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90 篇“ 螺旋CT三维重建 “的相关文章
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2025年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n=51,在西门子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辅助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9.52±25.8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96±17.23 min)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15.25±18.74 mL)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65±12.36 mL)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6.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和72 h的KIM-1、Cys-C、NGAL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 CT 扫描技术辅助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高彦春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上颌阻生尖牙诊断中的临床效果2025年 目的:探讨螺旋 CT 三维重建 (3D-CT )在上颌阻生尖牙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3年12月苏州口腔医院诊治的上颌阻生尖牙患者90例,均实施螺旋 3D-CT 检查,以后期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 3D-CT 诊断上颌阻生尖牙的结果。结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上颌阻生尖牙位置唇侧45例,腭侧43例;螺旋 3D-CT 检查上颌阻生尖牙位置唇侧44例,腭侧42例,总准确率为9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上颌阻生第一双尖牙38例,第二双尖牙50例;螺旋 3D-CT 检查上颌阻生第一双尖牙37例,第二双尖牙49例,总准确率为9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上颌阻生尖牙中螺旋 3D-CT 技术可为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对牙齿立体形态影像进行展示,提供阻生牙位置、与周围牙齿关系等综合信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郭剑苓 尹学敏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上颌 阻生尖牙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研讨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用于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对比其与传统二维 CT 在诊断精准度、移位评估、并发症识别等方面的不同。方法 以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收治的 90 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借助西门子 16 排 SOMATOM.go.now 系列多层螺旋 CT 扫描并开展三维重建 。对二维 CT 与三维重建 在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移位程度、并发症评估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三维重建 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移位程度判断、并发症识别上,均明显优于传统二维 CT (P<0.05)。结论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具备较高精准性与临床价值,能为临床治疗供给更精确信息,在指导治疗与防范并发症方面有潜在优势 。 李应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外伤性肋骨骨折 影像学诊断 64排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探讨64排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eces helie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三维重建 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4年6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6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完成64排MSCT 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 ,比较两种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 常规扫描与三维重建 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 三维重建 技术对胸肋关节处、隔上、隔下及其他细微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均高于MSCT 常规扫描,P<0.05。两种检测技术对线性、粉碎性、错位性、不完全性骨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CT 三维重建 技术对不同类型肋骨骨折的总检出率高于MSCT 常规扫描,P<0.05。MSCT 常规扫描检查共检出50例骨折患者,均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83.33%(50/60);MSCT 三维重建 技术共检出59例骨折患者,均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8.33%(59/60);MSCT 三维重建 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 常规扫描,P<0.05。结论 64排MSCT 三维重建 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较佳,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多个部位及多种类型的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更高。 俞波关键词: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准确率 骨折部位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2025年 探究复杂骨关节外伤诊断期间执行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必要性。方法 80例于2023年1~12月疑似病例经手术诊断(即本研究金标准)后其中66例确诊为复杂骨关节外伤(即阳性),剩余14例为阴性。随后再执行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X线平片检查,分析不同诊断结果最终差异。结果 80例患者接受X线检查诊断后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显著低于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P<0.05);80例患者接受X线检查诊断后漏诊及误诊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P<0.05);对80例疑似病例行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诊断后65例确诊复杂骨关节损伤患者,且骨折处共发现106处。其中17例为脊椎骨折(骨折处共21处),8例为颌面部骨折(骨折处共20处),11例骨盆骨折(骨折处共24处),29例四肢骨折(骨折处共41处)。结论 复杂骨关节外伤诊断期间执行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至关重要,不仅能获取与金标准相同的结果,同时还能促使骨折位置逼真且直观显示,了解骨折空间关系、具体类型,对患者无创伤性伤害,给予后续临床医师真实、可靠数据支持。 李靖关键词:MDCT DR片与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5年 在不同诊断措施下,观察对于肋骨隐匿性骨折的实践成效。方法 选定时间区间:2022年1月-2024年3月,共计筛取观察对象60名,均为疑似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对其进行诊断,采取DR、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两种技术,结果 评比。结果 在检出准确率上,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为88.33%,高于DR的63.33%;而在具体病理部位与类型的筛查上,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检出率也更高,(P<0.05)。