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9篇“ 训练负荷强度“的相关文章
- 集体球类项目的训练负荷强度分布:区别与规律
- 2024年
- 寻找集体球类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分布(train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TID)在专项特征和使用条件下的项间差异与共性规律,为训练负荷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在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并提取TID数据及相关影响变量;采用广义混合模型比较运动员、运动项目、统计方法和训练阶段4个维度对TID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将纳入项目在上述4个维度上进行聚类分析。共纳入24篇相关文献;运动项目、训练阶段、统计方法3个维度对TID产生影响;依据VO _(2max)和MCV将7个运动项目分为3类。与整体性统计方法相比,过程性统计方法在Zone1的比例更大;与全年训练相比,比赛前期和比赛期的训练负荷在Zone2和Zone3的负荷比例更大;与低VO _(2max)和MCV项目相比,高VO _(2max)和MCV项目在Zone2和Zone3的比例更大。
- 魏海洋陈亮李荣
- 关键词:集体球类项目性别竞技水平
- 高校艺术体操队员个体训练负荷强度与能量消耗特征分析
- 研究目的:高校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日益增长,但相对缺乏专业的运动负荷监测数据理论支持。同时,艺术体操的集体项目在高校间开展极为广泛,集体项目对于运动员素质的选拔和集体训练都有着相对个人项目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非专业或退役的...
- 王熙然韩青王紫岳孙雪侯莉娟
- 关键词:艺术体操心率能量消耗
- 竞速类项目的训练负荷强度分布——区别与规律被引量:3
- 2022年
- 训练负荷强度分布(TID)是不同负荷强度的训练内容在日常训练中的比例结构,针对竞速类项目TID研究存在比例结构争议,在数理统计和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发现TID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在于运动员从事项目、性别、竞技水平、训练阶段、统计方法 5个方面,并认为竞速类项目的TID与训练负荷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男性运动员、运动员竞技水平越高、年度训练阶段越靠前、运动项目的年训练量越大,低强度训练比例越大。曲线参数估计显示,若采用整体性统计方法,低强度和中等强度比例与周训练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周训练量较大项目的低强度负荷比例约为90%,且呈现“金字塔模式”,周训练量较小项目的低强度比例约为80%,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比例接近;若采用过程性统计方法,低强度和中等强度比例与周训练量之间为对数关系,低强度训练负荷比例较整体性统计偏高,并呈现“金字塔模式”。文献综述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探讨了TID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导致的结构性区别与规律。结果表明:1)TID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在于运动员从事项目、性别、竞技水平、训练阶段、统计方法 5个方面;2)文献评述后,发现并提出了竞速类项目的 TID与训练负荷量之间存在关系的假设,即男性运动员、运动员竞技水平越高、年度训练阶段越靠前、运动项目的年训练量越大,低强度训练比例越大。
- 陈亮
- 关键词:性别竞技水平
- 国家队坐式女排准备期提高阶段训练负荷强度特征分析
- 研究目的:当今社会,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训练负荷强度不断的加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坐式女排队伍出现大龄化现象,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的机能,身体素质不断下降,...
- 朱东洁
- 关键词:RPE
- 文献传递
- 优秀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训练负荷强度划分及控制方法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运用生理学指标对优秀男子速度滑冰中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负荷强度进行划分及控制,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借鉴。方法:选取16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最大摄氧量测试,并采集每级负荷运动员对应的呼吸商(RQ)、血乳酸(Bla)、心率(HR)、功率(W)等指标。结果:1)运动员脂肪供能的最佳强度为68.5±4%VO2max,个体无氧阈强度(IAT)为85.93±3.83%VO2max,最大摄氧量平台强度(VO2maxPD)为96.93±1.54%VO2max;2)运动员IAT对应参数与Bla为4mmol/L对应参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当RQ为0.85时,运动员脂肪氧化量达到最大值,脂肪供能的最佳强度对应HR为157±12b/min,Bla为2±0.4mmol/L。(2)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训练负荷强度精确的划分为脂肪供能的最佳强度、个体无氧阈强度和最大摄氧量平台强度,在训练过程中利用HR、Bla来控制相应的强度。
- 史继祖谢智霖夏宇馨杨明
- 关键词:男子运动员速度滑冰有氧训练
- 皮划艇激流回旋全程训练负荷强度实证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实证皮划艇激流回旋两种不同方式(强度技术、强调速度)全程训练的负荷强度,并探讨其训练策略。方法:以2016里约奥运周期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25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测试两种不同方式全程竞速的成绩、心率(HR)与血乳酸(BLA)值。结果:1)强调技术的全程竞速运动员血乳酸均值为11.55 mmol/L,强调速度的全程竞速运动员血乳酸均值为13.1 mmol/L;2)相关分析表明,全程测试成绩的数值(数值小时成绩快)与血乳酸值呈显著负相关(<0.05)。结论:强调速度的全程训练强度明显高于强调技术的全程训练,国家队应根据不同训练阶段与任务,合理安排两种不同目的全程训练的比例,重视发展运动员完成高强度比赛的体能,以及该条件下的技能。
- 高平高平胡亦海吴瑛
- 关键词:皮划艇激流回旋血乳酸
- 皮划艇激流回旋全程训练负荷强度实证研究
- <正>研究目的激流回旋全程训练是相对于分段训练提出的概念,是指按照激流回旋竞赛规则,运动员进行全程竞速的训练研究方法。调查表明,我国训练届对激流回旋全程训练强度有两种主流观点。其一是强调强调技术为主的全程训练,通过增加赛...
- 高平李晨
- 关键词:皮划艇运动血乳酸值
- 文献传递
- 中外中长跑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对中外学者关于耐力项目运动强度研究得出的生理实验数据和中外教练在耐力项目训练强度上的安排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生理实验数据指标都与两极化训练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国外教练员在体能类耐力项目训练强度的安排上采用两极化训练模式,使运动员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创造出个人最佳成绩;中国教练把提高无氧乳酸能力作为训练重点,易造成运动员肌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而伴随有激素疲劳综合征,从而缩短了其运动员竞技生涯.
- 李栋
- 关键词:中长跑生理实验
- 中外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中外教练员对耐力项目运动员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并结合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训练实践数据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当安排90%左右的负荷强度,即两极化训练,是最佳的训练模式.这也为改变中国教练员片面将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后半程速度下降原因归于"大强度"训练不足的盲目现象提供了依据.
- 肖斌
- 关键词:马拉松运动员两极化
- 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世界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负荷安排特点的总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适当安排高强度负荷,较少利用"乳酸阈"强度的"两极化训练"模式。这样可以合理布局负荷节奏,平衡训练适应和压力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大的训练效益。
- 郭树涛陈栎圯王卫星
相关作者
- 李祥晨

- 作品数:17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系统仿真 训练负荷强度 虚拟现实 体能主导类项群 体能主导类
- 陈栎圯

-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身体锻炼 运动处方 快速进攻
- 楼丽琴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大强度训练 训练负荷强度 无氧耐力 无氧供能 无氧代谢能力
- 范传芳

- 作品数:22被引量: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普通高校 体育文化 高校 高校高水平 运动队训练
- 池建

- 作品数:71被引量:1,00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 研究主题:竞技体育 体育院校 体育 高等教育 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