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86篇“ 血栓性“的相关文章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2025年
目的探讨下肢血栓性静脉炎(SVT)患者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67例急下肢SVT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彩超明确诊断及血栓范围,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分为轻症组42例,重症组25例。所有患者给予迈之灵口服、中药煎剂熏洗及多磺酸粘多糖外用基础治疗,轻症组给予阿司匹林缓解肿痛症状,而重症组患者给予每日1次利伐沙班10 mg抗凝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症状缓解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及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治疗后随访30 d,明确VTE发生及SVT复发情况。结果SVT发病因素多样,但以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居多(轻症34例,重症18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红肿疼痛、皮下硬结条索改变、色素沉着等。所有急期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下降(t=15.667、29.314,P<0.01)。轻症组总体疗效优于重症组(Z=2.281,P=0.023)。轻症组1例出现血栓蔓延转为重症,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症状缓解,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重症组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按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血栓消退。轻症组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重症组出现1例鼻出血,停药后恢复。30 d随访两组均无VTE事件发生,无SVT复发。结论SVT病因多样,血栓位置、范围及临床表现不一,根据SVT临床特点进行风险评估,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VTE形成及SVT的复发,具有良好疗效。
乔威刘佳莅夏成勇姜伟华邵泽锋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下肢下肢静脉曲张利伐沙班中药熏洗
一种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蚯蚓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多肽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蚯蚓多肽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蚯蚓多肽的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5或SEQ ID NO:6所示序列中的至少...
梁会亮李振陈国蕊魏志方高玉生李运致
阿司匹林急诊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探讨阿司匹林对血栓性脑梗塞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名血栓性脑梗塞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而观察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通过两组疗效的比较来评估阿司匹林的效果。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意义显著(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值均﹤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于血栓性脑梗塞的急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先住提升血栓性脑梗塞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王翠艳
关键词:阿司匹林急诊血栓性脑梗塞
纳米药物:急诊血栓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策略
2025年
急诊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中的一大挑战,这些疾病通常伴随有高致死率,且对药物治疗的响应差。近年来,纳米药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和生物相容已经逐渐成为解决急诊血栓性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的新策略。本文综述了纳米药物在急诊血栓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涵盖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制备、靶向递送机制、在急诊血栓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湘国边圆袁秋环梅林强徐峰
关键词:纳米药物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2025年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溶血贫血、血小板减少、缺血器官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TMA主要影响肾脏,但也可能涉及其他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TMA的病因复杂多样,可由含1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成员13活缺乏或补体失调所致,也可继发于感染、妊娠、药物、自身免疫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描述TMA的分类和命名,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TMA患者,并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不同类型TMA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简要综述。
杨晓雨王传孝徐岩栾弘
关键词:血栓性微血管病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2025年
血栓性浅静脉炎(SVT)中医称为青蛇毒,是一种发生在肢体浅静脉血栓性、炎的病变,也是临床常见的良自限疾病。临床表现为浅静脉分布区的红、肿、热、痛,并伴有条索样硬结。目前,西医运用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未达最佳共识。与此同时,中医特色疗法对SVT的研究随着时间深入,以其疗效具有一定优势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为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疾苦,本文就SVT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促进SVT的治疗发展。
李锦杨旭
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重度狼疮肾炎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
2025年
该文报道了1例青少年重度狼疮肾炎合并进行溶血贫血、血小板降低、多系统器官受累病例,患者以血肌酐持续升高伴少尿起病,通过基因检测、分子技术实现精准诊断,确诊狼疮肾炎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经及时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阻断B细胞靶点及补体激活靶点、补充冰冻血浆等治疗手段,患者尿量、肾功能恢复,水肿减退;尿红细胞和尿蛋白量降低,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水平恢复正常水平。
刘玉秋蒋淳王凤梅杨艳王彬张晓良
关键词:狼疮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
清毒通脉方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清毒通脉方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清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迈之灵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肿、疼痛、色素沉着、条索状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毒通脉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疗效较好。
孔繁昌孔庆瑞韩思梁石云李利娜吴秀改
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对照治疗观察
用于血栓性微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治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血栓性微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治疗的装置,可作为血液检测试剂盒使用,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内置套筒,所述内置套筒的侧面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部设置有可替换式的血液滤条,所述...
马丹军林泽彬袁凤桐喻文海张佳乐
巨噬细胞极化在部分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
2025年
血栓性疾病是指因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总称,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可概括为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源凝血系统启动、血小板黏附聚集、纤维蛋白网生成、血细胞淤积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参与局部的炎症反应,调控血栓的形成和消退。巨噬细胞极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主要指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巨噬细胞极化可分为经典型(M1型)、替代型(M2型)以及一些特殊的极化状态。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转变在免疫应答、病原体感染、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巨噬细胞极化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调控关系,为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申屠昊鹏杨菁葛卫清周涛宋恩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巨噬细胞

相关作者

阮长耿
作品数:1,038被引量:3,181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白血病
侯玉芬
作品数:307被引量:603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余自强
作品数:168被引量:550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 基因突变 获得性
王兆钺
作品数:407被引量:1,613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 发病机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李树清
作品数:192被引量:575H指数:1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树鼩 脑缺血 光化学 缺血后适应 局部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