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诉讼形式“的相关文章
- 在线诉讼形式中辩护权保障难题及其破解
- 随着司法科技化深入发展,在线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大量增加,在提高诉讼效率、带来诉讼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益行使和保障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即立足于此,探究数字时代刑事诉讼程序在线化对刑事辩护权的行使和保...
- 周彦中
- 关键词:辩护权控辩平等
- 论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形式——以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分析为出发点
- 2017年
- 主流民事诉讼理论以及民事诉讼立法均否认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般以宣告性救济方式、禁令性救济方式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形式。实际上,剥离了损害赔偿,特别是针对小额受害人扩散性利益的损害赔偿,无法彻底实现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同时,在承认民事公益诉讼的损害赔偿方面,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其也体现在许多国家的立法中。民事公益诉讼中损害赔偿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其正当性和必要性。
- 赵信会
- 关键词:诉讼形式公益诉讼民事赔偿诉讼功能
- 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形式研究
- 2017年
- 证券市场欺诈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故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为民事诉讼形式直接决定了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制度设计的成败.我国现行的代表人诉讼和公益诉讼尚无法满足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的需求,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证券集团诉讼之经验,例如美国,借以挖掘我国本土的司法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集团民事诉讼形式.
- 刘伊科
- 关键词:证券欺诈集团诉讼诉讼成本
-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
- 《普通法的诉讼形式》是英国法律史学家梅特兰担任唐宁讲席教授时所用的讲稿,被誉为了解英国普通法的“金钥匙”。在本书第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虽然我们已经埋葬了诉讼形式,但它仍从坟墓中统治着我们”。
- (英)梅特兰
- 关键词:诉讼司法制度
- 论连带责任的诉讼形式
-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公布并实施之后,笔者注意到,该司法解释在诉讼参加人部分对部分连带责任的诉讼形式进行了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笔者发现,我国对连带责任诉讼形式的适用存在很多问...
- 王蔚然
- 关键词:连带责任诉讼标的共同诉讼
- 文献传递
- 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诉讼形式选择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不真正连带责任这一侵权责任形态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出现,采取何种诉讼形式处理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合理界定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性质、分析诉讼法不同于实体法的性质、功能及逻辑起点,得出应将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形式界定为整体型,至于该共同诉讼的类型仍须进一步研究。
- 李贺娟
-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责任诉讼形式
- 通过令状看诉讼形式的发展历程
- 2014年
- 诉讼形式作为整个英格兰普通法赖以存在的基础,自始至终都与令状制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诉讼形式与令状制度相伴而生,直到灭亡。其作为一种制度虽然早已经灭亡,但它依然对英国的现代法有着重要影响。
- 周士清张羽
- 关键词:诉讼形式
- 论私人行政与司法救济诉讼形式的选择——兼与章志远教授商榷
- 2014年
- 随着民主政治及私人部门活动成熟度的增加,公私合作成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理念,私人部门开始承担原来专属于国家的部分政府职能。[1]此引起了行政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由于私人主体在承担公共行政任务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纠纷,对相对人造成侵害,因此便产生了相对人如何通过司法途径来救济自身权利的问题。到底是遵循"一元化诉讼"即在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两者间选择其一,还是通过"二元化诉讼"即既运用行政诉讼又运用民事诉讼途径救济?学者中有主张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互匹配解决纠纷的"二元诉讼"。此种主张的代表之一是章志远教授,其在《法商研究》2013年第1期发表了《私人参与执行警察任务的行政法规制》一文提到。笔者认为,私人主体在参与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多元的法律关系,这导致争议法律关系的认定模糊,应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通过将其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的方式,实行"一元化诉讼"即运用行政诉讼的形式予以救济。
- 孟小龙
- 英国普通法中的法律拟制 ——以诉讼形式为考察对象
- 梅因将法律拟制视为法律与社会相协调的媒介之一,而与其他两个媒介——衡平与立法相比,法律拟制却被认为是“鄙陋的”,应该被时代所抛弃。显然,法律拟制在现今法律的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法律拟制的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它...
- 马泽
- 关键词:法律拟制诉讼形式令状普通法
- 文献传递
- 侵占罪诉讼形式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刑法》第270条第3款规定侵占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3款规定: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尚若由于被害人的报案和控告.公安机关对本该由被害人自行起诉的侵占案件立案侦查.并移送提请逮捕和起诉。检察机关该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对侵占罪公安机关是否具有侦查权,检察机关是否具有公诉权.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如果没有.又如何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遇到此类案件应当如何处理?有何补救办法?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研讨。
- 宋文张淑萍
- 关键词:侵占罪诉讼形式《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公安机关告诉才处理
相关作者
- 龙宗智

- 作品数:265被引量:8,052H指数:5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司法改革 检察官 检察机关 司法公正
- 黄亦飞

- 作品数:24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侵占罪 公安院校 财物 告诉才处理 诉讼形式
- 刘谊军

- 作品数:14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纠纷 诉讼形式 适用法律 证券诉讼 诉讼
- 王延翔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法制建设 民事责任制度 免责事由 诉讼形式 证券市场
- 文先保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法 民事抗诉制度 民事检察监督 司法公正 审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