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0篇“ 视网膜激光光凝“的相关文章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分析
- 2025年
- 剖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于眼底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于我院选取74例眼底病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行保守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两组治疗结果予以对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视力以及眼压均高于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中心凹容积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DS和S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在眼底病的治疗中,效果非常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
- 孙源
-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底病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ROP患儿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对视功能发育、房水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RO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VEGF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功能发育情况、房水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均高于术前,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EGF、PDGF、TGF-β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ROP患儿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视功能发育,调节房水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 曹晗煜陈攀李素华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视功能发育
- 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前眼底检查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前眼底检查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屈光手术的1172例近视患者(2322眼)的临床资料。依照术前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414眼、中度近视组1037眼和高度近视组871眼。患者均于散瞳后对后极部及周边视网膜行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眼底检查,记录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和范围。对视网膜病变较重的近视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3~6个月再行屈光手术。结果2322眼中371眼(15.98%)发生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27.21%vs.3.88%和11.57%)(P<0.01)。视网膜病变371眼中217眼(58.49%)为单一视网膜病变,131眼(35.31%)存在两种视网膜病变,23眼(6.20%)存在三种及以上视网膜病变。屈光手术前177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5眼行视网膜复位治疗。术前干预的182眼屈光手术后6个月内视网膜病变进展率低于术前未干预的189眼(3.30%vs.11.11%)(P<0.05)。结论近视患者行屈光手术前散瞳详细检查眼底有助于筛查视网膜病变,及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降低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风险。
- 刘诗阳汪峻岭郝颖娟
- 关键词:屈光手术视网膜激光光凝近视
-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防治效果观察
- 2025年
- 深入探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治疗眼底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在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定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诊治的眼底病患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区分80例眼底病患者,每组40例,参照组实施雷珠单抗注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深入对比分析了两组在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裸眼视力、色觉评分、视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中心凹容积均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应用,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水平的逐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白杨
- 关键词:眼底病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滨海达亮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50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50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野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眼压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加快,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快,血流阻力系数(RI)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RNFL厚度均增厚,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厚,视野缺损程度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NVG能够促使视网膜血流重新分布,改善血管功能,降低眼压,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视力。
- 张明明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探究康柏西普结合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对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方式 抽取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期间就诊的80名患有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黄斑水肿病例,平均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单纯的激光光凝疗法,而观察组则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与视网膜激光光凝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症状缓解时长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显示观察组在视力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更薄(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同时,有效改善黄斑水肿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 段颖
- 关键词:黄斑水肿激光光凝
- 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148例DR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编号后根据单双数分为两组,即对照组(74例86眼,进行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观察组(74例90眼,进行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微循环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视网膜微循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更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更低(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联合应用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视力恢复情况,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陈小飞
-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 桃红四物汤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康柏西普、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 分析桃红四物汤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康柏西普、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与菏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80眼),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40眼)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康柏西普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研究组(40例,40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3,P=0.028)。治疗后,研究组CMT、BC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康柏西普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时,联合桃红四物汤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视力并降低黄斑水肿厚度。
- 庞菲菲王桂江吴祥鹏杨春霞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视网膜激光光凝复方樟柳碱
- 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64例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表面麻醉组(表面麻醉组)与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组(球周麻醉组)。所有患者在PRP治疗前接受相应麻醉,治疗分4次完成。治疗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长、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表面麻醉组相比,球周麻醉组治疗时长显著缩短(P<0.05);VAS评分显示球周麻醉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且疼痛持续时间亦显著缩短(P均<0.05);球周麻醉组术后收缩压变化低(P<0.05),而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复视、皮下淤血、结膜水肿)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严重并发症(呕吐、头晕、心慌)球周麻醉组发生率比表面麻醉组低(P<0.05)。结论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在PRP治疗DR中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长、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尤其是心慌症状,为DR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舒适的治疗选择。
- 杨胜甫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周麻醉表面麻醉术后恢复
- 和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早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对早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上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接受康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和血明目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BCVA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CMT、中医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CMT、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的BCVA、CMT、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治疗早期PDR患者,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改善中医证候。
- 李珣旖何良飞郑琳璐
- 关键词:和血明目片视网膜激光光凝黄斑水肿
相关作者
- 吴振凯

-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栓通 穴位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 孙立新

- 作品数:33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羊膜移植 白内障 羊膜 血栓通 穴位注射
- 游志鹏

- 作品数:190被引量:5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疗效观察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光动力疗法
- 李国栋

- 作品数:35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疗效观察 视网膜激光光凝 并发症
- 楼继先

- 作品数:55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