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 篇“ 螺钉数量 “的相关文章
空心拉力螺钉 数量 固定herscovici分型B型的内踝骨折疗效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空心拉力螺钉 数量 固定herscovici分型B型的内踝骨折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5例herscovici分型为B型的内踝骨折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随访12... 汪乐轩关键词:内踝骨折 螺钉数量 螺钉 数量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螺钉 数量 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对待检测设备的目标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得到输入图像,通过深度残差收缩模型对输入图像进行螺钉 识别,得到带有螺钉 标记的输出图像,根据输出图像,确定待检... 冯志珍 闫宗奎 高明亮 盛国军内侧柱不同支撑螺钉 数量 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内侧柱不同支撑螺钉 数量 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侧柱支撑螺钉 数量 的不同分为无支撑螺钉 组(A组,n=25).1枚支撑螺钉 组(B组,n=19).2枚支撑螺钉 组(C组,n=17),3枚支撑螺钉 组(D组,n=15)。随访12个月,比较四组患者抗剪切力刚度、抗压刚度、骨折愈合时间、肱骨头高度丢失值、颈干角、内翻角.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组患者的抗剪切力刚度及抗压刚度最大,均优于A组、B组及C组,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D组肱骨头丢失值、内翻角依次减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逐渐增加,D组Constant评分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0%(10/25).42.10%(8/19).17.64%(3/17).13.34%(2/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705,P=0.127)。[结论]选择2枚或3枚螺钉 内侧柱支撑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达到满意的恢复效果。其中使用3枚支撑螺钉 临床疗效最佳。 贺世集 党亚军一种螺钉 数量 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螺钉 数量 检测设备。该螺钉 数量 检测设备包括载物台板、水平导轨、安装座、摄像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载物台板用于放置待检样品;水平导轨设置于载物台板的上方;安装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水平导... 周鹏飞 谢坤 高建华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支撑螺钉 数量 与其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2015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不同数量 (0~3枚)内侧柱支撑螺钉 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螺钉 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无支撑螺钉 组(36例),1枚支撑螺钉 组(23例),2枚支撑螺钉 组(19例)和3枚支撑螺钉 组(12例)。Neer骨折分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18例;其中3例合并脱位。4组患者术前性别、骨折类型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末次随访时4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术后患侧肱骨头高度丢失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不同数量 支撑螺钉 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骨折复位的作用。结果术后90例患者获12~56个月(平均21.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3枚、2枚、1枚支撑螺钉 组及无支撑螺钉 组的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6.7±11.6)分、(74.1±7.4)分、(66.8±10.7)分、(65.8±10.2)分,肱骨头高度丢失分别平均为(1.4±1.0)mm、(2.9±1.2)mm、(5.3±3.2)mm及(6.7±3.3)mm。Constant评分3枚与2枚支撑螺钉 组比较无差异,两者与1枚支撑螺钉 组及无支撑螺钉 组比较有差异;肱骨头高度丢失3枚与2枚支撑螺钉 组、1枚支撑螺钉 组及无支撑螺钉 组比较有差异,2枚与1枚支撑螺钉 组及无支撑螺钉 组比较有差异。4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伴内侧粉碎性骨折或伴内侧骨缺损的肱骨近端骨折时,恢复内侧骨皮质支撑较困难,此时可选择内侧支撑螺钉 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且使用2枚或3枚内侧支撑螺钉 即可获得较满意的术后疗效。 郭伟军 赵友明 王新华 叶陆游 胡进 李庆龙 黄皆和关键词:肩骨折 内固定器 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固定骶骨侧不同螺钉 数量 的解剖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行前路双钢板固定,在骶骨侧拧入不同数量 的螺钉 ,明确在兼顾固定稳定的同时,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骶骨侧螺钉 固定几枚较安全。方法:(1)15具成人尸体骨盆,行普通CT平扫,保存薄层CT扫描数据,将数据带入Ma-terialies公司的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10.0(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10.0,MIMICS 10.0),模拟在骶髂关节前方行重建钢板固定,在骶骨侧置入2枚螺钉 ,明确其可行性;(2)15例标本左侧骶髂关节为A组,骶骨侧植入2枚螺钉 ,右侧为B组,骶骨侧置入1枚螺钉 ,测量钢板内侧缘到腰4、5神经根前支的距离,然后行前后位、入口位、出口位X线片扫描,观测螺钉 与骶髂关节的关系。结果:(1)MIMICS模拟显示骶骨侧植入2枚螺钉 是可行的;(2)左侧上、下钢板到腰5神经前支的距离分别为(3.0±1.4)mm和(1.5±1.0)mm,左侧上、下钢板可在腰4神经前支深面安全穿过;右侧上钢板与腰4、5神经前支距离分别为(5.0±1.1)mm和(10.3±1.3)mm,而下钢板分别为(2.7±0.5)mm和(5.0±1.1)mm。(3)骨盆摄片提示左侧上钢板无螺钉 进入骶髂关节,下钢板有4枚骶骨侧螺钉 进入骶髂关节;右侧上下钢板骶骨侧螺钉 均未进入骶髂关节。结论:考虑到骶髂关节固定的稳定性,前路双钢板骶骨侧上钢板置入2枚螺钉 ,下钢板置入1枚螺钉 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刘佳 高仕长 倪卫东 蒋电明 周程鹏关键词:骶髂关节 前方入路 螺钉 螺钉 数量 对钢板螺钉 内固定结构载荷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背景:根据目前生物力学内固定要求的提出,课题根据临床中部分骨折区域或者多段骨折处无法固定螺钉 的实际情况,探讨部分钢板的螺钉 孔不固定螺钉 后对钢板螺钉 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目的:观察螺钉 数量 对钢板螺钉 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03/2008-05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和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完成。材料: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标本,由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实验室提供。