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觉醒意识“的相关文章
乌托邦的理想之国 浅析阿里斯托芬《鸟》中的觉醒意识
2025年
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鸟》被认为是西方乌托邦文学的根源,影响力深远,剧中这个金玉其外的“云中鹧鸪国”也成为后世乌托邦文学的最初蓝本。这部喜剧作品看似荒诞,实则充满了讽刺与幽默,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两个主人公通过欺骗鸟王,利用他对诸神的愤怒。
刘阳
关键词:喜剧作品阿里斯托芬觉醒意识乌托邦文学《鸟》
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实施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觉醒意识、神经功能恢复、生理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昏迷评分量表、脑干诱发电位等觉醒意识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结果量表评分、肌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和平衡功能评分等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压等生理指标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社会参与度、情绪状态和疼痛评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观察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觉醒意识、神经功能恢复、生理稳定性及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周桂林
关键词:呼唤式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觉醒意识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的影响探讨
2024年
探析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coma)患者觉醒意识的影响。方法 2022.11-2024.2时期以综合性医院内72名脑性昏迷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一组例数平均36,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比较2组间昏迷症状、功能障碍程度、并发症、生活质量等一系列指标情况,评价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护理后1至2周评价,发现昏迷患者GCS、NIHSS两项评分系统参数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组得分优势明显,P<0.05;实验组脑性昏迷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几率低至2.7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性昏迷患者经过规范护理促醒后,DFS功能障碍程度下降,护理后2至4周DF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后,组内昏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升高,P<0.01。结论 通过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可以使脑性昏迷病人逐渐觉醒,恢复正常的脑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李苑孟莲
关键词:脑性昏迷觉醒意识
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4年
目的探讨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昏迷STBI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结合刺激性护理通过外界刺激,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水平,能促进STBT患者尽早恢复觉醒意识,改善疾病预后。
蒋蕾谈雅琼陈若
关键词:呼唤式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觉醒意识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收治的脑性昏迷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各36例。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传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有效率高于传统组,苏醒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性昏迷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昏迷情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苏醒时间,改善预后。
赵微段文娟
关键词:脑性昏迷预后
感知唤醒干预对ICU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和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脑性昏迷患者使用感知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重症监护室就诊的114例脑性昏迷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联合感知唤醒干预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的意识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干预后的意识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2 w和干预4 w后的GCS评分高于干预前,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2 w、4 w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干预4 w.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6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唤醒干预护理可以提高ICU脑性昏迷患者的觉醒意识,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刘杰成晶晶姜亦伦
关键词:脑性昏迷觉醒意识
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神经功能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采用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对其神经功能及觉醒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3-10-2021-03-1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9例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对比2组患者觉醒情况、神经功能、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1~7 d、8~14 d的觉醒率分别为29.09%、54.55%,均高于对照组的12.96%、40.74%;15~30 d的觉醒率为16.36%,低于对照组的4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2,P=0.001。观察组平均觉醒时间为(16.84±2.23)d,低于对照组的(24.15±3.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42,P<0.001。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功能评分分别为(10.57±2.04)、(9.59±2.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4±2.13)、(6.88±2.08)分,F值分别为5.833、6.402,均P<0.001;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FS)评分为(6.58±1.92)分,低于对照组的(9.24±2.31)分,F=6.543,P<0.001。观察组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分别为(197.43±17.54)、(628.44±65.65)、(3.51±0.80)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57.22±17.32)、(511.34±64.22)、(2.58±0.68)ng/mL,F值分别为5.833、6.402、6.543,均P<0.001。结论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觉醒,提高神经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
朱利华程欣赵莹莹
关键词:昏迷神经递质高血压性脑出血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4
2021年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01—2018-12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多感官促醒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昏迷情况、生理状态、脑功能恢复情况、平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及干预1周,常规护理组和多感官促醒护理组GCS评分、DFS评分、脑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和干预4周,常规护理组和多感官促醒护理组GCS评分和脑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DF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和干预4周,多感官促醒护理组GCS评分和脑功能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2周:9.42±1.43 vs 7.82±1.34,5.99±1.23 vs 3.59±0.63;4周:10.96±2.48 vs 8.95±1.46,9.72±1.48 vs 5.96±1.03),DFS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分别为2周:11.04±1.97 vs 14.98±2.39;4周:6.25±1.32 vs 9.82±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感官促醒护理组平均苏醒时间为(19.89±1.96)d,常规护理组平均苏醒时间为(29.08±2.87)d,多感官促醒护理组平均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7,P<0.05)。多感官促醒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4%vs 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7,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通过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尽快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该方法简单易行。
刘晓燕刘建风张侠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觉醒意识
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觉醒意识、预后的影响观察分析
2021年
研究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呼唤式护理对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患者80名,其中传统护理的为对照组,呼唤式护理的则为观察组,观察患者的意识觉醒情况,预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呼唤式护理,效果较好,可以让患者意识恢复更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刘丽巧
关键词:觉醒意识预后
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觉醒意识、预后的影响观察探析
2021年
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行呼唤式护理干预后,详细分析觉醒意识、预后所受的影响。方法: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均接受双盲法分组,各40例,试验开展时间为2018年10月,试验结束时间为2019年10月。对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行普通和呼唤式护理指导。检验各方面评分指标和清醒时间。结果:研究组各方面评分指标数值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优(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呼唤式护理干预全面融入到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利于患者清醒,其觉醒意识得到良好恢复,提高了实际生活质量。
张爽
关键词:预后觉醒意识

相关作者

马玉洁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研究主题:回族女性 回族报刊 觉醒意识 近现代 民国时期
王林林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性别特征 吉尔曼 觉醒意识
马昌仪
作品数:21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山海经 胡文焕 叙事风格 老鼠嫁女 山神
杨虹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觉醒意识 杜十娘 杜丽娘 社会文明程度 人权意识
蒋蕾
作品数:21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防返流 返流 卧床病人 卧床 胃内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