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9篇“ 表面电子结构“的相关文章
高分散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的电化学发光表征
催化剂的结构调控是构筑高性能催化剂的基础。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制备纳米结构或单原子尺度的高分散材料,并调节价态组成、配合位点状态、电子自旋态等电子结构,实现对反应机理的认识及高性能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
黄煜辉
关键词:氧空位电子结构电化学发光
六方Fe_(2)Ge合金块体及其(001)表面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
202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块体Fe_(2)Ge及其(001)表面电子结构和磁性。考虑了两种类型的终端(001)表面:Ge(Ⅰ)-(001)表面和Ge(Ⅱ)-(001)表面电子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Fe_(2)Ge(001)表面都表现出金属特性,这与块体的金属性保持一致。通过计算它们的自旋极化率,得出Ge(Ⅰ)-(001)表面的自旋极化程度最高。磁性方面,在块体和Ge(Ⅱ)-(001)表面的Ge原子是铁磁自旋有序的,而在Ge(Ⅰ)-(001)表面第一层的Ge原子是亚铁磁自旋有序的。此外,Ge(Ⅱ)-(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优于块体中和Ge(Ⅰ)-(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这些结果与Fe的d态和Ge的p态电子的杂化有关,本文中通过分析它们的态密度进行了讨论。
陈聪岑伟富熊启杭吕林姚冰杨吟野
关键词: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本申请涉及表面仿真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系统。在本申请中,所构建的开放式表面结构包括表面区和半无限的块体区,只涉及一个表面,与实验中的表面结构更为接近,并且排除了多余表面的影响,从而简化了计算方法、提...
刘磊朱煜郭鸿
n型掺杂对α--Fe2O3的表面电子结构与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光电水分解(PEC)技术旨在通过半导体吸收光子生成光生载流子以催化水分解,因具有设备成本适中、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的优点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研究。氧化铁(α-Fe2O3)具有带隙合适,稳定性高,来源广的优势,是最具前景的光电...
林雨美
关键词:掺杂改性表面电子结构光电化学性能
表面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本申请涉及表面仿真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系统。在本申请中,所构建的开放式表面结构包括表面区和半无限的块体区,只涉及一个表面,与实验中的表面结构更为接近,并且排除了多余表面的影响,从而简化了计算方法、提...
刘磊朱煜郭鸿
Bi2Te3表面化学活性以及1T--TiSe2表面电子结构的研究
自量子霍尔效应发现以来,拓扑的概念被引入到了凝聚态物理领域。拓扑序的研究丰富了凝聚态物理理论,指引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奇的量子态。拓扑绝缘体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人们发现和熟知的: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一些体态是绝缘体的物质...
张凯文
关键词:拓扑绝缘体赝能隙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子束外延
N吸附SrTiO<sub>3</sub>(001)表面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7年
N掺杂SrTiO3材料已成功用于研制蓝光波段发光二极管、高透明导电薄膜和钙钛矿氧化物光电子器件。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N吸附SrTiO3(001)表面的原子构型、化学键特征和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并解释了In掺杂SrTiO3导电薄膜的相关实验现象。通过吸附能、置换能和态密度的比较分析发现,SrTiO3(001)表面吸附N原子的稳定性与N原子相对表面层的位置密切相关。
房丽敏赵可沦
关键词: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Ni负载弯曲石墨烯表面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7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Ni在曲率K1=0.024、K2=0.065、K3=0.105、K4=0.146、K5=0.162和K6=0.186六种不同弯曲程度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情况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当曲率K4为0.146时,Ni与石墨烯体系结合能最小,此时Ni原子位于C—C键桥位,且C—C键被打断。对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的分析发现,在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中,Ni失去电子给石墨烯。对体系态密度的研究发现,负载Ni原子的弯曲石墨烯体系费米能级上移,与差分电荷和Mulliken电荷分析结果一致,即石墨烯得到电子。本工作将可能影响Ni负载石墨烯体系对一些小分子,如CO、N H3、O2和NO2的敏感性。
孙松松贾桂霄王晓霞蒋涛罗辉
关键词: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外加电场对TiO2及掺杂TiO2(001)表面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影响的DFT研究
TiO2光催化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太阳光利用率低,还是没有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将TiO2的光催化能力从紫外区拓展到可见光区域仍然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半导体电助光催化...
黄德伟
关键词:外加电场光学性质电子结构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电极表面电子结构和电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能源。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表面的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电极表面电子结构及其对燃料的电催化机理对合成新型催化材料、改进燃料电池性能都具有重要的...
郭玉宝
关键词:燃料电池电极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相关作者

唐亚文
作品数:423被引量:56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电催化活性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电催化性能 催化剂 甲酸氧化
徐林
作品数:123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电催化活性 SUB 氮掺杂 异质结 纳米片
李永平
作品数:105被引量:56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衍射光学元件 电子结构 均匀照明 光束整形 ICF
孙冬梅
作品数:138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电催化活性 氮掺杂 纳米片 SUB 碳
张海峰
作品数:100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结构 复杂网络 表面电子结构 网络 表面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