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5篇“ 血吸虫病肝硬化“的相关文章
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2年1月本院诊断为血吸虫病肝硬化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81)和预后不良组(n=2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影响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正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组Hb、PLT、ALB水平较低(t=2.646、2.069、3.880,均P<0.05);TBIL、DBIL、Cr、BUN、PT、INR均较高(t=-5.610、-7.549、-5.607、-6.182、-3.014、-6.87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BIL、DBIL、ALB、Cr、BUN、PT、INR、Hb、PLT的AUC值分别为0.835、0.918、0.754、0.844、0.878、0.696、0.861、0.672、0.6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8.6μmol/L、32.2μmol/L、3.0 g/dL、125μmol/L、7.7 mmol/L、19.66 s、1.67、81 g/L、96×10^(9)/L。腹水(有)、TBIL>58.6μmol/L、DBIL>32.2μmol/L、ALB≤3.0 g/dL、PT>19.66 s、INR>1.67、PLT≤96×10^(9)/L是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31(95%CI:0.729~0.936)。列线图模型预测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阈值>0.12时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该模型对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好,可用于识别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
叶黎许海燕金振廷杨春兰
关键词:血吸虫肝硬化
素钠抗凝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析达素钠抗凝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达素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门静脉栓体积[于治疗前(T_(1))、治疗1个月(T_(2))、治疗3个月(T_(3))及治疗6个月(T4)测定]、凝指标(凝酶原时间、小板计数)、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及并发症。结果:T_(2)、T_(3)、T_(4),两组门静脉栓体积较T1缩小,凝酶原时间延长,小板计数升高,且观察组门静脉栓体积小于对照组,凝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ALT、AST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门静脉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素钠抗凝可有效改善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门静脉栓患者的栓体积,改善凝功能指标,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管再通。
田岳霄胡恒宁娟
关键词:达肝素钠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血栓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腹水的临床护理干预
2021年
研究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并发症腹水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所2016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就诊的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选择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死亡率以及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低于实验组,死亡率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得分以及抑郁自评得分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腹水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增加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陈秋琴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护理干预
长兴县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内分泌指标的改变特点探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长兴县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内分泌指标的改变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本院因血吸虫合并肝硬化住院治疗的患者42例,依据患者尿钠排泄率将其分为轻型(21例)、中型(13例)及重型(8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其静脉,分离其清,利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清中T3、T4及rT3水平变化,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清中TP、TBil、A1b及ALT水平变化。结果轻型组其清中T3、T4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型和重型组T3、T4水平降低趋势更加明显(P<0.05)。三组分型患者其rT3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型和重型组更为显著(P<0.05),而T3/rT3和T4/rT3在轻中重型上呈现出一定下降趋势(P<0.05)。在三组分型中其Tbil、TP及A1b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ALT在轻中重型三组上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从长兴县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而T3/rT3和T4/rT3比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动态监测其情变化及判断预后一项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卢敏陈青叶文彬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硬化甲状腺激素
自拟慈甲软饮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自拟慈甲软饮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自拟慈甲软饮配合针灸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功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慈甲软饮配合针灸疗法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佳,能使脏纤维硬化获得逆转,改善患者的脏功能及消除腹水和杀虫的功效,最终达到标本兼治之效,可以推广与应用。
贺宏州范杰冯幸
关键词:针灸疗法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门-体分流程度评估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门-体静脉分流程度在评估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中的应用。方法以金山医院经临床证实的33例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患者,及29例血吸虫病肝硬化非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上腹部128层螺旋CT扫描。采用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TSMIP)、多平面重建(MPR)对门静脉系进行管重建,对两组患者门-体静脉分流程度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各侧支管分流程度与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的关系。结果 33例上消化道出患者中,侧支管发生率如下:胃左静脉曲张86.4%、胃短静脉曲张68.2%、食管静脉曲张50.0%、食管旁静脉曲张50.0%、胃底静脉曲张37.9%、胃肾静脉69.7%、脾肾静脉51.5%、腹壁静脉曲张25.8%、网膜静脉曲张15.2%、脾周静脉曲张63.6%、附脐静脉曲张34.8%、腹膜后-椎旁静脉40.9%、肠系膜静脉曲张36.4%。出组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胃左静脉和胃底静脉的发生率和分流程度均明显大于非出组(P值均<0.05)。结论 CT门静脉系成像可精确显示各类侧支管的部位、程度及走向。食管静脉、食管旁静脉、胃左静脉和胃底静脉能较准确地预测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的风险情况,上述侧支管分流程度越高,上消化道出危险性就越大。
