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3篇“ 语言修辞“的相关文章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言修辞艺术赏析——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2024年
《爱丽丝梦游仙境》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荒诞文学的代表作,其语言修辞的复杂性与多义性给翻译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以该文本为例,探讨英美文学翻译中语言修辞艺术的跨文化转换。研究聚焦语义对等与韵律美学的平衡、文化符号的修辞移植、逻辑悖论的诗学转化及诗性语言重构四个维度,揭示译者在翻译原作语言游戏时面临的深层矛盾:既要忠实于原文的荒诞逻辑,又要在目标语中重建可理解的文学性。文章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强调译者的主体创造力在修辞转译中的核心价值。
高彩慧
关键词:英美文学翻译语言修辞修辞艺术
戴震语言修辞技巧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
2024年
戴震非常重视命词遣意,在其著述中大量使用了语言修辞技巧。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戴震利用譬喻、比拟等手法构建了传神生动的修辞文本;利用对偶、排比、错综等手法构建了齐整和谐的修辞文本;利用顶真、设问、反问等手法构建了关联强化的修辞文本。这些修辞文本的构建,既利于立论说理,强化表达,同时又能够扩充文本内涵意象,增加语言表达张力,提升文本审美情趣。
杨辉
关键词:《孟子字义疏证》理欲观修辞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的语言修辞艺术探析
2024年
红色革命标语是中央苏区进行宣传动员的重要手段。中央苏区红色标语作为苏区红色文化和红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语言修辞艺术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宣传动员作用的发挥,极大促进了苏区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红军发展以及苏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中央苏区红色标语具有语言特色鲜明、修辞丰富、语言风格接地气、句式规范讲究等特点,具备规范、合体、达意、合期待、整体完整等语言艺术标准。
郭明净杨玉凤
关键词:中央苏区语言修辞艺术
从《怎么办》到《地下室手记》--对话理论中的“跨文本对话”与语言修辞
2024年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跨学科、跨专业的阐释话语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确证。但是,作为阐释话语的对话理论对语言符号社会性价值的强调易造成其与小说独立审美价值之间的紧张关系。事实上,小说文本中语言符号的社会和历史声音,不仅受到语言修辞的干扰,以致于作者无法将自己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彻底地灌注到小说的修辞体系之中,而且在小说修辞的涂抹和修饰下,作者原有的社会价值立场甚至发生了形变和意义增殖。
刘德飞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语言修辞与效果呈现——兼论个人作品《逆光而行》
兰琛
人生路上的“谐”与“理”——从语言修辞角度解读电影《人生路不熟》的谐趣与理趣
2024年
张俏
论网络语言修辞技巧
2023年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并处理信息的交际符号,它是伴随着信息时代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产物。网络上使用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正在不断地流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交际成为休闲娱乐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语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
程辉
关键词:语言网络用语语用技巧修辞
迟子建小说语言修辞艺术分析
2023年
修辞主要是为了提高小说的语言表现力,在小说中修辞手法的多元化应用,能实现对读者多重感官的调动,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对文学语言产生多元化的审美体验。本文选取迟子建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对小说语言方面的修辞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探寻迟子建的修辞语言,对迟子建小说艺术特色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申桂子
关键词:修辞艺术
方文山歌词语言修辞举隅
2023年
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文本。方文山的歌词,具有深刻的意境、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使听众产生丰富的想象,他的歌词和周杰伦的曲调、唱腔一起创造出了中国音乐史的传奇。歌词是自然语言的艺术化,方文山的歌词,突破了传统的写歌模式,“用写诗的方法来创作歌词”。在创作歌词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段的充分运用。王希杰在《汉语修辞学》中将修辞格归类为几种,即语言的均衡、语言的变化、语言的侧重、语言的联系四种,该文借用修辞理论来解析方文山歌词中的修辞现象。
乔月
关键词:歌词语言修辞手法
脱口秀语言修辞的认知性研究--以《脱口秀大会》为例
杨一凡

相关作者

陶思炎
作品数:111被引量:5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民俗艺术 民俗 纸马 民俗学 文化遗产
彭海云
作品数:34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艺术社会学 阿诺德 多元性 互动
谢颖梅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概念整合理论 新奇隐喻 教学模式 《老友记》 新奇
苗霞
作品数:2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语言 中国诗歌 当代诗歌 语言修辞
陈汝东
作品数:110被引量:59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修辞 国家话语 话语 修辞学 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