结论 在临床中,如进行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可优先考虑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其应用价值更加明显。 冯丽滢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肋骨 隐匿性骨折 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踝关节骨形态结构中的应用分析2024年 目的分析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踝关节骨形态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阳市骨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14例患者的正常踝关节影像学数据(X线、CT ),并进行螺旋 CT 三维重建 。测量踝穴前后距(antero-posterior gap,APG)、胫骨下端最大前后径(maximal tibial thickness,MTiTh)、距骨滑车弦高(height of the talar tenon,Th)、踝穴前后倾斜角(antero-posterior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mortise,APA)、踝穴顶点与胫骨最厚处平面沿胫骨纵轴方向的垂直距离(distance of MTiTh from the vertex of the mortise,MDV)、踝穴最前点与胫骨下段最厚处平面沿胫骨纵轴方向的距离(distance of level of MTiTh from the anterior limit of the mortise,MDA)、内外踝最大间距(malleolar width,MalW),并计算距骨平均纵横比[距骨滑车尾部长度(trochlea tail length,TaAL)/距骨宽度(tarsal width,TaW)]、胫骨平均纵横比[MTiTh/胫骨宽度(tibial width,TiW)]。结果相较于女性患者(n=96),男性患者(n=118)的踝关节APG较短,MTiTh、Th、MDV、MDA、MalW较长,APA、TaAL/TaW较小(P<0.05);而MTiTh/Ti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X线检查相比,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下的踝关节MTiTh、Th、MDV、MDA、MalW、TaAL/TaW、MTiTh/TiW较短(P<0.05),而APG、A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间踝关节骨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临床采用不同方法检测踝关节骨形态结构也会得到不同结果,对此临床在踝关节假体形态设计方面需考虑性别、测量方法的影响。 秦东阳 刘玉森 贾西中 杨谦 刘晨关键词:踝关节 螺旋CT 三维重建 骨形态 影像学 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 CT 检查,并开展三维重建 ,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并Kappa检验验证不同方法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150例疑似患者,经金标准确诊109例,其中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确诊108例,阳性率为99.08%(108/109),常规CT 平扫确诊104例,阳性率为95.41%(104/109);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诊断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950,一致性高;常规CT 平扫诊断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790,一致性高。结论: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诊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便于早期发现隐匿性骨折,实现针对性治疗,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 吴名关键词:隐匿性肋骨骨折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2024年 探讨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应用于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平片检查。为试验组患者进行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检出情况、诊断情况及漏诊、误诊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漏诊率、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试验组患者骨盆、膝关节及肩关节创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试验组患者骨折累及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及骨折移位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螺旋 CT 三维重建 技术应用于骨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可清晰显示其骨折线及骨折碎片的空间位置关系,提高其病情检出率和诊断率,降低其病情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张琳 周丽凤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筛查出的60例肺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和三维重建 进一步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和三维重建 评估肺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效能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不同性质肺占位性病变的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图像特点。结果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的Kappa值为0.292,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的Kappa值为0.822,可见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与手术病理学检查诊断一致性高于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经对比,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评估肺占位性病变性质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P<0.05);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64排螺旋 CT 常规扫描(P<0.05)。良恶性肺占位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边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良性肺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以纯磨玻璃结节为主,边界清晰,而恶性肺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以混合密度结节为主,边界模糊。同时,恶性肺占位病变的毛刺征、分叶征、小气道改变、胸膜凹陷征和血管纠集征等图像特点的占比高于良性肺占位病变(P<0.05)。结论 64排螺旋 CT 三维重建 在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良好,可为病变定性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刘勇玲 王红梅关键词:平扫 三维重建 肺占位性病变
相关作者
高金建 作品数:119 被引量:332 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手术治疗 螺旋CT三维重建 小儿 许崇永 作品数:308 被引量:1,372 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陈波蓓 作品数:148 被引量:483 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幼年型 乳头状瘤 陈时洪 作品数:23 被引量:254 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研究主题:螺旋CT 螺旋CT三维重建 CT诊断 CT X线计算机 胡小新 作品数:18 被引量:212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研究主题:螺旋CT三维重建 螺旋CT X线征象 CT诊断 CT