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2篇“ 补体受体“的相关文章
可溶性补体受体及其变体的纯化
本发明涉及使用粒径小于60μm的层析材料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层析(HIC)纯化可溶性补体受体蛋白及其变体。
E·欣兹J·雷默O·穆勒I·科吉诺斯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在调节肝脏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脏内的免疫细胞介导肝脏免疫反应。近年来CRIg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关键地位,本文综述了CRIg的主要作用方式以及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新进展。
杨树森李京涛闫曙光焦俊喆
关键词:库普弗细胞肝脏免疫病原体
鸡γ-干扰素与补体受体2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与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蛋白的相互作用,为研究chIFN-γ和chCR2新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chIFN-γ相关表达质粒,利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IFN-γ与chCR2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chIFN-γ与chCR2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成功构建了pCMV-Myc-chIFN-γ表达质粒。将pCMV-Myc-chIFN-γ和pCMV-HA-chCR2-ΔTM质粒共转染HEK-293FT细胞,结果表明chIFN-γ蛋白可以与chCR2蛋白进行相互作用;将pCMV-Myc-chIFN-γ和pCMV-HA-chCR2-ΔTM质粒共转染DF-1细胞,结果表明chIFN-γ蛋白与chCR2蛋白可以在DF-1细胞中进行共定位。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结果显示chIFN-γ与chCR2蛋白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0.362μmol/L,二者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分子对接试验结果显示,chIFN-γ与chCR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为Asp23-His150间形成1组盐桥作用,Asn37-Ser143、Glu57-Gly179和Ile93-Tyr184间形成3组氢键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chIFN-γ与chCR2蛋白可以进行相互作用,且二者之间的作用模式为1组盐桥和3组氢键作用。
靳换孟昭英涂敏沈佳史爱华赵蕾习硕张建伟章振华
关键词:相互作用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鸡补体受体2与其配体chC3 d的亲和力
2023年
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等。旨在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CR2受体分子与其配体chC3 d分子的亲和力。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T5-chCR2和pTT5-chC3 d;利用HEK 293F表达系统表达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过分析chCR2与chC3 d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两者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37μmol/L。结果表明chCR2与其配体chC3 d之间的亲和力较高。
靳换杨芊芊王聪涂敏赵蕾澎湃王海良孟昭英李永清章振华
关键词:相互作用
补体受体3调控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特征性的运动障碍之外,PD患者表现出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认知功能障碍。既往对PD的研究多集中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
荆璐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小胶质细胞神经影像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2型补体受体的表达及参与补体C3沉积的可能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肾组织系膜细胞2型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2,CR2)的表达及其参与补体C3沉积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按照系膜区补体C3沉积强度将患者分为补体C3沉积<2+组和补体C3沉积≥2+组,收集基线资料、血浆和肾组织样本(以肾癌周围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的血浆IgA和补体C3浓度,比较不同补体C3沉积组IgA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血浆IgA和C3浓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IgAN患者肾组织和肾癌周围正常肾组织中IgA、补体C3和CR2表达及共定位情况。体外培养系膜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使用IgA蛋白(2 g/L)刺激系膜细胞8 h,Western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系膜细胞CR2的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分析两组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不同功能组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75例IgAN患者,其中补体C3沉积<2+组25例,补体C3沉积≥2+组50例。补体C3沉积≥2+组尿红细胞计数为阴性、1+、2+、3+~4+者分别占2.0%、8.0%、18.0%、72.0%,较补体C3沉积<2+组(4.0%、4.0%、52.0%、40.0%)血尿更严重(Z=-2.320,P=0.020),同时补体C3沉积≥2+组牛津病理分型S1占比高于补体C3沉积<2+组(68.0%比40.0%,χ2=5.389,P=0.020),而两组在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以及牛津病理分型其他指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补体C3沉积≥2+组血浆IgA质量浓度较补体C3沉积<2+组高[3.62(2.95,5.53)g/L比2.72(2.15,4.24)g/L,Z=2.405,P=0.016],而血浆补体C3质量浓度较补体C3沉积<2+组低[199.6(116.0,328.0)mg/L比319.2(158.3,454.5)mg/L,Z=-2.383,P=0.01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系膜区补体C3沉积强度与IgA沉积强度呈正相�
方梦婷司美君余学清
关键词:补体C3系膜细胞
一种鸡补体受体2(ChCR2)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鸡补体受体2(ChCR2)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以纯化后的ChCR2蛋白片段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提取免疫合格的的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将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筛选和亚克...
李永清靳换孔子萌江波许健刘文晓宋翠平
文献传递
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变体缀合物及其用途
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缀合物,其包含sCR1变体和a)包含抗原结合域的蛋白质,所述抗原结合域与靶标结合并抑制通过所述靶标或经由所述靶标进行的信号传导;或b)包含与凝血因子结合的抗原结合结构域的蛋白质。
M·哈迪
文献传递
补体受体及共抑制分子VSIG4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巨噬细胞表达的共刺激分子VSIG4(V set and Ig domain-containing 4)是一种B7家族相关蛋白,可作为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调节T细胞的功能状态。同时,VSIG4也可作为补体受体,发挥识别病原体、调节补体旁路途径及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在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总结了VSIG4的表达及其在机体免疫中的作用。
陈孝杰李世朋孙丽莹朱志军
关键词:巨噬细胞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
补体受体1与疾病和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人C3b/C4b受体(CD35)称为I型补体受体或CR1(Complement recetor 1),是一种多态性糖蛋白[1],广泛分布于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肾小球足突细胞、B细胞及部分CD4^(+)T细胞[2],但不表达于血小板[3-4]。CR1有着识别、储存、抗原呈递作用,对清除C3b和C4b调理的细菌、病毒和免疫复合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R1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些药物对CR1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人体内CR1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陈志远王东伟王庆东
关键词:免疫疾病药物

相关作者

郭峰
作品数:421被引量:2,24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红细胞 红细胞免疫 天然免疫 CD59 银屑病患者
杨文东
作品数:468被引量:1,870H指数:19
供职机构: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脂联素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尹伟
作品数:72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猪红细胞 CR1 苦参碱 LIKE 补体受体
覃志坚
作品数:126被引量:375H指数:8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Β-地中海贫血 海尔福 壮族人群 免疫功能
王海滨
作品数:143被引量:608H指数:14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
研究主题:红细胞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 SARS 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