鞠帅李瀛纪昌学张飚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硬化患者凝相关参数比较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硬化患者凝功能相关参数在不同功能分级下的差异,为临床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荆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住院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63例、乙型肝硬化患者80例分别作为血吸虫肝硬化组和乙肝硬化组;选择同期因胃住院并排除患其他可能影响凝功能疾的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凝相关参数值,以及不同Child-Pugh分级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硬化患者相关参数值。结果 3组凝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凝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小板(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512、81.672、37.612、104.475、52.497、102.233,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血吸虫病和乙肝硬化患者的PT、INR、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LT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吸虫病肝硬化组相比,乙肝硬化患者PT、INR、TT、APTT时间均明显延长,Fib及PL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A级时,乙肝硬化患者PLT减少程度较重;但当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B、C级时,2组患者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分级下,乙肝硬化组TT、APTT均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且Fib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乙肝硬化组PT、INR值仅在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时较血吸虫病肝硬化组延长;在功能为C级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和乙型肝硬化患者凝功能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在功能受损程度较轻时,后者凝功能下降更明显;功能受损严重时,后者内源性凝途径的影响更为明显,外源性凝途径的影响及PLT减少在两类患者中差异不大。
刘顺秦梦汤绍迁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乙型肝炎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
用小剂量的利尿剂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用小剂量的利尿剂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抽选常熟市古里中心卫生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利尿剂组(20例)和基础组(2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利尿剂组患者加用小剂量的利尿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各项生化检查指标(包括钾、钠、白蛋白及总胆红素)和情的复发情况。结果:1)利尿剂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率高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利尿剂组患者钾、钠、白蛋白的水平高于基础组患者,其总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利尿剂组患者情的复发率低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剂量的利尿剂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的效果确切,能够降低患者情的复发率。
高峰
关键词:小剂量利尿剂
替米沙坦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A组50例,给予口服替米沙坦80mg/d;对照组B组30例,给予普萘洛尔20~40mg/d,疗程2周。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纤维化指标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采用美国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DPV)及门静脉平均流速(VPV)。结果:两组治疗前流动力学指标DPV、V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流动力学指标DPV、VPV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两组间患者治疗后流动力学指标DPV、V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HA、PCⅢ、LN、C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HA、PCⅢ比较明显下降(P〈0.05),LN、C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HA、PCⅢ、LN、C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HA、PCⅢ比较明显下降(P〈0.05),LN、C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安全有效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
郭文建牛雪花周建敏于荣强胡韬李海洪叶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替米沙坦血吸虫病
介入断流后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和部分脾栓塞术(PSE)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41例均为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TVE和PSE术。术后监测患者的功能及象变化,2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 41例患者行PTVE和PSE术治疗后,象及功能恢复正常,未见上消化道出征象,于2周左右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3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PTVE联合PSE术后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无风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蒋巍杨军刘娟娟刘红梅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血吸虫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相关作者

王超
作品数:137被引量:496H指数:10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门静脉高压症 膀胱癌 膀胱肿瘤 后腹腔镜
鞠帅
作品数:18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 准分子 血吸虫病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
李瀛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卵巢癌 动态增强成像 静脉栓塞术
纪昌学
作品数:20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栓塞 疗效观察 肝储备功能 部分性脾栓塞术
乌剑利
作品数:29被引量:17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血吸虫病 内源性硫化氢 维生素E 血吸虫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