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2篇“ 货币制度“的相关文章
- 货币超越、本位谜题与中国货币制度演进--兼议戈兹曼眼中的中国金融遗产
- 2024年
-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针对中国货币制度演进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在分析框架重建方面乏善可陈。不过,戈兹曼属于显著的例外。他在整理“中国金融遗产”时,发现了深藏在历史深处的“货币超越”现象。循此路径,似可破解困扰学术界多年的一些中国货币历史演进谜题。戈兹曼视角中的“货币超越”是指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不再具有内在价值,而是纯粹的价值符号。这种现象早在中国商代即已成为现实,而在西方世界则是晚近的事情。中国之所以率先完成货币超越,与“大一统”政治体系和“超大规模经济”格局的较早形成以及经济资源的“跨空配置”需求紧密相关。货币超越留下的最重要金融遗产非“无(实物)本位货币制度”莫属,而确认这种货币制度为进一步研判延亘中国货币历史数千年的铜铸币和纸币制度的信用特质提供了全新逻辑。由此出发,作为货币历史常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便有了意想不到的新解;大唐盛世与落后货币制度相映成趣之谜将会找到合理诠释;在确认了货币分配功能之后,曾经山重水复的货币起源之谜似乎也有迹可循。当然,无本位货币制度是最先进和成本最低的货币制度,也是对政府信用要求最高和最难操控的货币制度,它最终考验的是政府的财政自律能力。毋庸讳言,戈兹曼也有意无意间显露其欧洲中心论或西方正统观的倾向,又纠结于中国没能出现任何形式的现代经济(金融)组织却拥有几千年伟大文明的“李约瑟式困局”。其实,循着本文的主题,问题最终可归结为:中国一直在用自己的货币金融方式创造着灿烂的文明和繁荣的经济。
- 张杰
- 挂锚与造锚——从香港地区货币制度的演变传统看联系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
- 2024年
- 联系汇率制度作为香港地区金融体系的基石,其演变趋势值得研究,这需要回顾和总结香港地区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和传统。关键问题在于港币如何挂锚,而核心传统做法是以货币发行局的方式将港币锚定货币金字塔的顶层货币,当旧锚货币衰落便寻找新锚货币并与之挂钩。这一传统经验是香港地区货币制度所处的历史结构的产物。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看,香港地区货币制度形成和演变主要源于三个结构性特征:国际货币体系的等级性和霸权性、香港地区产业结构的外向性和灵活性、香港地区政治制度的偏向性和承压性。中短期看,多数结构性特征难以改变,仅部分结构性特征有弱化之势。基于此,展望演变趋势,以挂钩美元为核心要义的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最适合香港地区;最可能的变革节点是美元霸权地位被替代之时,外部金融冲击和香港地区内部问题共振引发的变革风险也不容忽视;最可能的变革方式仍是被动挂钩顶层货币,其中港币自由流动是必选项;以私营商业银行为主、政府为辅的货币发行制度仍会延续。相较于如何挂锚,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动背景下怎样参与造锚更关键,也更艰巨。
- 王博文
- 关键词:货币制度联系汇率国际政治经济学
- 世界货币史丛书 世界古国货币制度比较
- 古代世界众多国家之间交通不便、音信隔绝、有些国家之间甚至互不知晓。但是,古代世界各国在货币制度、货币政策诸多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使我们不得不感叹:冥冥之中,自有主宰!这个主宰便是货币运行中的一般规律,是古人在货币实...
- 石俊志作
- 山西区域货币制度变革与信用货币发行管理研究(1919—1931)——兼论山西区域币制变迁问题
- 2024年
- 民国时期山西的区域金融管理及制度演进一直是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中较有特色和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问题。民国初年货币体系与规制的紊乱对山西区域经济有诸多的负面效应。自山西省银行成立的1919年到中原大战结束后的1931年,山西先后通过废两改元以及发行纸币完成了区域币制改革的历史性跃进,而且使区域性货币的影响最大化。文章对此段历史,特别是晋钞纸币在服务地方政治目的布局下由优质稳定转向恶性膨胀的历史嬗变,借助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与述论,并对民国初年到晋钞首次发行结束期间山西区域币制变迁进行理论分析。
- 米嘉
- 关键词:区域货币
- 延安时期边区的货币制度变革及其对货币理论的贡献
- 2023年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探索建立了自主的货币制度,将边区货币与金银脱钩,把货币的商品价值的性质延伸为信用债务的性质。延安时期边区的货币制度,是在深刻把握马克思货币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债务理念的信用货币制度、基于党和人民的主权货币制度和基于服务总方针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制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突破性成果,而且为中国货币制度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货币理论的探索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苗文龙
- 关键词:延安时期货币制度货币风险货币理论
- 现行货币制度有替代选择吗?
- 2023年
- 《货币从哪里来?》一书的初衷是描述现有货币和银行体系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审查和评估替代选择,但是,替代选择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可能的政策创新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其中,部分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有过讨论,现在总结四个主要的替代选择。
- 乔希·瑞安-柯林斯
- 关键词:银行体系章节
- 讽刺小说中的货币制度与金钱观念——以《常言道》为中心
- 2023年
- 明清时期,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 吴晓若榕
- 货币制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 2023年
- 货币制度史基本问题的梳理有助于从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中理解其货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当前货币制度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货币制度史研究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制度,货币制度史应融入经济史研究之中,经济史分析的“韦伯-波兰尼-芬利”方法传统有助于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实质,波兰尼对社会整合三种方式的划分为理解各时期货币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框架。这决定了货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意味着不同的货币职能有着独立的起源,货币的起源也有多种可能,它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信用是理解货币等级和货币制度的重要视角,三种社会整合方式中存在着复杂的信用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货币制度的发展,如何解决过量债务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是不同时代货币制度都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也是货币制度史研究的一条主线。
- 李秀辉韦森
- 关键词:货币制度史货币本质货币起源
- 央行数字货币制度演进的国际法关照被引量:7
- 2023年
-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标志,经历了比特币、数字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阶段。CBDC的研发遵循传统货币基础和功能结构,但是采纳了批发型和零售型不同做法,反映了金融发达体与新兴金融经济体不同的市场逻辑和制度逻辑。CBDC带来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冲击货币主权制度,推动国际支付体系扁平化,形塑国际货币竞争新格局,助力国际货币“三足鼎立”。CBDC仍然面临着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法律保障、国际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法协同、CBDC跨境使用风险法律防范等问题。推进数字人民币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统筹建设,加强CBDC基础设施与货币互换网络布局,以技术创新带动监管模式升级。在国际法层面,也要构建以数字人民币为基础和核心的跨境支付体系,加强数字货币技术和规则构建的国际协同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全球数字货币篮,并纳入国际货币体系。
- 杨松
- 关键词:数字货币货币主权
- 香港的货币制度:过去、现在与未来
- 2022年
-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冲击,全球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近期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使港元不断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港元总结余不断减少,再次引发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一步走向的讨论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香港货币制度发展历史,提供一个联系汇率制度未来发展的研判视角。
- 于东智
- 关键词:货币制度经济金融形势联系汇率制度加息地缘政治港元
相关作者
- 石俊志

- 作品数:130被引量:9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古国 货币法 释义 货币制度 货币史
- 林航

- 作品数:77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体验经济 文化贸易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货币制度 国际贸易理论
- 吴国祥

- 作品数:45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货币银行学 综合练习 《货币银行学》 金融市场学 货币政策目标
- 燕红忠

- 作品数:76被引量:31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晋商 清代 货币制度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 李翀

- 作品数:212被引量:1,18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货币 国际贸易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 国际资本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