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0篇“ 负压引流术“的相关文章
- 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控制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评估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术(VSD)在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49)和常规治疗组(n=49)。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的同时,VSD治疗组患者应用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系统,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引流方法。对两组患者感染控制、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VSD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13~19 d,平均(15.76±1.61)d;常规治疗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时间19~31 d,平均(25.25±3.96)d,VSD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VSD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负压引流能够有效缩短感染控制及伤口愈合时间,加速伤口愈合。
- 苗润芝王牧野王智勇
-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负压引流术
-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5年
- 研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运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所取得的疗效。方法 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创伤骨科治疗的92名患者作为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人,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引流方式,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速度、引流液量、感染率、住院时长以及治疗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来进行评估。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愈合速度上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引流液量在观察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在观察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长在观察组中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在观察组中显著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应用,能显著加快伤口愈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住院天数,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潜力。
- 王秀丽
-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术创伤骨科伤口愈合
- 术后负压引流术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运用效果探讨
- 2025年
- 目的分析术后皮下负压引流术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单盲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术后不进行任何引流处理;研究组则接受术后负压引流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P<0.05);研究组切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早(短)(P<0.05);研究组的皮瓣坏死率、切口感染率、皮下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负压引流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早切口拆线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炎症反应,而且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 苏明航陈萍李小波
- 关键词: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 1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皮肤原位回植术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风险管理及护理
- 2025年
- 总结1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皮肤原位回植术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风险管理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落实责任制护理,精准识别伤口感染风险;实施个性化护理,防范管道脱落风险;采用人文关怀结合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临床护理人员充分运用风险管理。经过61 d的护理后,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无坏死、感染,未发生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
- 黄欣杨秀英
- 关键词:风险管理脱套伤
- 用于辅助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兔腿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兔腿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套设在兔腿外周的腿套,腿套至少包裹兔腿创面和兔腿膝关节,腿套上开设有供引流管穿过的通孔;围套在兔腰部的腰带,腿套的其中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腰带上。本申请...
- 杜伟斌王利祥胡华辉陈荣良
-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64例创伤骨科修复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创面处理干预,实验组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术处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愈合情况、生活质量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在入住创伤性骨科经过简单处理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修复治疗过程能够促使患者的创伤骨折患处更好更快地恢复,从而使得患者的疼痛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减轻,明显观察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明显观察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变好,此法应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中。
- 艾尔帕提江·买合木提胡尔西达·尼则木丁
- 关键词:创伤骨科封闭负压引流术
-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VAC)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的疗效。方法:74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VAC,干预组加用益气排毒汤。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感染控制时间少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覆盖率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WBC、hsCRP、NEU、ESR值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转阴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C联合益气排毒汤治疗骨创伤感染可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有效控制感染。
- 郭小双许福生
-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术
- 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临床上对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存在较多的方式,当前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是医生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为此本文将分析探讨该种联合治疗方式的作用。方法 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继而发展成难愈性慢性创面,随着该类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得我院在接收数量方面也不断增,将2023年-2024年作为具体年份时间、将当年的4月与2月作为具体月份时间能够确保研究的新鲜性,为保证要求所需的88例病例可在短时间内被快速选取,研究人员需要同所有来院诊疗的患者进行联系与沟通,在其完全了解研究目的、方式并完全同意加入研究后,研究者需要成分依靠事前建立的排除与纳入标准从其中进行仔细选择。常规换药治疗及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是以往与当下医生所采取的两种治疗方式,对入选的病例分组后使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方式,使试验组患者采取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方式。结果 全面收集相关指标,之后研究者使用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均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0.05。结论 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李富春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慢性创面临床疗效
- 皮肤溃疡清创术联合负压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 2024年
- 分析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踝肱指数、振动感觉阈值大小、经皮氧分压、VAS评分。结果 经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后,与护理前相比,15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从9.93±4.0降至7.40±4.87,餐后2h血糖从11.79±2.13降至8.95±2.58;经治疗后,踝肱指数(左、右)、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左、右)、经皮氧分压(左、右)均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肱指数(左)从0.84±0.13增高至1.03±0.19,踝肱指数(右)从0.85±0.14增高至1.03±0.17;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左)从13.57±13.56增高至23.83±5.15,振动感觉阈值大小(右)从13.59±10.70增高至23.70±5.05;经皮氧分压(左)从29.17±10.07增高至37.20±4.17,经皮氧分压(右)从29.18±9.92增高至37.30±3.99;VAS评分从6.74±1.29降至1.95±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结论 在糖尿病足感染护理中使用皮肤溃疡清创术结合负压引流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足部微循环,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
- 黄秀禄黄丽甜谭小燕
- 关键词:糖尿病足负压引流术
-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的集束化护理配合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究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提供,共计60例患者,均确诊创伤感染。患者均予以负压引流术治疗,手术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事件中,观察组发生率0.00%,较对照组低(X2=4.2857;P<0.05)。疼痛感中,观察组干预3d的VAS得分(3.02±0.88)分、干预5d的VAS得分(2.22±0.66)分、干预7d的VAS得分(1.32±0.44)分,均较对照组低(T=4.2417;T=4.3637;T=5.7635;P<0.05)。临床康复中,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5.56±1.42)d、创面愈合时间(17.56±3.88)d、住院时间(15.52±2.98)d,较对照组短(T=3.4406;T=2.4841;T=3.7450;P<0.05)。负性情绪中,观察组护理后SAS得分为(43.74±4.15)分、SDS得分为(43.88±4.24)分,较对照组低(T=4.8565;T=4.5360;P<0.05)。结论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中,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事件,减轻疼痛感,促进康复,还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利于其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 努尔古丽·吐尔逊
- 关键词:负压引流术集束化护理疼痛负性情绪康复
相关作者
- 曹发奇

- 作品数:38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封闭负压引流术 骨折 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
- 刘国辉

- 作品数:316被引量:1,84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 成德亮

- 作品数:49被引量:15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封闭负压引流术 手术治疗 骨肉瘤 肩胛骨骨折
- 蔡贤华

- 作品数:984被引量:2,1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 李海堂

-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临床观察与护理 上肢软组织缺损 VSD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