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99篇“ 血管腔内“的相关文章
血管超声结合术中造影定位下肢动脉病变位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超声结合术中造影定位下肢动脉病变位置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应用血管超声诊断仪对病变段血管进行超声检测,在超声导管观察到病变部位时,标记此病变在超声图像上的位置,同时通过造影观察超声...
董智慧蒋小浪乔冠宇刘浩邹凌威符伟国
血管技术治疗医源性血管异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技术治疗医源性血管异物(IF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福总教学医院(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3例发生医源性IFB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异物类型、异物滞留部位、治疗方式等进行总结,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血管技术治疗医源性IFB的疗效。结果13例患者的异物类型:7例输液港断离,3例中心静脉导管断离,1例导丝脱落以及2例下静脉滤器断离。异物滞留血管位置:5例患者异物整体位于右心房;3例整体位于下静脉;2例整体位于上静脉;1例一端位于上静脉,另一端位于右心房;1例一端位于肝静脉,另一端位于右心房;1例位于整个静脉。13例患者的血管异物均采用介入手段顺利取出,且均通过右股静脉通路进行,技术成功率高达100%。11例患者采用单纯的单弯导管配合鹅颈抓捕器成功将IFB取出,2例中心静脉导管断裂的患者采取其他介入手段(猪尾导管配合鹅颈抓捕器)将异物取出,术后均接受针对性抗凝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行X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提示IFB均取出,无异物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复查血管通畅。结论介入治疗是IFB的首选治疗方式,大部分IFB均可通过鹅颈抓捕器进行抓捕,而当异物与血管壁粘连严重导致单纯抓捕器抓取难度较大时,可以通过导丝或导管辅助抓捕器间接抓捕IFB,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陈银珍林鸿铭许磊周日东郑纪昌林晨陈小彬
关键词:血管腔内技术医源性疗效
血管模拟器在激发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血管外科的兴趣方面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评估基于模拟的课程,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在血管外科方面的技术表现和兴趣水平。方法纳入从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实习的41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完成了兴趣调查,并在血管模拟器上进行了预测试。实习期间每周指导模拟器课程,并在模拟器上完成最终的测试后。模拟机在测试前和测试后确定客观的程序,由血管外科教师使用结构化的全球评估量表对主观表现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接受了关于血管外科作为职业选择的意见调查。最后,在课程结束半年后,再次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对血管外科的兴趣。结果从诊断时间,支架展开时间,透视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支架释放效果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5%的学生表示血管模拟器增加了他们对血管外科的知识和兴趣。结论在模拟器上接受血管手术的指导会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血管外科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模拟器的课程可能会作为血管外科培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瀚魁吴洲鹏赵纪春
多模态血管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血管治疗的应用与进展
2025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传统影像技术[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斑块易损性及术中动态监测方面存在局限。多模态血管成像技术,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管超声(IVUS)及其双模系统(IVUS-OCT)等,为血管病变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工具。在血管治疗中,多模态技术可术前评估斑块风险,指导支架选型;术中实时监测支架贴壁性、血栓类型及并发症;术后追踪再狭窄及膜修复,优化预后管理。然而,多模态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领域的应用仍面临颅血管迂曲、设备成本及影像融合算法等技术瓶颈。未来,结合人工智能与微型化导管技术,多模态成像有望实现“结构-功能-分子”三位一体评估,推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精准化革新。
李沛昕骆翔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
PSV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术后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术后的应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分泌科收治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检测患者患肢股浅动脉PSV及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SV和ABI、TBI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周、6个月,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患肢股浅动脉PSV均低于术前,TBI、ABI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PSV、TBI、ABI水平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V与ABI、TB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SV可作为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术后疗效的指标,在指导经皮血管成形术方面起到可靠的效果,且无创、安全,是评估介入手术治疗预后的优选临床方法。
李晓波熊述曾竹青姚金萍章志
关键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收缩期峰值流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
2025年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近期疗效。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介入科及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放射介入科就诊的ASO-LE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施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LEABG)治疗的LEABG组(n=30)和实施DSA引导下PTA治疗的DSA结合PTA组(n=30)。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术后1、3、6个月血管通畅率,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踝肱指数(ABI)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DSA结合PTA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EABG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低于LEA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 d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DSA结合PTA组低于LEABG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足背动脉径(D)、血流量(BF)、血流峰速(PV)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DSA结合PTA组血管通畅率为93.33%,高于LEABG组的73.33%;术后6个月LEABG组血管通畅率低于术后1个月的96.67%(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6个月两组ABI呈升高趋势,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随访期间,DSA结合P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LEABG组的26.67%(P<0.05)。与LEABG比较,DSA引导下PTA治疗ASO-LE术中出血量更少,围手术期疼痛更轻,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患肢缺血程度改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佳,近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包东明郭赟吴文泽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成形术近期疗效
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导管体外防弯曲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导管体外防弯曲装置,属于手术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安装座、推送安装座、弹簧、软管及导管;所述固定安装座固定在手术机器人上;软管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安装座的通孔A,另一端穿过推...
肖楠王凯迪曾昱雯袁杭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动静脉瘘狭窄经皮血管血管成形术(PTA)术后作用的研究
2025年
分析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经皮血管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本院HIS、PASS系统中录入的PTA治疗的AVF狭窄患者资料,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9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常规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n=30),将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患者纳入观察组1组(n=30),口服阿司匹林患者纳入观察组2组(n=30)。进行术后情况评估。结果 三组之间术后3个月瘘狭窄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间瘘维持情况有指标差异(P<0.05);三组部分凝血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术后3个月毒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AVF狭窄行PTA术后发挥了良好的抗凝血作用,降低了瘘狭窄率,也降低了毒素水平,提升了治疗效果。
朱泽峰邓洁曾峥董晓敏陈薇
关键词:PTA硫酸氢氯吡格雷
纤维蛋白原及血管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管皮功能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将其分为再狭窄组(n=51)和非再狭窄组(n=6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探讨FIB、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与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再狭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FIB、ET-1高于非再狭窄组,白蛋白、NO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CRP、白蛋白、CAR、FIB、ET-1、NO是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614,P_(非线性)=0.012;P=0.285,P_(非线性)=0.003;P=0.417,P_(非线性)=0.005),随着FIB、ET-1的升高、NO的降低,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呈非比例的增加。结论FIB、ET-1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NO升高是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保护因素;FIB、ET-1、NO与LEASO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风险均具有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赵峰邓默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血管再狭窄
血管剪刀套件及训练方法
血管剪刀套件及训练方法,涉及介入手术医疗器械。血管剪刀套件,包括剪刀装置;剪刀装置包括基座、滑套、鞘管、第一钢丝和剪刀组件;滑套滑动套装在基座的滑套滑动段上;鞘管后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鞘管连接段上,鞘管部设有第一...
邓礼明李扬周振航文豪钟曜阳

相关作者

王深明
作品数:538被引量:4,07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乳腺癌 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静脉性溃疡
常光其
作品数:201被引量:1,15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腔内治疗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部
刘昌伟
作品数:319被引量:1,481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腔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 腹主动脉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姚陈
作品数:117被引量:6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 腔内修复术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弓部
郭伟
作品数:673被引量:2,11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修复术 腔内治疗 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