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0篇“ 调制周期“的相关文章
- 非合作雷达辐射源脉冲重复间隔调制周期估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合作雷达辐射源脉冲重复间隔调制周期估算方法及系统,属于信号处理和雷达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雷达接收数据的频率、脉宽进行统计分析删除异常数据,并基于脉冲重复间隔建立初始直方图;利用脉冲重复间隔统...
- 史英春薛磊黄中瑞秦立龙樊甫华张硕张坤峰郝天铎邹翔
- 调制周期与调制比对Cu/Nb纳米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调制周期λ和调制比η对Cu/Nb纳米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磁控溅射沉积Cu/Nb多层膜,λ=30~150 nm,η=1、1.5及2。多层膜微观结构与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性能用微力拉伸仪、纳米压痕仪及四探针仪测试。结果表明,Cu/Nb多层膜的结构和性能受控于λ和η。Cu和Nb层分别呈Cu(111)和Nb(110)织构,且均为纳米晶结构。在Cu/Nb界面处,Cu扩散进入Nb层。表面Cu层颗粒尺寸随Cu层增厚而增大。随λ或η减小,Cu/Nb多层膜的屈服强度σ_(0.2)、显微硬度H和电阻率ρ都呈增加趋势。而裂纹萌生临界应变ε_(c)则与1/λ或η呈正相关。
- 郭中正闫万珺张殿喜杨秀凡蒋宪邦周丹彤
- 关键词:调制周期屈服强度
- 调制周期数对Mo/AZO成分调制多层膜透光、反光特性以及电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射频(RF)和单极中频脉冲直流(UMFPDC)磁控溅射技术,在300℃下制备了Mo/AZO成分调制多层膜。测试结果表明,Mo/AZO成分调制多层膜以(002)为取向的六方纤锌矿型ZnO结构为主;薄膜中Mo的化学态随薄膜厚度而变化,当薄膜厚度为1.67 nm时,Mo除单质态外,还存在部分+4和+5的离子价态,当薄膜厚度降至0.83 nm时,已无单质态Mo;调制周期数对成分调制多层膜的透光、反光特性以及电性能影响显著,当调制周期数为3时,Mo/AZO成分调制多层膜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电阻率、霍尔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分别为8.64×10^(-4)Ω·cm、8.78 cm^2)/(V·s)和8.23×10^(20)cm^(-3)。在保持金属层、半导体层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制周期数可以增加薄膜的光学透过率并可在较宽范围内调节多层膜的综合性能,这为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半导体型透光导电薄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 张邵奇吴隽王凯丰宋坤峰卢志红祝柏林
- 关键词:调制周期
- 调制周期对AlCrSiN/AlCrMoSiN多层膜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优化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的调制周期,提升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与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固定调制比为5∶1,制备具有不同调制周期的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利用XRD和SEM分析涂层物相组成,观察其微观形貌;借助纳米压痕仪、划痕仪、高温摩擦试验机及轮廓仪测试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临界载荷,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掺杂Mo元素后,AlCrMoSiN层生成了大量的非晶相,并观察到沿AlN(111)晶面共格外延生长。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表面颗粒随着调制周期的增大逐渐变小,整体呈“花椰菜”状,且致密、无缺陷。随着调制周期的增大,硬度、H/E和H^(3)/E^(*2)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调制周期为145 nm(AlCrSiN层厚度约为120 nm,AlCrMoSiN层厚度约为25 nm)时,多层涂层中层间界面清晰,涂层的硬度最高,约为24.9GPa,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最低,分别为0.57、1.46×10^(-6)mm^(3)/(N·m),临界载荷为75.8N。结论多层复合涂层的调制周期对其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调制周期为145nm时,AlCrSiN/AlCrMoSiN多层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 王重阳刘艳梅阎兵朱建博薛锐徐远剑Kim Kwang Ho王铁钢
- 关键词:磁控溅射调制周期摩擦学行为
- 不同调制周期TiAlN/VN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力学和摩擦性能研究
- 2024年
