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篇“ 语法单位“的相关文章
谈汉语语法单位分级
2019年
汉语语法单位分级和复句的归属问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将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九级会更好,其中基础语法单位为:语素、词、小句、单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各自的复合体,称"组",为语素组、词组、小句组以及复句,最后再由单句和复句组成句组.
杨洵蒨
关键词:复合体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9年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是目前公认的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各级语法单位之间存在着"组成""构成""实现"等复杂关系。语素作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同生物的细胞,是汉语的基础层级单位,是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成分。因此,从语素的概念、判定和分类标准三个方面对语素与其他三级单位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可以进一步明确语素的作用和地位,深化汉语语法研究。
杨绪明赵莹
关键词:语素语法单位
汉语语法单位层级分类质疑
2017年
汉语语法单位,不管是四级层级分类还是五级层级分类,它们都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汉语静态语法单位与动态语法单位混为一谈,二是导致汉语词汇学与语法学的研究纠缠不清。如果将汉语语法单位分为静态语法单位和动态语法单位两大类,其中静态语法单位包括静态词和静态固定短语,动态语法单位包括动态词、动态固定短语以及自由短语、小句和句子,那么上述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丁力
关键词:语法单位
语法描写的必要条件:双层语法单位——就句法单位问题答潘秋平等被引量:1
2014年
潘秋平先生等就拙著《当代语言学》中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做了中肯的评论。本文就这些评论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即语素规则组合和不规则组合的问题,做了一些解答。本文认为,要生成合法的语法组合,需要区分语素的不规则组合和规则组合。即使考虑连续现象,比如把难以区分的片段都算成不规则组合,也需要区分规则组合和不规则组合。语法分析中应该包括两种语法单位,不规则单位和规则单位。长期以来,自由的概念一直被作为提取句法单位的重要标准,但汉语中有大量包含黏着语素的语素组都是规则组合,自由的概念并不能充分区分规则组合和不规则组合,因此也不能充分区分规则单位和不规则单位。平行周遍原则的提出是为了不受自由概念的限制,直接通过类推的平行周遍条件区分规则组合和不规则组合。自由和黏着仍然是句法分析的重要概念。考虑到词的通行趋势,可在提取规则单位语符的基础上,区分自由词和黏着词。承认两种语法单位必然承认两个语法层面,由于词法和句法的区分在汉语中并没有严格界限,也不反映规则组合和不规则组合的区别,可考虑通过对准原则让词法研究不规则语素组,句法研究规则语素组。
陈保亚
关键词:句法
平衡图式对汉语等量语法单位的制约作用——以助动词“配”为例
2014年
在汉语系统的各层级中,都有蕴含等量关系的语法单位。关于这类语法单位的教学,我们认为可从人类思维共识层面出发给以说明,认知语言学中的双秤盘平衡图式便可以用于教学。文章以助动词"配"为例,用双秤盘平衡图式解释了"配"字句的句法制约:在"配"字句的平衡图式中,一端包含被估价对象;另一端是用于评价的量器,被估价对象只具有客观性,而量器由评价者赋予了主观性。为了维持"配"字句的平衡性,其左右都需体现主观性,这需要在和量器相反的一端附加与主观性相关的成分。后续研究中,我们希望继续探究承载等量关系的一系列语法单位的使用制约原因,以期对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邓莹洁
字本位理论语法单位及语义句法研究
字本位理论是基于汉语语言事实而提出的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字”本位理论是以“字”为汉语各个层面的枢纽,重新探索汉语的具体语言学理论,并希望“从汉语的个性通往语言的共性”,作出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的应有的贡献。字本位理论的核心观...
胡建
关键词:字本位理论语法单位语义句法
谈谈“们”的语法单位归属问题被引量:4
2011年
关于"们"的语法单位归属问题,学界多有分歧,这给现代汉语的词汇及语法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从分歧的现象及原因入手,通过对词缀、助词语法特征的对比,以及对"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语法特征的分析和阐释,论证"们"所应归属的语法单位是助词。
徐连祥
关键词:助词词缀语法单位
浅谈汉语语法单位及“小句”理论
2008年
汉语语法包含大大小小的单位。本文综述了前人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划分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具体谈了对“小句”理论的理解。
李晓敏
关键词:语法单位小句
现代汉语中完成义语法单位及其否定表达
本文分别考察了现代汉语中表完成义的“V成”、“V完”、“V上、V下”及“V了(Np)”在否定句中的使用情况,对它们在否定表达中的句法语义表现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其中存在的规律。 对“没V成”考察了“成”的语义及...
杨丽慧
关键词: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偏依性对举结构与语法单位的对称不对称被引量:15
2008年
汉语中存在一类偏依性对举结构:一个对举项能够独立,另一对举项不能独立而要依附于对方。这种对举结构一般是在对比、引述性修正、折中表达等主观性动因驱动下对功能不完全等值的语法单位语法单位的组合进行对称化操作形成的。本文就极性词的正反对举、有界成分与无界成分构成的有标记组配的正反对举、反义词无标记项与有标记项的对举、非极性词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称与不对称等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
陈一
关键词:对举结构

相关作者

马庆株
作品数:76被引量:5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 语义功能语法 汉语拼音
金立鑫
作品数:84被引量:1,09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类型学 汉语 普通话 句法条件 时体意义
邢福义
作品数:120被引量:1,784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汉语 语法 宾语 起去
赵帅
作品数:21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存储介质 路段 自动驾驶 车道保持 车辆
安华林
作品数:44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词典编纂 释义 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