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篇“ 认识论基础“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身建设提出的新判断和新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产生、实践、发展的进程,意在从“形而上”层面剖析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哲学根基。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成为更好的“自我”,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时代之问。实践没有止境,党的自我革命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自我革命,其价值旨归在于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新期待和时代的新召唤,以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朱宪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社会革命
“用以致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认识论基础
2024年
科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一种“用以致学”型教学范式,体现出从“学习是知识的认知”到“学习是知识的运用”的学习观转变。然而,如何理解这种新型教学范式的认知机制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杜威和波兰尼的参与式认识论立场来看,“用以致学”表现出“from辅助意识to焦点意识”的认知结构,蕴含着“局部—整体”和“普遍—特殊”两种认知逻辑;在过程规范、认知策略、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方面分别表现出遵循“反省式思维”、高阶驱动低阶、创生与复用并举和默会优先明言四重特征;并且,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边缘—焦点”“具体—抽象”“规范—个人”以及“明言—默会”四对关键的认知张力。理解“用以致学”的认识论,对于广大教师在科学教育改革中践行“用以致学”,具有理参考价值。
陈刚石晋阳
关键词:科学教育认识论
浅谈中国性别社会学的认识论基础被引量:1
2024年
人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性别社会学?大家希望对性别社会学下一个定义,对其进行学科边界的划分。在笔者看来,性别社会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性别问题,二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研究社会问题。也就是说,性别社会学包含了“女性主义”和“社会学”两个要素。在性别社会学中,“女性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要素的结合既是认识论的,也是方法的。
苏熠慧
关键词:学科边界认识论基础女性主义性别问题方法论
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的认识论基础剖析被引量:2
2024年
在预防为主理念的主导下,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科技研发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的专业性、风险性、长衍生链条及多重负效应等特点,使其本身成为一个复杂的认识对象,人们普遍面临着认识迟滞、预测未来困难、检验或评价预测标准不匹配等一系列认识论难题,导致当今的科技发展陷入科林里奇困境。针对这一系列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有助于说明认识论难题的由来、正视预测未来的困难、修正和补充预测检验标准、澄清科技伦理治理实践中的“瞄准”机制、夯实科技伦理治理的认识基础等,进而改善和提升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成效。
王伯鲁
关键词:认识论基础
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治理的认识论基础剖析
2024年
一、认识论难题的由来。科技伦理治理虽然致力于促使科技向善,但离不开对科技研发进程及其成果衍生效应的正确认知。对科技研发及其成果推广应用的认识与评估,正是科技伦理治理展开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其对策、措施、模式和效果。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限制,人们常常对科技研发的现状、未来趋势、成果应用前景等认识肤浅,短期内很难实现从容、全面、准确、及时的预测与评估,从而导致了科技伦理治理的认识基础不牢靠、方向不明确、成效不显著等后果,也失去了必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王伯鲁
关键词:伦理治理认识论基础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师认识论基础与运用
2024年
语文观课评教以教师为主要行为主体。教师行为受教师认识观念的制约,借助教师认识论深化观课评教。教师认识论是教师对教师职业本质与要求、教育知识、教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等的认识观念。语文观课评教运用教师认识论,对教、评双方展开多维度的评议与审思。对施教者的评议,揭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何以如此的深层次的认识观;对评议者的审思,以反思的方式,揭示对于评议理依据的认识观。
成龙
关键词:教育知识教学知识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民主政制的共生关系——兼科学民主的起源与认识论基础
2024年
从编年史来看,古希腊自然哲学与民主政制有着明显的同兴共衰的历史关联。古希腊民主政制不仅让自然哲学产生所依赖的社会分工成为可能,还为各种自然观的争鸣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民主政制蕴含的分歧、妥协、公共参与等特质是构建古希腊自然观必不可少的过程要素。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就不同自然观的争鸣及融合表现出显著的民主特征,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民主的生动写照。以人为尺度的相对主义认识论纲领是古希腊民主政制和自然哲学民主的认识论基础,但相对主义思潮的泛滥也产生了消极的政治影响。在反思、批判民主政制并重建绝对真理体系的过程中,自然哲学随着雅典政制的消亡而走向衰败。
章雁超
关键词:自然哲学民主政制古希腊
超越认知:社会情感学习的认识论基础被引量:1
2024年
教育发展须在综合以往教育优势,摒除其已有缺陷的基础上前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要基于新的历史起点,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长远变革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就是要超越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过于注重教书而育人不够,超越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忽视其社会性发展的偏向。鉴于当前社会现实基础已由关注外在的自然转向社会的世界,而对人本质的理解已由理性的确认转向社会性关系的构建,这就要求教育定位须由只注重认知转向关注情感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人自主发展和社会性适应得以提升的社会情感能力。为此,基于时代赋予人发展的更多的内在规定性,应超越当前教育存在的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功利化取向,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乃至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彰显教育的完整性,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激发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关系向好的正向力量,构建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础,促进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毛亚庆鱼霞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
重构认识论基础:成人终身学习的新知识观被引量:12
2023年
成人终身学习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教育改革的重大实践命题。知识观关乎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和基础认识问题,而传统知识观在知识价值、知识形态、知识生产与传播、知识组织上的局限,已成为制约成人终身学习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从人类知识观发展脉络来看,其经历了强调知识的客观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网络属性的三个阶段。强调知识网络属性的新知识观,其核心要义和创新价值集中体现在:知识从精加工的符号化信息回归为全部的人类智慧,其体现出的知识全谱系特征为破解成人终身学习在标准化资源供给与个性化学习需要上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环境中涌现出网络化知识新形态,以及伴随而生的联通主义学习为成人终身学习提供了新途径;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相融合大幅加速了知识的更新与流动,其孕育出的在线社区型课程能有效满足成人动态变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环境中知识组织方式从以学科为线索转向以问题为线索,为破解高度综合社会实践与成人终身学习分科培养间的矛盾提供了抓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并以此为成人终身学习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陈丽何歆怡郑勤华王怀波
关键词:终身学习知识观认识论
语文观课评教的教学认识论基础与运用
2023年
深化语文观课评教须对教学本身做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认识。教学认识论以哲学式的思维方式,从教学价值的框架、知识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知识的产生与检验等角度更深入地探寻教学的本质。确立教学认识论为理基础,运用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观点与思维方式,能带来语文观课评教的深化,也能促进语文教师更深入、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成龙
关键词:教学认识论教学价值知识教学知识

相关作者

张立英
作品数:22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基础主义 确证 信念 知识论 语境
黄海峰
作品数:57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 文化自信 工业文化 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
姜超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育课程改革 舍恩 认识论基础 大学教师 学术性
黄甫全
作品数:202被引量:2,695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 AI 课程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王伯鲁
作品数:148被引量:59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技术哲学 技术化 技术进步 社会技术 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