- 为了研究调制周期对TiAlN/VN纳米结构多层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一系列不同调制周期对TiAlN/VN纳米结构多层膜.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的相结构、截面形貌、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iAlN/VN多层膜始终沿(111)面择优生长.随着调制周期的增加,多层膜的硬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调制周期6 nm时,多层膜硬度最高,为33.12 GPa,分析认为晶格错配引发的交变应力场是多层膜出现“超硬效应”的原因.室温条件下调制周期6 nm时多层膜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3628;高温635℃时调制周期8 nm对应的多层膜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2485.
- 陆昆叶青青黄冠楠郑怡李友余
- 关键词:磁控溅射
- 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调制周期校准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属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调制周期校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检测探测器实时输出波形,获取梳状波波形,基于多档位快速扫频,多次分析并显示梳状波尖峰宽度采样点数最小时对应的...
- 韩笑郑拓夫魏少鹏李灿姜鹏飞袁亮杨向阳张贺赵盼盼
- 连续调制周期和转位补偿的转盘偏心角测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调制周期和转位补偿的转盘偏心角测量方法,通过连续测量转盘光调制信号周期值,以转盘一周内的周期变化值和半周内测量周期值累计值计算偏心角度,修正了前期提出方法中转盘刻线或齿数为奇数时的计算误差;为避免±π/...
- 王智宏蔺淞露刘杰
- 斜率调制周期影响黄土高原夏季风降雨机制初探被引量:1
- 2023年
- 晚中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堆积的风成红粘土沉积层序蕴含着晚中新世-上新世时期丰富的古气候变化记录,对破译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和理解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黄土高原由西向东的6个代表性风成红粘土剖面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其中的周期性降雨模式。借助磁化率这一对夏季风活动较为敏感的代用指标,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频谱分析。结果揭示,红粘土中表现出明确的400 ka偏心率周期,以及1.2 Ma和173 ka的斜率周期。进一步的研究中,分析了位于20°N的中国东南沿海和40°N的黄土高原北界的日照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日照梯度。在这一范围内,太阳辐射的振幅调制(AM)主要显示出400 ka和100 ka的偏心率周期,而其纬向日照梯度不仅呈现偏心率周期,更明显地展现了1.2 Ma和173 ka的斜率调制周期。这也解释了黄土高原的季风气候除了受常规的偏心率周期调控外,还受到1.2 Ma和173 ka斜率周期的制约,尤其是1.2 Ma周期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晚中新世至上新世季风变化提供了新的时间参考框架。斜率周期通过调整太阳辐射的纬向差异,进而影响热带辐合带(ITCZ)的位置和海陆温差,从而对夏季风的强度产生作用。
- 张睿曹毓戈黎晓娟秦婕魏小浩马明浩张东越徐永岳乐平弓虎军李建星
- 关键词:黄土高原红粘土太阳辐射旋回地层学
- 连续调制周期和转位补偿的转盘偏心角测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调制周期和转位补偿的转盘偏心角测量方法,通过连续测量转盘光调制信号周期值,以转盘一周内的周期变化值和半周内测量周期值累计值计算偏心角度,修正了前期提出方法中转盘刻线或齿数为奇数时的计算误差;为避免±π/...
- 王智宏蔺淞露刘杰
- 一种矩形脉冲调制周期信号辐射场场强测量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形脉冲调制周期信号辐射场场强测量方法,涉及射频辐射场电场测量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置频谱测量装置的驻留时间、测量频率和测量分辨率带宽,采用均方根值检波对矩形脉冲调制周期信号辐射场进行测量,读取...
- 何纯全成伟兰冯婷婷
相关作者
- 李德军

- 作品数:142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多层膜 磁控溅射 调制周期 离子束辅助沉积 射频磁控溅射
- 邓湘云

- 作品数:117被引量:2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 研究主题:调制周期 多孔陶瓷 ZRB2 纳米多层膜 气孔率
- 王启民

- 作品数:258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硬质涂层 刀具涂层 纳米复合涂层 电弧离子镀 涂层
- 曹猛

- 作品数:24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调制周期 离子束辅助沉积 射频磁控溅射 纳米多层膜 ZRB2
- 孙军

- 作品数:659被引量:1,109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合金 钼合金 力学性能 钛合金 高熵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