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4篇“ 表皮样囊肿“的相关文章
贪吃肤杆菌致表皮样囊肿1例
2025年
贪吃肤杆菌(C.avidum)是一种属于肤棒状杆菌属的革兰阳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面且较少引起肤浅层或深层的侵入性感染。目前C.avidum所致疾病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报告1例由C.avidum引起表皮样囊肿经神经外科行浅肿物切除术及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的病例,旨在增强临床对C.avidum感染的识别能力,为临床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张凯玄许元元李垚唐梦醒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皮肤感染
胰腺内异位脾脏并表皮样囊肿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
2025年
目的:探讨胰腺内异位脾脏表皮样囊肿(ECIPAS)的影像学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于2024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且病理证实为ECIPA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现,分析其诊治过程和影像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该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现,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MRI现为囊实性信号,囊性为主,主体DWI呈低信号,囊壁呈等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可见囊壁及分隔强化。结论:ECIPAS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胰尾部囊性或囊实性病变,临床现及影像无特异性,与其他胰腺囊性肿瘤易混淆,明确诊断依赖病理结果。
杨婷
关键词:胰腺表皮样囊肿影像学个案
神经内镜在颅内广泛多脑池表皮样囊肿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颅内广泛多脑池表皮样囊肿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颅内广泛多脑池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联合颞下入路。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及头颅MRI弥散成像。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12例(80.0%),近全切除2例(13.3%),部分切除1例(6.7%)。术后并发症包括复视2例,同侧瞳孔散大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术区下积液1例。术后随访6~58个月,平均(30.5±16.0)个月。末次随访时,12例全切患者未见肿瘤复发,2例近全切和1例部分切除患者肿瘤未见明显增长。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技术能够提高颅内广泛多脑池表皮样囊肿的全切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逆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安全可行。
李彦东朱国华更·党木仁加甫吴昊麦麦提力·米吉提
关键词:神经内镜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在指骨内表皮样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在指骨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作为新型植骨材料,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例指骨内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予以手术病灶刮除后使用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作为植骨材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4个月,15例病例均达Ⅰ期甲级愈合,表皮样囊肿无复发及恶变发生。术后随访的X线片显示指骨术后愈合良好,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完全与自体骨质融合,临床达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发生,未再次出现病理性骨折,未发现有炎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骨诱导磷酸钙生物陶瓷作为新型植骨材料,既具有骨传导性,又具有安全的骨诱导性,在治疗手部指骨内表皮样囊肿时方法可行,安全有效。
梁献丹
关键词:植骨
阴囊表皮样囊肿46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阴囊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及超声、MRI特征。方法2006年6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诊治阴囊表皮样囊肿患者46例,均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病程,术前阴囊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结果46例患者中20~50岁33例;43例因发现阴囊无痛性肿物就诊,3例因阴囊肿物伴疼痛就诊;病程5个月~20年,均否认阴囊外伤史;肿物最大直径≤3cm39例,>3cm7例;单发41例,多发5例;肿物位于阴囊左侧16例,右侧9例,近阴囊中线21例。11例术前行阴囊超声检查,显示包膜完整,其内低回声,无血流信号。3例术前行MRI检查,MRI平扫显示肿物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肿物内信号均匀;肿物边界清晰,包膜局部现为短T2信号,呈“蛋壳”钙化现。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阴囊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3个月~7年,肿物均未见复发。结论阴囊表皮样囊肿是罕见的阴囊内良性病变,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超声及MRI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陈国晓张祥生金红涛郭玉娟张飞朱晓博郭一璞李豫
关键词:超声MRI组织病理检查外科手术
睾丸外伤后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
2024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右侧睾丸外伤后疼痛7年余,突发加重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撞伤右侧睾丸后出现睾丸疼痛,阵发性钝痛,可放射至腰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不伴发热等不适,给予止痛、抗炎、抬高阴囊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定期门诊复查无异常。于1月前自述突发睾丸疼痛加重,伴睾丸逐渐肿大变硬,行阴囊彩超:右侧睾丸大小约4.3 cm×2.5 cm×2.2 cm,左侧睾丸大小约3.7 cm×1.6 cm×2.4 cm,右侧睾丸探及2.6 cm×2.0 cm低回声,边界清,规则,CDFl未探及肿物内血流信号(图1A),提示:右侧睾丸内实性团块。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2/78 mmHg(1 mmHg≈0.133 kPa)。专科情况:右侧睾丸质地变硬。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郭志凡李宗阳祝涛邵长富孙振富臧运江
关键词:睾丸外伤睾丸表皮样囊肿发病机制
腹膜后巨大肾上腺表皮样囊肿一例
2024年
病人,女,27岁。于2018年3月1日因体格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肿瘤2周入院。无腰痛、排尿异常等,无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双侧肋脊角无异常隆起,双侧肾区叩击痛阴性,其余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未见明显异常。
姜尚昆郭丰富
关键词:肾上腺表皮样囊肿
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2024年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损组织病理检查:真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赵巍孟威威王庆兴王丽李静方玉甫
关键词:囊肿支气管源性皮肤表皮样囊肿
肛周巨大表皮样囊肿2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直径>5 cm的肛周巨大表皮样囊肿临床中比较罕见,处理时更为棘手,治疗不及时或囊肿自行破溃,易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等疾病,若切除不彻底或单纯的切开引流,可引起较高的复发率,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出一定的难题与挑战。本病一般不与肛门直肠相通,但随着肿物逐渐增大,尚存在破裂或继发感染的风险。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建议尽早手术,手术彻底切除囊肿与囊壁组织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并强调肿物切除的完整性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本文回顾分析了2例肛周巨大表皮样囊肿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李宇飞贾慧敏李嘉俊王晓锋贾菲智建文
关键词:肛周疾病诊治策略文献复习
骨盆直肠间隙巨大表皮样囊肿手术切除1例
2024年
1病例资料患者雷某,女,22岁,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坠胀不适,无破溃流脓、无恶寒发热,未予治疗。其后肛周坠胀逐渐加重于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史、外伤史。门诊以“肛旁肿物”收治入院。专科检查:截石位,肛周肤正常,距肛缘约2 cm的3点处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5 cm的包块,质软,边界清。
权娜娜白清华师源唐学贵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手术

相关作者

程敬亮
作品数:1,434被引量:5,051H指数:2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磁共振 MRI诊断
张勇
作品数:665被引量:1,829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磁共振 表观扩散系数 MRI表现
张亚卓
作品数:364被引量:2,180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 骨髓基质细胞
马长城
作品数:193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椎管内肿瘤 多节段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宗绪毅
作品数:85被引量:655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内镜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蛛网膜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