贸易利得的现有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性分析。
张盼盼赵敏慧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贸易利得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测度和贸易利得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随着特朗普政府单边发起新一轮的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结合全球价值链的双边部门层面贸易流分解框架与地位和参与度指数,采用2016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2016),通过对中国向美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按照国别和产业部门进行分解,并测算中美等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球产业链分工导致的中间品贸易在国家间流动,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居高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严重高估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增加值贸易差额占总值贸易差额的比重约为74.36%;中美两国贸易利得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中国获利能力远低于美国,属权贸易利得占出口额的比重均值约为47.39%。
王武青苏庆义赵鑫铖
关键词:贸易利得中间品贸易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得分配与环境成本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被引量:7
2020年
结合总贸易核算框架与MRIO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及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据此考察其出口贸易利得分配和环境成本的构成及变化。结果显示:(1)中国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上升,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有所前移;出口贸易利得主要来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与新兴经济体贸易联系强度、广度增强。(2)出口重心逐渐从低技术向高技术行业过渡,高技术行业不仅是中国贸易获利潜力最大的行业,也是外国在中国获利的核心部门。(3)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环境成本明显高于其贸易利得;各国及不同技术行业获取的贸易利得与承担环境成本存在显著的不平衡。
马晶梅陈亚楠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制造业贸易利得环境成本
增加值视角下金砖国家制造业的贸易利得与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原理,对金砖五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同时利用标准显示性竞争指数测算金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利得与庞大的出口总额严重不匹配,其他金砖四国的贸易利得远远高于中国;对中国、巴西和印度而言,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NRCA值要高于基于出口总额测算的NRCA值,而俄罗斯和南非恰恰相反;金砖五国在低技术制造业上表现出各自的竞争优势,除了中国在电子通信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及机械制造业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外,金砖五国整体上在高技术产业层面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从培育高级要素、产能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来提高金砖国家制造业竞争力。
严圣艳
关键词:金砖五国制造业贸易利得竞争力
能源价格扭曲与中国制造业真实贸易利得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2002—2014年我国制造业14个部门以及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随机前沿估计方法,考察了全球化生产模式下能源价格扭曲对我国制造业真实贸易利得分配格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能源价格扭曲的日趋加剧抑制了制造业真实贸易利得水平的提高,并且这种不利影响在中国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往来中更为突出;拓展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能源价格扭曲对那些隐含在最终消费出口中的贸易利得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契约密集度的提高、技术密集使用程度的上升弱化了能源价格扭曲对真实贸易利得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蒋含明

相关作者

陈勇兵
作品数:78被引量:1,574H指数:2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出口 企业 持续时间 贸易利得 融资约束
张少军
作品数:62被引量:1,336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研究主题:全球价值链 中国经济 国内价值链 贸易利得 产业转移
李善同
作品数:288被引量:3,218H指数:31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 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服务业
钱学锋
作品数:120被引量:2,89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 全球价值链 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化 贸易条件
陆丽娟
作品数:2被引量:7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进出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 贸易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