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6篇“ 行星波“的相关文章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中高层大气行星波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极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是冬季半球最剧烈的大气扰动现象之一.SSW期间温度和风场的剧烈变化被认为是冬季半球中高层大气动能量异常增强的主要原因.流星雷达是能够稳定连续探测中间层和低热层风场的重要地基探测设备.主要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子午工程”,我国已建设了多个流星雷达观测台站,对中间层和低热层风场进行了长期稳定连续的监测,为揭示SSW期间中间层和低热层动异常变化的物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资料.本文简述了近年来以我国“子午工程”流星雷达监测数据为核心,SSW期间中高层大气行星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入讨论了冬季半球中高层大气行星波发生异常变化的主要激发机制.随着“子午工程”二期十个流星雷达台站即将建成,本文对利用“子午工程”流星雷达监测台网进一步研究SSW期间中高层大气动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展望.
马铮龚韵张绍东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2018-2019年平流层顶抬升事件期间的准定常行星波
2024年
2018-2019年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冬季发生了平流层顶抬升事件,各种大气动在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卫星和再分析数据,给出了在这次ES事件发生前后平流层顶和背景大气的变化,深入研究了准定常行星波在平流层和中间层下部的活动.结果显示,纬向数为1的准定常行星1在12月初开始增强,在12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在整个12月,即原平流层顶的下降与增温阶段,都呈现出对背景大气强烈的西向强迫.在平流层顶抬升事件发生后,该活动减弱,对背景大气的拽力很弱,可能没有参与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后续阶段.纬向数为2的准定常行星在ES事件发生前活动较弱,而在1月中旬开始增强,在1月中旬到2月末,即高平流层顶形成阶段以及之后的下降与增温阶段,呈现出对背景大气的西向强迫,强迫中心随高度的下降与高平流层顶的下降一致,说明该主要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
苏伟黄春明
关键词:准定常行星波平流层
赤道行星波动对孟加拉湾上层盐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
陈淑玲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和行星波对中高纬度大气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与大气活动息息相关,更对人类生活的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因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已经危害到人类生存的家园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此外,在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当下,大气环境与气候演变问题事...
师宇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行星波中层大气
20世纪末行星波活动与北极平流层冬季逐月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为了探究20世纪末行星波活动对平流层温度与环流的影响,本文使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WACCM模式资料,从气候态特征、年代际变化和动力强迫方面研究了平流层温度与环流的变化及其与行星波活动的关系。具体来说,本文首先研究了20...
徐凡森
关键词:平流层年代际变化行星波瞬变波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行星波活动的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流星雷达、MST雷达和无线电探空仪观测资料,结合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北半球2015年春季平流层最后增温(SFW)和2016年初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和SFW事件期间,从对流层到中间层低热层区域的行星波的结构...
余繁荣
关键词: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中间层行星波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半球不对称性研究
行星波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间层和平流层的周期性振荡。行星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耗散、破碎以及非线性相互作用,进而构成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行星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能造成电离层的显著变化,而电离层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唐梁
关键词:相速度准两年振荡
2016和2019年北半球SSW期间MLT区域潮汐行星波变化特性研究
本文利用沿北半球120°E子午线分布的位于漠河(MH53.5°N,122.3°E),北京(BJ,40.3°N,116.2°E)和武汉(WH,30.5°N,114.6°E)的三个流星雷达台站的观测数据,使用Lomb-Sca...
薛竣玮
关键词:潮汐波行星波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变化及中高纬度行星波对其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使用1961—2016年NCEP1再分析资料和GPCC全球降水分析资料,确定了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的空间范围,分析了季风边缘带的南北边界位置、降水、面积的相互关系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讨论了造成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平均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经黄土高原和中国东北地区向亚洲东岸延伸的带状区域上,根据下垫面性质、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将季风北边缘带划分为青藏高原区(85°E~105°E)、黄土高原区(105°E~115°E)和中国东北区(115°E~135°E)3段,季风边缘带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其南边界位置有显著的正相关,青藏高原季风边缘带面积变化与其南界位置显著负相关,黄土高原季风边缘带和东北季风边缘带面积与北边界位置显著正相关,且3段季风边缘带的位置、面积、降水均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与欧亚中高纬对流层上层自西向东传播的欧亚(EU)遥相关列密切相关,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时期,亚洲低纬度地区对流活动偏弱、非洲东岸近赤道地区200 hPa异常辐合可能造成索马里急流和亚洲夏季风强度整体偏弱,200 hPa亚洲急流强度弱且位置偏北,500 hPa中国北方受西风带异常高压控制,东亚夏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偏少。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多与欧亚中高纬对流层上层沿亚洲急流向东传播的丝绸之路(SRP)列密切相关,200 hPa、500 hPa环流形势与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偏少时期基本相反,东亚夏季风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特征,季风边缘带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谭政华巩远发
关键词:亚洲季风
中高纬度大气动力学中的行星波研究
张宸宁

相关作者

陈文
作品数:111被引量:1,857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准定常行星波 年际变化 东亚冬季风 北极涛动 ENSO
黄荣辉
作品数:248被引量:6,266H指数:4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热带气旋 大气环流 准定常行星波
陈培仁
作品数:35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电离层 赤道异常 行星波 赤道 QBO
魏科
作品数:32被引量:39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平流层 准定常行星波 平流层极涡 东亚冬季风 北半球
王林
作品数:59被引量:81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东亚冬季风 年际变化 台风 年代际变化 平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