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04篇“ 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相关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PLT)相关参数及PLT{1}蛋白1(TSP-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本院收治的83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PLT相关参数及TSP-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T参数及TSP-1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LT计数、PLT压积、大PLT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平均容积(MPV)、PLT体积分布宽度(PDW)、T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gG、MPV、C3、C4、PLT、TSP-1水平是影响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LT、TSP-1及三者联合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灵敏度分别为72.41%、75.86%、68.97%、79.31%,特异度分别为70.37%、79.63%、77.78%、83.3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751、0.739、0.892。【结论】PLT参数中的MPV、PLT及TSP-1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其联合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效能良好。
- 朱桂芝王峰曲燕倪萍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
- 金属肽酶含血小板{1}蛋白1作为妊娠剧吐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金属肽酶含血小板{1}蛋白1(ADAMTS-1)作为妊娠剧吐(HG)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妊娠剧吐的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51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清的ADAMTS-1表达水平及孕妇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并评估外周血清ADAMTS-1表达水平和尿酮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尿酮、血糖、谷丙转氨酶、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比积、血小板平均体积、降钙素原、血小板分布宽度和ADAMTS-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2.490、-2.780、-3.024、-2.674、-2.978、-7.595、-19.812、-11.596,P<0.05);ADAMTS-1与患者尿酮、谷丙转氨酶、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钙素原、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22、0.21、0.22、0.51、0.66,P<0.05),与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和促甲状腺激素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32,P<0.05);使用ADAMTS-1诊断妊娠剧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5%CI=0.88~1.00,P<0.05),ADAMTS-1的临界值为9.48ng/mL,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98.04%。结论HG患者的血清ADAMTS-1显著升高,可作为妊娠剧吐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 王海燕蒙秋张静黄守国
- 关键词:ADAMTS-1妊娠剧吐外周血
- 肾组织血小板{1}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1}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汤绚丽杜园园余瑾叶田朱虹陈银凤李晓虹
- 关键词:膜性肾病
- 血小板{1}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 2023年
- 血小板{1}蛋白(TSP)作为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CM)中的非结构性蛋白家族,由5种多功能糖蛋白(TSP-1,2,3,4,5)组成,其中以血小板{1}蛋白1(TSP-1)的研究最为广泛。TSP-1作为ECM蛋白,存在多个结构域,可与细胞受体、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等多种配体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调节配体的结构与活性,进而调节不同细胞响应环境刺激的活性,影响各种心{10}管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该研究就TSP-1在心{10}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综述,为心{10}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陈韫陆张凯捷刘震杰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小板反应蛋白1信号传导通路
- 凝血因子Ⅷ、{1}反应蛋白1及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及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水平,并探讨三者对CG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3例CGN患者作为研究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血浆FⅧ活性、TSP-1水平、sAxl水平。分析CGN患者血浆FⅧ活性、TSP-1水平和sAxl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FⅧ、TSP-1及sAxl对CGN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浆FⅧ活性、血浆TSP-1水平、sAxl水平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均P<0.05)。CGN患者血浆FⅧ活性及TSP-1、sAxl水平与血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均呈正相关,与GFR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浆FⅧ活性、TSP-1水平、sAxl水平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CGN的灵敏度分别为87.30%、77.78%、85.71%、84.13%,特异度分别为56.36%、50.91%、58.18%、61.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19、0.702、0.793。结论CGN患者血浆FⅧ活性及TSP-1、sAxl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CGN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陈聪永程莉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反应蛋白1
- 糖皮质激素受体激活调控血小板{1}蛋白1(TSP-1)的机制研究
- 目的:血小板{1}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加重血栓形成。慢性应激会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凝血失调,血栓形成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然而慢性应激导...
- 王焱焱
- 关键词:TSP-1慢性应激血小板
- 血小板{1}蛋白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视网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血小板{1}蛋白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视网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眼病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联合验证了血小板{1}蛋白1(THBS‑1)在实验性蓝光诱导的视网膜炎症中的抗炎效果并验证...
- 谷平鞠雅晗
- 血小板{1}蛋白1及水通道蛋白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近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反应蛋白1(TSP1)及水通道蛋白9(AQP9)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收治的AIS患者184例,均随访3个月,失访2例,最终纳入182例,并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35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测血清TSP1和AQP9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70岁(63.83%vs 28.89%)、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48.94%vs 20.74%)比例、血清TSP1[(251.73±47.84)μg/Lvs(203.33±51.84)μg/L]和AQP9[(31.49±6.63)μg/Lvs(24.98±7.06)μg/L]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5.903,95%CI:1.398~24.932)、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7.560,95%CI:2.211~25.851)、TSP1(OR=1.021,95%CI:1.011~1.031)、AQP9(OR=1.153,95%CI:1.076~1.236)是AI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SP1和AQP9水平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9、0.54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SP1、AQP9和两项联合预测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50和0.868,敏感性分别为66.0%、78.7%和87.2%,特异性分别为79.3%、62.2%和82.2%。结论TSP1和AQP9可作为评估AIS患者近期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戴晶王兴梅
- 关键词:凝血酶敏感蛋白1水孔蛋白质类卒中预后
- 血小板{1}蛋白1与老年脑卒中继发癫痫的炎症{1}及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1}蛋白1(TSP-1)对老年病人脑卒中后癫痫(PSE)、炎症{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20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脑卒中7 d后有无发生PSE分为PSE组(n=23)及非PSE组(n=181)。比较2组病人血清外泌体蛋白TSP-1表达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病人发生PSE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TSP-1对老年脑卒中病人发生PSE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TSP-1表达与炎症因子和认知损害的相关性。结果PSE组病人TSP-1表达显著高于非PSE组病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低钙血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SP-1均是老年脑卒中病人发生PS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SP-1表达预测老年脑卒中病人发生PSE的AUC为0.886(95%CI0.829~0.943),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1.8%和87.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E病人TSP-1表达与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9、0.919、0.68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SE病人TSP-1表达与MMSE量表得分差值呈负相关(r=-0.768,P<0.001)。结论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外泌体蛋白TSP-1高表达者更易发生PSE,且TSP-1高表达与炎症{1}及认知损害相关。
- 王为赵蒙李昀殷宏宇
- 关键词:脑卒中脑卒中后癫痫血小板反应蛋白1炎症反应
- 急性脑梗死中血小板{1}蛋白1表达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关系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中血小板{1}蛋白1(TSP1)与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07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病例组,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进行检测TSP1、转化生长因子(TG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三者表达情况,以及不同NIHSS评分下三者表达情况;利用Spearman方法分析TSP1与TGFα、FGF2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法分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TSP1、TGFα和FGF2对脑梗死的预后情况。结果病例组TSP1、TGFα、FGF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分组仅TSP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SP1表达水平与TGFα、FGF2成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示TSP1、TGFα、FGF2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示三者均可作为脑梗死疾病诊断的潜在指标。结论病例组TSP1作为血管生成的抑制剂与促进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作用,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 李静娜张斯淼程丹姚玉兰王运良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小板反应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