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3篇“ 质量教育“的相关文章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5年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国之基在于强教,国家民族的复兴需要强有力、多方面的素质人才支撑,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关键词:教育强国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大国
构建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 助推教育改革发展
2025年
在厘清江苏教育评价改革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江苏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着力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面覆盖的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新时代背景之下,从研制教育强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建构“监测+评估+预警”评价模式、开展教育评价研究等三个方面,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周明甘媛源
关键词:江苏教育教育评价改革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实践变革中推动教育空间生产
2025年
教育空间生产是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力量。它为彰显教育的实践属性、在教育实践变革中注入新的思想观念、生成教育活动的价值意义创造了条件,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教育空间生产具有多种可能性,要充分发挥其推进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性,就必须在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准确把握教育的探究性、情境性、完整性和交互性,并以此作为教育空间生产的价值方向。行动是教育空间生产的能动性因素,实践变革是教育空间生产的内驱力,通过跨界实现教育空间生产的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回归教育原点作为教育空间生产的价值选择,关注身体在教育空间生产中的重要功能,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跨界创造条件,在推动教育实践变革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刘旭东
关键词:跨界
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5年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是在深刻把握其政策、理论、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研判。高质量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基础,通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这一关键纽带,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未来要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整合等方面协同推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教育在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科技创新持续突破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
申国昌郭媛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的新意蕴新要求新设想
2025年
教育硕士作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键纽带,对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硕士培养不仅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关键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教育硕士的培养正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如何涵养教育家精神,以及提升教育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等。针对当前的教育生态,实施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组建区域性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联盟,实施教育硕士班级管理制度,并加强数字技术辅助教学,将有助于破解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诸多难题。
郝连明刘艳清孙爱慧
关键词:教育硕士教育家精神
用跨学科色彩绘就高质量教育画卷——以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校本实践为例
2025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强调了学科间整合与协作的重要性,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学习,旨在为跨学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构增添新的视角,丰富学校教育研究的调色盘。
冯昕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校本实践
质量教育视域下高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2025年
在高质量教育视域下,文章以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为切入点,从普通高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品质提升的途径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强调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性。为确保劳动教育成效,教师应采用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朱敏
关键词:劳动教育
质量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价值导向与建设路径被引量:1
2025年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体系建设由来已久,历经制度设计、结构完善、加速构建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重要政策话语,其价值导向在于彰显中国特色本质特征、体现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坚持系统集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统领、以四大类型教育体系为骨干支撑、以管理保障体系为横向支撑、以高水平教育国际合作体系拓展发展空间。
陈如平
质量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字音视频技术教学实践
2025年
根据高校教学高质量教育发展观基本思想,立足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领悟浅”“创意弱”“自主低”三大痛点问题,提出构建“一体·四才·六融”创新教学模型,即“教—学—做”一体化实践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聚才、育才、励才、成才”的“四才”培养路径,以及“六融合”的课程思政主旋律,以数字音视频技术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创新教学设计过程,最后说明取得的成效。
江永春
关键词:数字音视频技术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
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我国中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探析
2025年
现行中职教师资格制度在考察职业性和专业性方面尚有待改进,面临中职教育定位不断调整、影响力不足和专业复杂性的改革困境。解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于中职教师资格制度更改的方向,应是体现职业本色、分类标准设置、资历能力并重。对此,在改革策略层面,要厚植职教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土壤,扩展体现专业标准和能力结构的教师资格条件,从内容、形式、评价方面设计理实结合的资格考试,完善体现产教融合的中职教师资格认定。
郭佳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相关作者

陈宝生
作品数:194被引量:1,93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研究主题:教育强国 总书记 教育系统 教育现代化 加快教育
李政涛
作品数:308被引量:3,430H指数:3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育学 教育 教师 新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储朝晖
作品数:312被引量:52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教育 陶行知 大学精神 中国教育 教育公平
薛二勇
作品数:114被引量:1,183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
程天君
作品数:99被引量:1,000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社会学 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