钛合金动力加压钢板24块,为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方法: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称性固定,每块钢板贴3个(分别编号ε1,ε2,ε3)应变计与钢板长轴平行。24个股骨骨折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标本。按下列分组连续进行测试:A组:1-2-6(1-2-6表示螺钉 位置);B组:1-2-3-6;C组:1-2-3-4-6;D组:1-2-3-4-5-6。主要观察指标:在材料实验机上分别进行平行矢状面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观察应力为200,400N时各组钢板的应变、挠度;随后进行扭转实验,观测股骨的扭转角度为1.428°,2.142°时各组钢板的应变变化。结果:①在三点折弯实验中,A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大,D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小。A组和C组,A组和D组,B组和D组之间钢板的平均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200N和400N的压应力作用下,A、B、C、D各组间挠度变化值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00N压应力作用相比,400N压应力作用挠度变化更大(P<0.05)。②扭转角度在2.142°内,各组样本在钢板中央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钢板应变最低,D组钢板应变最高,在钢板中央的应变与扭转角度呈正相关。结论:螺钉 数量 对钢板螺钉 内固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较少固定螺钉 的数量 ,增加了钢板螺钉 内固定结构的弹性形变能力。 张魁忠 吴柄华 徐聪 邓高荣 凌强 李太强关键词:动力加压钢板 螺钉数量 稳定性 胫骨中段骨折螺钉 数量 的生物力学实验 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接骨板固定常用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主张使用长钢板低密度螺钉 固定,但目前对于胫骨中段骨折应用螺钉 多少问题看法不一,且缺少生物力学依据。目的:观察胫骨中段骨折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时螺钉 数量 对骨折生物力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07/09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新鲜20~40岁成人尸体胫骨标本45根,长度30~38cm,平均34cm。方法:45根尸体胫骨标本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15根,分别作以下3种状态下的实验。测定完整的新鲜人胫骨在扭转、三点弯曲、压缩等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指标,确定垂直压缩应力为0~1000N,扭转角度为0°~3°,三点弯曲应力为0~400N。然后制成中段斜行无缺损骨折模型,以14孔不锈钢AO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分别使用6,10,14枚螺丝钉,测定扭转、三点弯曲、压缩等应力-应变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6枚,10枚和14枚螺丝钉固定不同压缩力垂直压缩时竖直方向应变及侧方应变值,不同扭转角度扭转时平均扭矩及不同加载应力三点弯曲压缩竖直方向应变。结果:6,10,14枚螺丝钉固定垂直压缩时竖直方向应变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侧方应变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扭矩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10,14枚螺丝钉固定三点弯曲竖直方向应变值分别为0.149±0.098,0.139±0.003,0.258±0.001,6枚螺丝钉和10枚螺丝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枚螺丝钉和其他两种情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材质相同、厚度相同、宽度相同、长度相同的钢板,使用不同数量 螺钉 (6,10,14枚),抗垂直压缩稳定性、抗扭转稳定性无明显差异,抗弯曲稳定性14枚螺丝钉反而较差。 胡新佳 杨述华 林博文 王华 肖德明 徐忠世 张美超 赵卫东关键词:胫骨骨折 螺钉数量 生物力学 螺钉 数量 对动力加压钢板应变和弯曲刚度的影响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模拟横断骨折模型中螺钉 数量 对动力加压钢板(DCP)应变和弯曲刚度的影响。方法30根用C620车床加工成长320 mm、Φ24 mm栗木条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6条。各组栗木条模拟中央横断骨折,一块十二孔的DCP对称性固定,3个应变片沿钢板表面纵行黏贴。螺钉 固定位置: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2-3-6;D组固定1-2-3-4-6;E组固定1-2-3-4-5-6。各组分别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载荷来自钢板同侧垂直于钢板平面长轴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结果B、C、D、E 4组50、100、150、200 N第1、3应变片的应变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2应变片的应变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弯矩下的弯曲刚度:A组(978.0±43.5)N.cm/度,B组(987.0±33.2)N.cm/度,C组(990.0±51.7)N.cm/度,D组(995.0±61.2)N.cm/度,E组(995.0±43.1)N.cm/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E 4组100、1502、00 N钢板表面平均应变值均小于A组(均P<0.05),B、C、D 3组100、150、200 N钢板表面平均应变值与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模拟单纯横断骨折的模型中行三点折弯测试,固定DCP长度及其工作长度,螺钉 数量 对DCP中央应变及弯曲刚度无明显影响,而对称性减少螺钉 数量 ,DCP平均应变可能增加。 黄勇全 舒勇 李浩 黄华伟 陈文明关键词:动力加压钢板 弯曲刚度 螺钉数量 螺钉 数量 对钢板应变和结构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螺钉 数量 对钢板应变和结构刚度的影响,为临床上钢板螺钉 内固定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二十四根栗木(chestnut/castaneamolliss)条,样本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六条,每根栗木条模拟... 刘宁关键词:螺钉数量 钢板 应力应变 刚度 骨骼手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勇全 作品数:25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结构刚度 动力加压钢板 螺钉数量 舒勇 作品数:123 被引量:357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力学 尤文肉瘤 脊髓型颈椎病 何剑颖 作品数:35 被引量:80 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保护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跌倒 脊柱 何长街 作品数:29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腹痛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急救患者 院前 黄江 作品数:8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钢板螺钉内固定 螺钉数量 动力加压钢板 弯曲刚度 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