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3篇“ 语言感受能力“的相关文章
- 论如何在英语长难句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 2021年
- 所谓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语言信息敏锐感知的直觉思维能力,它是通过长期使用和感受规范化的语言,而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能力,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等等都以某种形式在头脑中存储下来,存储的越多语感就越强。海明威在总结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时曾说:"冰上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一在水面上。"这就是著名的"冰山原则",许多的内心感受,真实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美丽的世界都隐藏在简洁的文字里。根据冰山原则,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即人的意识如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 周道梅
- 关键词:冰山理论冰山原则内心感受直觉思维能力
- 培养语言感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2008年
- 语感既是一种意会能力,更是一种感应能力。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语感,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完美。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所以说语感很重要,是读、写、听、说能力的核心。
- 徐晓萍
- 关键词:语言感受能力语感能力语言表达
- 朗读教学中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
- 2008年
-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形象,寄植到听众心目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这就要求朗读者具有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
- 吴开宇
- 关键词:语言感受能力朗读教学艺术活动生命形式再创作
- 初中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方法
- 2007年
- 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言感受能力训练为中心,那么,何溜语言感受能力?语言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简称“语感”。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 唐阳海
- 关键词:语言文字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语文教学
- 在语言的音乐性中培养土家族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 1995年
- 在语言的音乐性中培养土家族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高正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但由于土家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学生智力开发较晚,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上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观念不同,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给语感能力的培养...
- 高正绪
- 关键词: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土教育辅导民族艺术跳丧舞
- 在整本书阅读交流中提升综合能力
- 2021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现行的统编语文教材中,每册均有《快乐读书吧》栏目,在阅读范围和阅读方法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
- 纪杰
- 关键词:语言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 基于情感指向的散文教学策略探析
- 2021年
- 文章以叙事散文《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句的表达与联系,从而把握散文背后所蕴藏着的感情;着眼人物描写中的“变”与“不变”,探究语言背后的情感指向;关注作者情感流露的特殊语句,读懂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这些学习路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 唐诗芸
- 关键词:散文教学语言感受能力情感关键词句
- 语感和语感的培养被引量:1
- 2019年
- 语感的培养,对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事。早在1990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已经提出“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的要求。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加明确地把“培养语感”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项内容纳入其中。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7项:“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 苏立康
- 关键词:语感语言感受能力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课程目标
- 古诗词阅读应注重“语言张力”
- 2015年
- 古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 胥伟
-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语言张力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
- 让课外阅读流行,使闲暇生活充实
- 2014年
- 闲暇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闲暇生活,能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完善,个性品质逐渐发展,创造潜能得以挖掘。然而,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并不能够合理安排闲暇生活,直接刺激视听感官的影视和网络等娱乐活动充斥了他们的闲暇生活。他们往往对课外文本阅读不感兴趣,拒绝高雅,拒绝经典,思维平面化,缺乏深沉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缺乏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
- 申富林
- 关键词:闲暇生活语言感受能力业余时间知识结构
相关作者
- 宋巧会

- 作品数:4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感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大纲 语感能力 网络阅读
- 王伟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运河中学
- 研究主题:学生语感 教学要求 语言感受能力 语文教学 语感
- 吴开宇

- 作品数:3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 研究主题:语文 课堂 传统语文 职场 古典诗词教学
- 邓绍雄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潜江市教研室
- 研究主题:活动课教学 活动课 疑问句 大萝卜 训练学
- 徐晓萍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培养语言 语言感受能力 语言表达 语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