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8篇“ 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相关文章
- 西部半干旱地区应大力发展旱作栽培草地被引量:7
- 2017年
- 发展草牧业是西部半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论述该区应大力推进粮改饲、发展栽培草地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区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限制性约束,提出应大力发展旱作栽培草地的建议,并建议应多方联动,加强旱作栽培草地的理论和技术的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
- 侯向阳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对策和建议被引量:2
- 2014年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该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偏低、节水意识淡薄、节水基础设施不足及节水技术相对落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节水意识的力度,提高节水农业科技水平,创新农业节水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主要对策,为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 来艳华杨秀丽付袆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
- 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半干旱地区近地层臭氧浓度观测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利用东部沿海城市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以下简称天津站)和西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一年的臭氧和NOX体积浓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观测站点近地层臭氧浓度的逐月变化、频率分布、日变化特征以及与NOX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月均值变化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均在4—7月出现高值,12月至次年2月出现低值,SACOL臭氧浓度月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要比天津站推迟一个月。天津站臭氧体积浓度主要分布在10~50μL/m3,SACOL则集中在10~70μL/m3,春、夏季两观测站点臭氧体积浓度低于10μL/m3的频率均很小,秋、冬季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频率分布特征类似。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现典型的单峰型分布,SACOL臭氧浓度日最大值出现时刻要比天津站晚2h。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与NOX、NO2、NO的浓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天津站与臭氧浓度的相关性最强的为NO,而SACOL则是NOX。
- 黄鹤张文煜韩素芹韩婷婷姚青史晋森
- 关键词:臭氧
-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被引量:18
- 2003年
-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 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 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 韩梅杨利民王少江刘东和
-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变率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旱灾及防御对策
- 1992年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地处松嫩平原西北部,北部靠大、小兴安岭,地势丘陵起伏,南部则以平川洼地为主。耕地土壤北部以黑土为主,南部除黑土、黑钙土外,风沙土、盐碱土的面积也不小。热量资源丰富,全年≥10℃活动积温2380~2870℃。光照充足,生长季中5~9月份日照时数1268.6~1374.4小时。年降雨量为379.2~542.5毫米,69.7%
- 杜懋国邱振英张广柱何连壁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旱灾防御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留槎沟种玉米试验研究
- 1989年
- 试验是在1982年调查总结半干旱地区抗旱,保墒耕作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省西部风砂干旱的自然特点,研究解决旱地土壤蓄水保墒问题。通过耕种措施,提高旱地土壤对玉米保苗和生育期的供水能力,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为半干旱地区抗旱保墒稳产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提供措施和理论依据。
- 何连壁杜茂国李阴福刘晓臣
- 关键词:半干旱区玉米
- 阐述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实用技术被引量:1
- 2017年
- 辽宁西部地区地处大陆性季风覆盖范围之内,常年干燥缺雨,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当地的半干旱地区造林的时候,应科学选择实用技术进行造林。
- 刘相锋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苗木
- 探讨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抗旱保水造林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辽宁西部干旱地区地质环境差、岩土地质多、土壤养分含量低,并且常年降水量较少,因此不适合树木生长。所以,选择合适的抗旱保水造林技术十分重要。鉴于辽宁西部的实际状况,从多方面对该地区适用的抗旱保水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
- 苗红茹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
-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主要抗旱造林技术被引量:1
- 2007年
- 张广波荆晓清
-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西部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率保墒技术干旱沙地
- 遵照山药生活习性改进寒地山药栽培技术
- 2014年
-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该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气温日夜温差为10%,全年≥10℃的积温为2670℃,无霜期130天左右。
- 肖秀丽王继涛
- 关键词:生活习性山药西部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栽培寒地
相关作者
- 王彪

-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山葡萄 半干旱地区 西部半干旱地区 栽培技术规程 栽培表现
- 韩儆仁

- 作品数:17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 研究主题:选育 半干旱区 冬小麦 当归 钾肥品种
- 宿华

- 作品数:24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 研究主题: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 市场经济 松花江流域 甲基汞
- 杨丽荣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灵武市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研究主题:灵武长枣 保花保果措施 保花保果 坐果率 过渡带
- 滕云

- 作品数:15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大豆 东北半干旱区 水肥耦合 水肥耦合效应 半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