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表浅型“的相关文章
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食管癌分期较早,及时治疗患者预后良好。近年来,内镜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治疗,但鉴于内镜切除主要依赖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评判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实践中不免会出现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同时,内镜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同步放化疗和食管切除术对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进展作一梳理,旨在促进食管癌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诊治更好地开展。
章宏李骁扬郭旭峰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镜切除放化疗
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背景: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从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终演变为侵袭性食管癌。目前食管癌是全球排名第七的常见恶性肿瘤,同时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排名全球第六,...
李露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时间影响因素
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构建
目的:食管鳞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食管鳞癌,无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
王晶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
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及预后营养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食管鳞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患者的治疗以内镜和外科手术为主.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单一的手术治疗预后欠佳.如何筛选出预后不良的患者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因此,寻找更便利更有效的预后预测指标对于患者的生存期和指导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及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S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SESC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等资料.通过ROC曲线确定SIRI及PNI的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低SIRI组和高SIRI组,低PNI组和高PNI组,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验证组间生存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SES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低SIRI组的总生存时间高于高SI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PNI组的总生存时间高于低PN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前SIRI、PNI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SIRI和PNI是预测SESCC患者预后简单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王晶丁雪丽田字彬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预后
外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Meta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发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提取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比较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与安慰剂(即生理盐水);外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外用噻吗洛尔与联合治疗(口服普萘洛尔+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以下简称联合...
王芳
关键词:噻吗洛尔普萘洛尔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META分析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SEC)病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外科治疗的90例SEC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术前诊断病理类、浸润深度的整体阳性准确率。结果:SEC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8.89%(26/90)。有淋巴结转移(26例)和无淋巴结转移(64例)病人的饮酒情况、肿瘤最大径、组织病理类、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2 cm、组织低分化、浸润至黏膜下层和有脉管浸润是SEC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淋巴结转移数量为N1明显高于N2和N3者(P<0.05)。结论:对于肿瘤最大径<2 cm、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或中分化、肿瘤位于黏膜层、无脉管浸润的SEC病人,其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对较小,可行内镜下治疗。
吴江涛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
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效果对比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比较局部外用噻吗洛尔与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发生率,评估外用噻吗洛尔能否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用药。方法:在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搜索关于局部外用噻吗洛尔及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对比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效应量,先进行异质性检验,再进行Meta分析,应用漏斗图等评估发偏倚。结果:共计纳入8篇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外用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普萘洛尔[RR=1.15,95%CI(1.01,1.30),P=0.04],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口服普萘洛尔组明显降低[RR=0.26,95%CI(0.17,0.40),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等显示本文所纳入的文献无明显发偏倚。结论:局部外用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其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普萘洛尔组,且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李兴红李晨曦凌彬凌彬
关键词:噻吗洛尔普萘洛尔婴幼儿血管瘤META分析
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卤米松外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卤米松乳膏局部外用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先外用卤米松乳膏再外敷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照组单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敷。随访治疗3个月。定期观察和详细记录血管瘤大小、颜色变化、质地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结束时即第12周末,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实验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从第8周末开始,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联合卤米松外敷比单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起效快、总有效率高,安全性高,简单易行,值得临床借鉴。
赵菊花庄化迪王洁何启敏杨羽
关键词: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婴幼儿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对于膀胱肿瘤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2例患者均运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的方式方法,对82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没有患者发生继发性膀胱破裂症或者尿路感染,后期持续灌注治疗并没有对患者膀胱进行严重性刺激,没有患者出现血尿症状或发热症状,82例患者白细胞指标检查结果均为正常。对患者随访半年,共计3例患者复发,82例患者总复发率为3.65%。结论运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石昌龙
关键词:经尿道气化电切术灌注治疗复发率
两种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血管瘤婴幼儿患者分为外用组与内服组,各100例。外用组采用外用的马来酸噻吗洛尔溶液治疗,内服组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用药时间为12个月,每月定期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血管瘤血流峰值(PSV)和阻力系数(RI),并监测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外用组显效率为70%,内服组显效率为67%,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SV、RI均得到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外用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内服组(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性比口服普萘洛尔安全性好,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郝媛媛张瑜张京珂
关键词:马来酸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血管瘤

相关作者

汪芳裕
作品数:310被引量:1,034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内镜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人胃癌 粪便钙卫蛋白
王晶
作品数:56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除湿 保护膜 膜法 聚电解质 邻菲罗啉
李学良
作品数:122被引量:655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NESFATIN-1 干细胞因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糖尿病 糖尿病大鼠
陆恒
作品数:71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炎症性肠病 回顾性分析 胶囊内镜 淋巴结转移
许玉花
作品数:23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镜 内镜 表浅型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