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篇“ 诉讼目的“的相关文章
- 刑事司法现代化视域下刑事诉讼目的和原则修改论纲
- 2025年
- 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吸收中华优秀司法文化传统,坚持吸收全人类司法文明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应在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新时代刑事司法现代化理念,对刑事诉讼目的和某些原则作出具有前瞻性的修正和规定。刑事诉讼目的应直接将“保护人民”修改为“保障人权”,做好刑事诉讼目的和刑事诉讼任务的衔接。在刑事诉讼原则部分,应完善修改无罪推定原则,增加程序法定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一事不再理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樊崇义刘文化
-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原则
- 实质平等:民事诉讼目的论之哲学进路
- 2023年
- 民事诉讼目的应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观之下,从客观实践中归纳取得。私法权利保护说、私法秩序维持说、纠纷解决说、程序保障说、权利保障说、多元说与搁置说在价值定位、论证方法、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所不足,但这些不足也为新目的论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循内在与外在目的论路径,从民事法域划分依据的考察中,“实质平等”概念得以取得。依“实质平等”的基本公设,推导出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以程序手段实现民事权利的实质平等配置。这一学说对促进民事法域的理论一体化,改善诉讼法平等性失衡的现象有积极作用。
- 石昊天
-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历史唯物主义
- 论国内在“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中的问题
- 2023年
- 国内在“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的界定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界定不统一,界定含糊甚至错误。“刑事诉讼目的”是刑事诉讼领域的核心概念,其界定问题会对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如果界定不当,则会使该理论失去合理的研究对象和正当的前提;二是影响其它刑事诉讼理论和刑事诉讼实践,导致它们失去确定的、正确的理念指引。对“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的界定,一要避免重复国内学者在该概念界定上的失误,二要尊重该概念在其理论来源中的原意,宜将“刑事诉讼目的”直接界定为“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 高勇
-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
-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重构——基于刑事诉讼规则构成的考察被引量:5
- 2022年
-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没有新的进展,概与研究者未将其与中国立法现实关联起来有关。暂时悬置各种理论,立足于立法事实,通过梳理刑事诉讼条文,发现刑事诉讼规则实际由调整“国家—加害方”关系、“国家—被害方”关系和“加害方—被害方”关系的三类规则体系构成,且调整后两类关系的规则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一立法现实对已有诸刑事诉讼目的理论构成了重大挑战,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必须作出相应回应。基于唯物主义的实践/理论关系,在充分关照“国家—加害方”“国家—被害方”“加害方—被害方”三组关系的基础上,刑事诉讼目的应当明确为通过正当程序查明事实真相和通过正当程序解决冲突。
- 肖仕卫
-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正当程序
- 民事诉讼目的对重复起诉识别影响的研究
- 2022年
-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规则列入司法解释中予以施行。由于民事诉讼目的具有指引作用,民事诉讼目的的探析进程必然冲击民事重复起诉规则。所以,探究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就要以厘清民事诉讼目的为前提,在此之中找寻民事诉讼目的的平衡点,增强民事重复起诉识别规则的可操作性。
- 宋戈
-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
- 诉源治理视野下行政诉讼目的对三方关系的重塑
- 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是切实回应当下行政纠纷化解难题的宏大社会治理工程,在汲取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流变创新。在实际运行中,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法院三者之间关系呈现一定错...
- 华毓中
- 关键词:行政诉讼目的
- 环境公益诉讼目的论
- 环境公益诉讼相较于传统诉讼是一种新型诉讼。基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的新颖性,环境公益诉讼目的论在环境公益诉讼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前提性的地位。本书通过“公地悲剧”这一现象与理论引出环境公益诉讼,提出环境公益...
- 林煜
- 刑事诉讼目的论下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转型被引量:1
- 2021年
- 无论在何种法系的国家,等腰三角形式的刑事诉讼结构都大体相同。但由于追求的诉讼目的不同,相似的诉讼结构表现出的诉讼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种诉讼模式。随着不同法系的相互融合以及诉讼理念与诉讼制度的多元化发展,刑事诉讼中专属于当事人主义的处分原则是否能够在恪守实体真实主义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求得赖以生存的制度土壤,将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协商化转型给出答案,并为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供新的理论进路。
- 李佳威
- 关键词:诉讼目的诉讼模式处分主义
- “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批判——以“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为切入点被引量:2
- 2021年
- 在“刑事诉讼目的”概念的界定上,“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刑事诉讼目的”缺乏清晰准确的界定,二是混同“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模式”。前者导致其结论的得出偏离前提,后者导致其错误吸收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的相关观点,并最终得出“刑事诉讼法目的在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个错误结论,该结论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刑事诉讼目的”之界定,应明确限定于“刑事诉讼法目的”这个范围,对该目的内容之确定,则应注意其与刑法目的的区别。刑法目的在于惩罚和预防犯罪,而刑事诉讼法目的则在于既查明案件真相、准确适用刑法,又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
- 高勇
-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刑法目的
- 我国民事诉讼目的探析
- 民事诉讼目的论是民事诉讼研究的基础内容,作为统领民事诉讼的标志性理论,对其承载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民事诉讼和实践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对民事诉讼目的论的研究甚少,基本上是对外国学说理论的追随。本文拟通过对民事诉...
- 刘雪娇
- 关键词:民事诉讼目的纠纷解决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李祖军

- 作品数:40被引量:4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法 诉讼目的 民事诉讼目的
- 樊崇义

- 作品数:306被引量:3,419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认罪 刑事诉讼 从宽 法律监督
- 汪红飞

- 作品数:28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法 共同犯罪 犯罪 刑罚 诉讼目的
- 郝银钟

- 作品数:48被引量:8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国家法官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 公诉权 检察官 批捕权
- 蓝贤林

-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目的 检察机关 诉讼目的 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