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7篇“ 西方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章
- 数字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霸权语境与制衡路径
- 2025年
- 进入数字时代后,数字霸权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语境。西方国家依托数字媒体话语的垄断优势、数字技术的先行孕育优势、数字文化产业的高势位发展优势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非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为数字时代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和新型掠夺开辟道路。数字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威胁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此,需要从话语之维加快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解构西方话语霸权;从技术之维加强关键软硬件核心技术、数字情报技术和数字传播技术的攻关创新能力,制衡西方技术霸权;从治理之维强化网络舆论治理、错误思潮治理和法治治理能力,构建抵御西方霸权的治理机制,全面捍卫数字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张治夏
- 关键词:意识形态渗透霸权主义
- 新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泛化现象解析与应对研究
- 2024年
- 意识形态泛化是指泛化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的功能、价值被过高估计,内涵外延得到扩大,超出其范畴应有的边界和限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范围和存在方式。西方意识形态泛化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大众化、物质化、文化化、符号化,它使人们的主体精神被压制,影响了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针对西方意识形态泛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使意识形态建设回归日常生活,防止异化的价值取向,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多途径多渠道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 姜浩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泛化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意识形态的分裂及其演化趋势
- 2024年
- 金融资本积累从上升期向下降期的转化,是当今西方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源,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分裂加剧的根源。在金融资本积累的上升期,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新自由主义主导建构了意识形态共识:新自由主义以体现人权、契约、法治、科技理性等所谓“普世价值”自居,极右势力受到遏制,改良主义的民主主义运动借助“第三条道路”向新自由主义靠拢,女权运动、生态运动、少数族裔的民权运动等其他新社会运动,也以左翼自由主义的面貌表现出来。但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必然导致其自身进入危机叠加的下降期。在此时期,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共识破裂,右翼民粹主义崛起。右翼民粹主义以种族主义身份政治的话语逻辑重建意识形态共识的努力,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分裂:右翼民粹主义加速了自由主义的分裂,在右翼自由主义向右翼民粹主义靠拢的同时,左翼自由主义不得不向民主主义阵营靠拢;民主主义自身被逼迫离开“第三条道路”而向社会民主主义回归;右翼民粹主义越猖獗,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也越迫切。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意识形态的分裂格局和演化趋势。
- 宋朝龙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论齐泽克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批判--以辩证法为线索
- 陈浩
- 西方意识形态对外输出新变化的实质与根源被引量:1
- 2023年
-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史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的意识形态形势总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对外输出的策略变化直接关联。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外输出总体呈现出“非意识形态”话语特征,具体表现为日常生活化、文化化和学术化。究其根源,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社会”的来临以及科技革命浪潮为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提供了话语动力和外在论证。对根源的探究可以更加清晰和准确地透视这些新变化背后的实质,即“非意识形态”话语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强权的另一种表现,其背后仍是资本强权的逻辑,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其资本强权的必然结果。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对外输出新变化的实质及其根源的探究,是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维护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理论任务。
- 平成涛董政波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
- 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西方意识形态的世界意义
- 2023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控制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构建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范式,长期垄断世界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权,干预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其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殖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关永强祁曈曈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 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现实情势与应对策略
- 2023年
- 冷战结束以来,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正在重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处关系。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网络渗透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脱域”特质抢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构造网络信息思想“陷阱”模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雕琢“文化景观”恶意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根基。当前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呈现出多重态势:在战略部署上,以资本霸权为主导推行“和平演变”“网络自由”和“文化白蚁”战略,进行全局性入侵和战略性渗透;在渗透内容上,以话语强权为利器实施妖魔化编排;在渗透形式上,以技术优势为支撑进行隐形宣传;在渗透对象选择上,主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通过培植意见领袖与豢养普通群众进行多元化围猎。针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呈现的不同方式和多重态势,我们应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三方面探求反渗透纾解之道。
- 郭明飞程玉璐
-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渗透意见领袖
- 算法殖民:西方意识形态算法化统治的审视与批判被引量:4
- 2023年
- 意识形态与算法技术的“联姻”,衍生出西方意识形态算法化统治的新形态,算法属性的“乌托邦”、算法博弈的“利维坦”和算法操控的“马赛克”共同构成西方算法殖民的样态。在算法的技术属性遮蔽下,加之技术价值无涉论的影响,公众极易迷失于西方建构的算法效能“乌托邦”。然而,西方国家凭借算法技术优势和公众算法依赖,用意识形态化算法对全世界进行监控,塑造出算法博弈的“利维坦”。在算法运行过程中,算法技术给予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马赛克”式的修饰,使其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让西方国家利用算法偏见、算法过滤和算法设置,对中国的形象、话语与信息进行厚“西”薄“中”式的操控,以此对中国意识形态进行算法渗透和围猎。为此,须从主流价值引领、算法技术赋能、算法制度保障、主体素养培育等调适进路出发,力求在回应西方算法殖民过程中增强算法运行的方向性、算法博弈的竞争性、算法秩序的规范性与算法认知的思辨性,以实现我国意识形态治理的化“危”为“安”。
- 邓观鹏顾友仁
- 西方意识形态围剿对传播中国形象的挑战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年来,西方各国基于国际格局东升西降趋向、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主导的国家利益,对中国实施意识形态围剿的企图不降反增。他们通过影视渗透、言论宣传、话语引导等方式,调整围剿路径、加大渗透力度、抹黑中国形象。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我国正面形象,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占领舆论宣传首要地位以提高国人认同感、归属感,也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直面西方意识形态以争取国际话语权。
- 薛海霞刘苏丹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
- 视觉殖民:西方意识形态视觉化统治的审视与批判被引量:8
- 2022年
- 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关于视觉与制度、话语、国家机器、身体、比喻之间的复杂互动,视觉符码成为当下西方意识形态的隐喻性表达。这种新的意识形态生产范式基于资本统摄的逻辑,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渗透与衔接的环节中进行“意象”布展,以“意象形态”之样态渗进主体无意识中,形成“没有视野”的观看前提,目的在于不断制造意象迷雾使个体受到快感刺激、幻象诱导、抽象统治以及群体裹挟,以此确证和实现自身的观点和意图,完成资本增殖的最终目的。
- 崔健刘云彬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资本逻辑
相关作者
- 梁建新

- 作品数:17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 刘永志

- 作品数:30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网络 意识形态安全 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意识形态
- 韩健鹏

-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西方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 中共中央 政治体制改革
- 牛新春

- 作品数:109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研究主题:美国外交 中东政治 中国外交 美国中东战略 特朗普
- 韩致宁

- 作品数:21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公共话语 西方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党 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