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26篇“ 行政体制“的相关文章
- 西夏的二元地方行政体制(下)
- 2025年
- 地方行政体制是关联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重要议题,目前学术界对西夏行政体制有多种看法。从西夏职官设置类型入手,通过对《法则》《亥年新法》中新译出的有关西夏地方行政体制史料的分析,可知西夏同时实行府县制与类头下军州制。府县制沿袭唐宋制度而来,为府领县的二级制,县之下设乡里;类头下军州制与西夏的部落制存在密切联系。拥有私属人口、私属土地甚至私甲的部落首领在西夏建立后转变为“■”,这些有“■”的州县城寨归属监军司、经略司管理系统并设“州主”作为行政长官。西夏由此完成由从部落制到国家行政体制的转变,成为集权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的府县制和类头下军州制各成体系、相互独立,二元性是其显著特点。这种二元行政体制并非西夏首创,而是沿袭了这一地域的统治习惯,这既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同时存在的历史必然,也是由松散部落制向集权制国家转变的不二选择。从现有材料看,西夏晚期府县制与类头下军州制依然并行,类头下军州仍在当时社会占有较高比重。
- 梁松涛周龙龙
- 关键词:二元性
- 行政体制改革中责权关系的理论反思与逻辑重构
- 2025年
- 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打破现有的“机构−责任−权力”配置格局,实践中主要有权力中心和责任中心两种改革模式。部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采用权力中心模式,导致行政主体责权分离,根源在于对责权关系的错误认知。我国应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确立责任中心地位的基础上,重构因责配权的责权关系,实现权随责移、责任先行、责权一致、主体明确。以责权关系检视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向,通过事权改革先行调整行政责任,修正改革方案中责权调整分离的规定,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模式从绝对集中向相对集中、横向配置向纵向配置调整,重心从权力共同体向责任共同体、权力清单向权责清单调整。
- 陈鹏宇徐继敏刘雨霖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 行政体制改革对边界污染的影响——基于“扩权强县”的经验证据
- 2025年
- 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边界污染一直是治理的难题。基于2000—2010年县区面板数据、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考察行政体制改革对边界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在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实施的“扩权强县”改革后,边界县的空气污染显著增加。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距离省会城市150—200公里的边界县,“扩权强县”改革的污染效应最大,但对于距离省会城市50公里以内与300公里以外的边界县而言,这一污染效应并不明显。而对于人口较多、乡镇个数较多的边界县而言,“扩权强县”对辖区污染的加剧作用则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压力的减轻并不能缓解“扩权强县”的边界污染效应。机制检验表明,相比于中心县,“扩权强县”改革降低了边界县的环境规制力度,导致边界地区的污染排放加剧。因此,应持续深化纵向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地方干部考核机制,同时构建有效的跨区域协同治理体系。
- 毛晖王明月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环境规制
- 清代新疆行政体制演变之讨论
- 2025年
- 一体化是清朝“大一统”建构的必然,清朝前期藉“地理系统”打破宋明理学的局限,把疆域的功绩转述成建立“大一统”的条件。道咸之后,随着藩、属与内省关系的演变,朝廷通过持续的军事调整,推动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上与全国其他省份的一体化。伴随着清末“藩部内属”“行政一体”思想的转变,最终为近代边疆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 郭胜利张燕
- 关键词:清代
- 新时代兵团行政体制改革的四重逻辑
- 在新疆建立且担负维稳戍边使命的兵团,因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建立了特殊的体制,又因其构成和职能上的特殊性,形成了现在兵团特殊的行政体制。自兵团深化改革以来,兵团行政体制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兵团行政体制改革蕴含着...
- 黎凡宁
- 关键词:兵团行政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
- 西夏的二元地方行政体制(上)
- 2024年
- 从西夏职官设置类型入手,通过对《法则》《亥年新法》中新译出的有关西夏地方行政体制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西夏同时实行府县制与类头下军州制。府县制是沿袭唐宋制度而来,为府领县的二级制,县之下设乡里;类头下军州制与西夏的部落制有密切联系。拥有私属人口、私属土地甚至私甲的部落首领在西夏立国后转变为“■■”,这些有“■■”的州县城寨归属监军司、经略司管理系统,“州主”为行政长官。由此,西夏完成由部落制到国家行政体制的转变,这种体制成为集权式国家。西夏的府县制和类头下军州制各成体系、相互独立,二元性是其显著特点。这种二元的行政体制并非西夏首创,只是沿袭了这一地域的统治习惯,它既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同时存在的历史必然,也是由松散部落制向集权制国家转变的选择。西夏晚期,府县制与类头下军州制依然并行。从现有材料看,类头下军州在西夏晚期社会依然占有较高比重。
- 梁松涛周龙龙
- 关键词:二元性
- 直属:行政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
- 2024年
- 直属体制对行政区划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实施直属体制是包括行政区划体制在内的行政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属体制创新包括设立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副地级市,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由贸易区等多种方式,垂直管理,扩权强县,省直管县,撤销街道与直管社区等。以扁平化为核心的直属体制可以产生直属效应,即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这符合当下新型的管理学、组织学理论创新。建立中央与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合理的权责体系,是研究直属体制、行政区划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时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 李宜春
- 关键词:行政区划扁平化
- 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变化与改革被引量:7
- 2024年
- 我国采用网状行政体制,虽然推进了多种类型改革措施,均未解决体制存在的部门分割和信息壁垒问题。数字时代,随着案卷材料等数据化,数据成为重要行政资源。数字治理未改变科层级体制,但促进了平台型、整体型、多元共治型行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促成了行政活动中的线型行政体制。数字时代须改革科层制行政体制,减少管理层级,建立扁平化、线型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纵向不同层级政府间事权差异化配置,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和“设区的市”与市辖区一级管理体制。数字时代行政机关之间的协助、配合成为常态,跨部门全面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已无必要,不同部门、层级、地区协调、配合的全国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成为必然。宜将各类行政登记职责上升为中央事权,国家成立统一登记机构集中办理居民身份、婚姻、工商、不动产等登记事项。
- 徐继敏
- 关键词:行政体制数字政府
- 试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2024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从未停止。每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层次原因都是经济发展带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从农业型政府向城市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乡镇具有了一定产业规模经济、一定聚居人口及一定经济发达水平。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镇必须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以此来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经济的管理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对几个省份的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 郁倩黄一豪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经济管理
- 机构编制法定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
- 2024年
- 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阐释机构编制法定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概念、意义、现状与挑战,进一步探讨机构编制法定化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提出推动机构编制法定化建设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的策略。
- 刘光炎
-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互动关系
相关作者
- 汪玉凯

- 作品数:381被引量:1,69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 政府改革
- 薄贵利

- 作品数:81被引量:84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体制改革 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 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行政体制
- 魏礼群

- 作品数:151被引量:4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国务院研究室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行政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行政体制 社会治理
- 李军鹏

- 作品数:134被引量:1,30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管理 政府职能 行政改革
- 陈振明

- 作品数:194被引量:3,383H指数:3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 研究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